明天小雪,60年一遇不一般!建議:喫2樣,喝2湯,做2事,樂過冬

來源: 更新:

明天小雪,60年一遇不一般!建議:喫2樣,喝2湯,做2事樂過冬

冬季的第二個節氣小雪明天來到,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第20個節氣。具體時間是公曆11月22日9時35分18秒,農曆十月初三上午。

今年小雪節氣確實有些特別,60年一遇不一般,主要體現在天氣變化、農事影響和民間諺語的驗證上,一起來看看:

第一:早小雪

以農曆中旬,中午12點爲界,小雪在農曆十月初三上午9時35分18秒,符合“早小雪”的雙重標準,屬於月頭小雪。

老話說“上午小雪凍死牛”,預示着今年是寒冷。

第二:閏月後的小雪

2025年是農曆乙巳閏年,多了一個閏六月,這直接導致小雪節氣推遲到農曆十月,一般小雪在農曆11月。早到的小雪,預示“瑞雪兆豐年”。

第三:與寒衣節相鄰

今年的小雪在陰曆的十月初三,與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僅隔兩天。老話說,“寒衣挨小雪,地硬如鐵”,預示着冬天冷,土壤凍結速度加快。

第四:春節大概會冷

俗話說,“小雪在月初,春節冷到底”,小雪在頭,凍死老牛。當小雪節氣出現在農曆月初時,意味着當年冷空氣活動提前,整個大氣環流配置相應調整,會持續整個的冬季,從而導致春節期間,氣溫也會出現偏低的一個情況。

看了上面的介紹,今年的小雪不一般,因此大家要做好身體的愛護,喫好做好,健康的過寒冬。養生專家建議,喫2樣,喝2湯,做2事。滋補身體,驅寒保暖,樂過冬。

喫第一樣:羊肉

小雪到, 寒冬到, 進補暖身,宜喫溫補食材。羊肉就是一個好助手。它性溫,營養高,適當食用,既能驅寒保暖,又能補充營養,順應“冬藏”的養生之道。

推薦喫法,當歸生薑羊肉湯。一道經典美食,做好的湯好喝美味,養人又養生,苦寒時節喝一碗,全身暖洋洋。

食材;當歸,生薑,枸杞,羊肉,蔥,胡椒粉,鹽

做法:1新鮮羊肉清洗,切塊, 放進熱水裏焯水,去掉血末, 瀝乾水分

2生薑清洗,去皮,切片,蔥切好

3燉鍋里加入溫水,放進羊肉塊,加入薑片, 放進當歸,大火來燉

4羊肉煮沸後,轉中小火繼續燉煮,讓食材煮爛

5起鍋前,加入枸杞,蔥花, 鹽,胡椒粉即可。

喫第二樣:白菜

小雪到,白菜俏,北方有醃製白菜的習俗。這個時候的白菜價錢便宜, 營養不錯,特別風霜洗禮過的白菜,特別脆甜,。適當食用,可以增強免疫力、促進消化、緩解冬季乾燥引起的咽喉不適,間接輔助預防感冒,是冬季養生的優選食材。

推薦喫法,豬肉燉白菜粉條。一道經常美食,白菜中和豬肉的油膩,粉條軟爛入味好喫。

食材:白菜半個, 五花肉1塊,粉條1把,鹽, 生抽,蔥

做法:1乾粉條用溫水泡軟,切短一點備用

2白菜清洗,切片,五花肉切片

3鍋裏放油,放進肉片,大火翻炒,把肉炒焦,加入生抽,鹽

4放進白菜,來燉,煮沸後, 放進粉條,繼續燉煮

5食材燉爛入味即可,起鍋前,加入一點鹽, 味極鮮美味提成。

喝第一湯;蘿蔔湯

冬天喫蘿蔔不用找醫生幫,小雪時節,蘿蔔大量上市,水分多,價錢也便宜,人人喫得起。

適當食用蘿蔔,可以促進消化、增強免疫力、潤肺止咳等,尤其適合冬季養生。

蘿蔔和鯽魚可謂是天生一對,蘿蔔搭配鯽魚煮湯喝,冬天的一道養人湯,既能清火潤燥,健脾開胃、潤肺止咳、增強免疫力,亦能減脂,適合冬季養生。

食材:蘿蔔半個, 鯽魚2條,鹽, 胡椒粉,蔥

做法;1新鮮鯽魚清洗,處理乾淨,醃製一下,備用

2蘿蔔清洗,切絲備用

3鍋裏放油,放進鯽魚來煎,兩面煎黃,加入熱水大火煮開

4煮沸後,加入蘿蔔絲,繼續燉煮,食材煮爛即可

5起鍋前,加入一點鹽,胡椒粉,蔥花,香油即可。

喝第二湯:銀耳湯

銀耳是菌類食物,營養不錯, 口感好,是冬天的一道滋補食物。銀耳煮湯喝,暖人又暖心,不僅能滋陰潤肺,而且還能溫補。

銀耳煮湯的時候,搭配其它食材一起,營養互補好喝美味。搭配大棗,讓你的氣色越來越好。小雪時節經常喝銀耳湯,不僅會明顯感覺肺部很舒服,而且氣血還會比較好。

食材了;銀耳1朵,大棗3個,枸杞,蓮子,百合,冰糖

做法;1幹銀耳用溫水泡發,清洗,撕成小朵

2大棗清洗,洗淨去核,百合蓮子沖洗,備用

3燉鍋里加入清水,放進銀耳,大火燉煮,熬到銀耳出膠,變得黏稠

4再放進大棗, 蓮子,百合,繼續燉煮

5食材煮爛,起鍋前, 加入冰糖融化, 加入枸杞即可。一碗晶瑩剔透、香甜軟糯的紅棗銀耳羹就做好啦,冬季嗓子幹,多喝這道潤肺湯,滋潤清嗓。

做第一事:醃菜儲備冬菜

小雪到,寒冬到,北方的習俗要醃製臘肉與儲備冬菜。人們會通過醃製臘肉、品嚐餈粑、曬魚乾等傳統習俗迎接寒冬,同時進行農事收尾和養生調理,爲冬季做好準備

醃菜是一種可以長期保存蔬菜的方法,而且口感和風味獨特。如大頭菜、辣白菜、酸菜等。

醃製臘肉不僅可以延長肉質的保質期,還可以增加口感和風味,迎接即將到來的春節和其他節日。如醃製臘肉,魚乾,灌香腸等。

儲備冬菜儲備糧食,可以保證人們在冬季有足夠的食物來源,還可以爲來年的春耕提供保障。

做第二事:驅寒保暖

小雪節氣後,氣溫會越來越低,將迎來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因此,此時養生防病重在“藏”,即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防寒保暖、避寒就溫”,有效地保衛人體的陽氣,預防疾病的發生。不能讓雙腳受涼。穿棉鞋,晚上睡前用熱水泡腳。

保護好頭與脖頸,外出要戴帽子戴圍巾,避免冷風直吹,避免寒邪入侵,對預防頸椎病、高血壓、心血管病有好處。

另外還要適當運動增強體質,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當然,最好將鍛鍊時間安排在日出後或者中午後,而不是越早越好。

也要注意心情的養護,調節自己的心態,保持積極樂觀態度,任何事情想得開。天氣好多曬太陽不僅能“曬走”抑鬱情緒,還能讓身體更加暖和。

2025年的小雪是六十年一遇的,既是寒冬的信號,也是養生的關鍵節點,希望大家遵循“藏”字養生訣,傳承些傳統習俗,就能在寒冷的冬季裏,既保暖又安康,高興過寒冬。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