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喫陽氣越足的4種食物,三伏前後常喫,生陽氣、虛寒的脾胃好了
三伏天前後,那叫一個"上蒸下煮"!空氣黏糊糊地糊在皮膚上,悶得人透不過氣來。高溫加上溼氣重,像兩隻看不見的手,暗暗掏空了我們脾胃的陽氣。這時候啊,稍微貪點涼,喫個冰西瓜,喝杯冷飲,脆弱的脾胃立刻鬧起脾氣——肚子隱隱作痛、拉肚子、沒胃口喫飯,人更是蔫蔫的沒精神。老祖宗講"春夏養陽",三伏前後正是藉助食物力量溫養脾胃陽氣的黃金時間!今天就給大家帶來4道特別適合這個時節的家常菜,食材好找,做法簡單,越喫身體越暖,脾胃越舒服!

一、 韭菜洋蔥炒雞蛋
做法:

1、韭菜洗淨切小段,洋蔥切細絲,雞蛋2-3個打散加少許鹽攪勻。
2、鍋裏燒熱油(比平時炒菜稍多一點),油熱後倒入蛋液,快速炒成嫩嫩的大塊盛出。
3、鍋裏留底油,下洋蔥絲中小火煸炒,炒到洋蔥變軟、香味出來。
4、倒入韭菜段,轉大火快速翻炒十幾秒。
5、把炒好的雞蛋倒回鍋裏,加適量鹽、一點點生抽提鮮,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二、 涼拌豬腰子
做法:

1、新鮮豬腰子對半剖開,仔細剔除裏面白色的臊腺(去腥關鍵),切成薄片或打上花刀。
2、豬腰片用清水反覆抓洗幾遍去血水,瀝乾。
3、燒一鍋水,水裏放幾片姜、一勺料酒,水開下腰片,快速焯燙變色(大約十幾二十秒),立刻撈出過涼開水或冰水,讓腰片口感脆嫩,瀝乾水分放入碗中。
4、調碗汁:蒜末、薑末、小米辣圈(可選)、適量生抽、香醋、一點點白糖、幾滴香油、鹽,喜歡香菜的可以加點香菜段。
5、把調好的碗汁澆在瀝乾的腰片上,拌勻即可。

三、 木耳炒山藥
做法:

1、幹木耳一小把,用溫水泡發後摘洗乾淨,撕成小朵。鐵棍山藥去皮(記得戴手套防癢!),斜切成薄片,立刻泡在清水裏防止氧化變黑。胡蘿蔔一小段切片,青椒或彩椒切塊(配色用)。
2、燒一鍋水,水開下木耳和山藥片焯燙1-2分鐘,撈出瀝乾。
3、鍋燒熱倒油,下蒜片爆香。先下胡蘿蔔片(如果比較硬)略炒,再倒入焯過水的木耳、山藥片和青椒塊。
4、快速翻炒均勻,加適量鹽、一點點蠔油(可選)調味。
5、最後可以淋入一點點水澱粉勾個薄芡(也可省略),讓味道包裹住食材,炒勻出鍋。

四、 清炒菠菜
做法:

1、菠菜一大把,仔細洗淨,尤其根部容易藏泥沙。可以切段,大棵的菠菜梗和葉分開一下。
2、多準備幾瓣大蒜,拍松切粗粒或切片。
3、鍋燒熱,倒入比平時炒菜稍多的油(素菜油多點香),油溫熱時下蒜粒,中小火煸炒至蒜粒邊緣金黃、蒜香味濃郁撲鼻(熗鍋的關鍵!)。
4、轉大火,立刻倒入菠菜(先下梗翻炒幾下再下葉),快速翻炒。
5、炒到菠菜變軟塌秧,加適量鹽調味,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追求脆口的可以縮短時間。
三伏天養陽,廚房就是最好的"加油站"。 這四道家常菜,食材樸素,做法尋常,卻是老祖宗傳下的智慧結晶——用食物的溫熱之力,對抗季節的溼冷侵襲。越是悶熱難熬的三伏天,越要記得給疲憊的脾胃添一把溫暖的柴火。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