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白菜餃子,白菜不要直接拌餡,多做一步,餃子餡特鮮嫩不出水!

來源: 更新:

導語:做白菜餃子,白菜不要直接拌餡,多做一步,餃子餡特鮮嫩不出水!

立冬過後,白菜開始大量上市,價格也特別便宜,這時候北方的朋友們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囤積白菜準備過冬了。每年到這個時節,我家餐桌上出現最多的就是白菜餃子,那鮮嫩多汁的口感,真是百喫不厭。

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過這樣的困擾:包白菜餃子時,要麼餡料出水導致餃子破皮,要麼口感乾柴不夠鮮嫩,其實啊,這都是沒掌握正確技巧造成的。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做白菜餃子的小竅門,記住白菜不要直接拌餡,多做一步,保證餃子餡特鮮嫩不出水。

先來說說爲什麼白菜餃子容易出水。白菜含水量高達95%,一旦遇到鹽分,細胞內的水分就會迅速滲出。如果直接把切碎的白菜拌進肉餡裏,沒過多久就會滲出一大灘水,包餃子時不僅難以成型,煮的時候還容易破皮,而且出水後的白菜香氣也會大打折扣,失去了那份鮮甜。

關鍵一步到底是什麼呢?原來,白菜切碎後不能直接拌餡,而是要先加少許鹽殺出水分,然後擠幹再用食用油拌勻。有人會問:“葉子部分水分不多,也要這樣處理嗎?”其實正因爲白菜葉子水分相對較少,更需要用鹽來殺一下,然後擠幹,這樣既能保留恰到好處的水分,又不會過分出水。擠幹後再用食用油包裹住白菜碎,形成一層保護膜,這樣與鹽分接觸時就不會再出水了。來看看具體做法吧。

【白菜餃子】所需食材:白菜、五花肉、料酒、蔥姜、醬油、鹽、食用油

製作步驟:1、把整棵白菜仔細清洗乾淨,然後巧妙地將白菜幫和白菜葉分開。白菜幫質地較硬,甜度也高,留着燉菜再合適不過。而白菜葉子柔軟細膩,用來包餃子最爲理想。

2、將白菜葉切成碎末,撒上少許鹽,輕輕抓勻後靜置5-10分鐘,你會驚訝地發現,即使是葉子部分,也能殺出不少水分。然後用乾淨的紗布包裹住白菜碎,輕輕擠幹水分,注意力度要適中,別把菜葉擠得太乾,否則會影響口感。

接下來是關鍵中的關鍵——在白菜碎中加入適量食用油,攪拌均勻,讓每一粒菜葉都均勻裹上油膜,這個過程就像是給白菜穿上了“雨衣”,之後再遇到鹽分就不會輕易出水了。

3、五花肉剁成肉餡,加入料酒、蔥薑末、醬油、適量鹽,順着一個方向攪打上勁,這裏有個小技巧:攪拌肉餡時要始終朝着同一個方向,這樣肉餡纔會更加緊實有彈性。

將處理好的白菜碎與肉餡混合,依然順着同一個方向攪拌均勻,因爲白菜已經用油保護好了,這時與鹽分接觸也不會出水,能夠保持鮮嫩的狀態。

4、接下來就是包餃子、煮餃子的常規步驟了,水開後下餃子,用勺子背輕輕推動防止粘底,水再次沸騰後加入半碗涼水,重複三次,看到餃子肚皮鼓鼓的浮在水面,就可以撈出來了。

這樣包出來的白菜餃子,咬一口,先是麪皮的麥香,接着是肉餡的鮮美,最後是白菜的清甜,汁水被完美鎖住,在口中迸發,那種滿足感,簡直無法用語言形容。

記得有一次,朋友來家裏做客,我特意包了白菜餃子。她喫第一口就驚訝地問:“爲什麼你做的白菜餃子這麼鮮嫩,而且一點湯汁都不漏?我每次做都會出好多水。”當我分享這個小竅門後,她感慨道:“原來就差在這一步上啊!”

其實做飯就是這樣,看似簡單的菜餚,背後往往藏着不少小竅門,有時候就是那麼關鍵的一步,就能讓菜餚的味道提升一個檔次。記住哦,下次做白菜餃子,千萬別直接把白菜拌進餡裏,記得多加這一步:殺水分、擠幹、裹油。保證你做出的餃子鮮嫩多汁不出水,比飯店賣的還要好喫。

這種方法的妙處在於,它既保留了白菜的原始清甜,又避免了出水導致的破皮問題,而且因爲白菜水分被適當去除,更能吸收肉餡的鮮美,兩者相得益彰,味道更加融合。

無論是忙碌的上班族,還是在家照顧家庭的煮婦煮夫,這個方法都簡單易學,一試就會。不需要複雜的工序,不需要特殊的工具,只需要在處理的順序上稍作調整,就能做出完美的白菜餃子。趁着白菜正當時,不妨爲家人親手包一頓鮮嫩多汁的白菜餃子吧,看着家人滿足的笑容,你會覺得,這一切的用心都是值得的。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