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這5種蔬菜曬乾後,比新鮮的更好喫,放1年不壞,隨喫隨取!
夏天蔬菜種類繁多,價格便宜,特別適合曬乾菜。童年的夏天,總愛趴在奶奶家院子的矮牆頭,看着她將一筐筐翠生生的蔬菜,耐心地鋪展在竹篾大簸箕上,讓它們在金燦燦的日光裏慢慢脫去水分,染上陽光的味道。奶奶常說,不是所有的菜都經得起這般歷練,有幾種夏日當家菜,天生就是爲曬乾而生的好料子。

1. 馬齒莧
這田野間極易生長的“長壽菜”,夏日最爲肥嫩。它天生耐旱,曬成乾菜後,那股獨特的微酸風味反而被陽光馴化得更加柔和溫潤,韌性十足,特別適合做餡兒或者燉湯提鮮。

曬法:採來新鮮馬齒莧,擇去老根黃葉,反覆淘洗幾遍,務必洗淨泥沙。大鍋裏燒足量滾水,將馬齒莧放入焯燙約半分鐘,見其變得翠綠柔軟立刻撈出(這一步叫“殺青”,能有效防止曬制時發黴變質)。迅速投入冷水盆中浸涼,擠幹多餘水分(不必擠得太乾)。最後,抖散開均勻鋪在乾淨透氣的竹蓆或晾網上,置於烈日下通風處暴曬。夏日陽光猛烈,通常只需兩三天,摸起來乾爽脆硬,一折即斷,便成了可以收藏的“黃金菜乾”。

2. 萵筍
萵筍乾是我家老少皆愛的珍品。新鮮萵筍那爽脆的口感經過陽光的轉化,竟變得柔韌中帶着奇妙的嚼勁,吸飽湯汁後,比鮮食更有滋有味。

曬法:取新鮮萵筍,削去堅硬的外皮,切成約半釐米厚的均勻圓片或長條。切好的萵筍片放入大盆,撒入適量鹽(鹽量約爲萵筍重量的2-3%),充分揉搓拌勻,靜置醃製1-2小時。鹽分會殺出大量水分。將醃好的萵筍片用力擠幹(擠出的水帶着萵筍清香,別浪費,可以用來煮湯)。擠幹水分的萵筍片平鋪在晾曬工具上,攤開曬乾。晴朗天氣下,曬2-3天至完全乾硬即可。曬好的萵筍乾呈淡黃綠色,透着陽光親吻過的暖意。

3. 茄子
夏日的茄子豐腴多汁,直接曬乾效果並不理想。而曬好的茄子幹,燉肉時吸足了油脂和湯汁,豐腴軟糯,帶着奇妙的類似“肉感”的醇厚,是素菜葷做的絕佳食材。

曬法:選擇肉質厚實的紫皮長茄子或圓茄子。洗淨後無需去皮,切成約1釐米厚的片,或者切成粗條。關鍵一步來了——蒸制。將切好的茄子放入蒸鍋,大火蒸5-8分鐘,直到茄子變軟但未完全軟爛(蒸能有效防止後期曬制時發黑氧化,並鎖住部分風味)。取出蒸軟的茄子,稍微攤涼,然後整齊地鋪在曬具上,置於烈日下暴曬。大約需要3-4個晴好日頭,曬到茄子片變得乾癟、深褐色,摸起來硬而不脆,便大功告成。蒸過再曬的茄子幹顏色深褐發亮,有着濃縮的甘甜。

4. 豇豆
長長的豇豆乾,取其“長長久久”的好意頭,是乾菜中的經典。曬乾後的豇豆,獨特的豆香愈發濃郁,口感柔韌筋道,是做紅燒肉、燉排骨、包包子無可替代的乾菜明星。

曬法:挑選鮮嫩的豇豆,掐去兩頭。鍋中燒足量開水,加入一小勺鹽和幾滴油(保持翠綠),放入豇豆焯燙2-3分鐘,至顏色變得鮮綠、微軟即可撈出。立刻投入冷水過涼,保持翠色。撈出瀝乾。此時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掛在乾淨的晾衣繩或竹竿上,像掛麪條一樣;二是盤成小圈或切成段,平鋪在曬具上。置於烈日通風處暴曬。通常需要3-4個連續晴天,曬到豇豆變成深綠色或褐色,徹底乾透發脆,一掰即斷。陽光下的豇豆由鮮綠轉爲深沉,彷彿把整個夏天的生機都摺疊收藏了起來。

5. 冬瓜
大塊的冬瓜不易保存,曬成冬瓜幹卻別具風味。脫水後的冬瓜幹,燉湯時重新吸飽水分,釋放出比鮮冬瓜更集中、更清甜的滋味,特別適合煲制清爽的夏日湯品或甜湯。

曬法:選擇老熟、肉質厚的冬瓜。削去堅硬的外皮和瓜瓤。將瓜肉切成約0.5釐米厚的均勻大片。無需焯燙或醃製,直接將冬瓜片一片片攤開在晾曬網上(因其水分極多,需保證透氣良好)。放在最猛烈的太陽下暴曬。冬瓜片會迅速脫水,體積急劇縮小。頭兩天需勤翻面。約需4-5個連續晴天,曬到冬瓜片變成半透明狀,摸起來乾硬如“玉片”即可。曬好的冬瓜幹輕薄透明,託在掌心彷彿陽光凝結的琥珀。

曬乾菜的竅門,收好咯:
看天喫飯:務必選擇連續3-5天以上的晴朗、乾燥、有風的天氣。夏季午後雷陣雨多發,需及時收回。梅雨季、潮溼天是曬乾菜的大敵。
處理乾淨:蔬菜務必清洗徹底,去掉泥沙、蟲眼、老硬部分。需要焯水(殺青)的菜(如馬齒莧、豇豆、茄子)時間要短,撈出後迅速過涼並擠幹水分。需要醃製的(如萵筍),鹽量適中,擠水要徹底。
薄攤勤翻:鋪曬時儘量攤薄、不重疊,保證通風透氣。曬制過程中勤翻動(至少一天兩次),讓菜乾受熱均勻,避免捂黴。
曬透收幹:一定要曬到徹底乾透!標準是摸起來硬挺、乾燥、脆而易斷。若有任何柔軟或韌勁,說明內部水分未乾,儲存易發黴。
密封防潮:曬好的乾菜,待其完全涼透後,立刻裝入乾淨、乾燥、密封性好的容器(如玻璃罐、厚實食品袋)。存放在陰涼、乾燥、避光處。定期檢查有無受潮,可偶爾在大晴天取出復曬一下。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