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果子不起眼,營養極高,高甜低糖還護眼!潤肺還止咳,營養解饞
導語:這果子不起眼,營養極高,高甜低糖還護眼!一醃一煮放冰箱,潤肺還止咳,但這個部位不能喫!
民間俗語:“四月喫枇杷,三分藥七分果”,枇杷是南方地區很常見的水果之一。枇杷在我國已經有着1400多年的歷史,自唐宋以來,枇杷就一直被視爲高貴、吉祥、財富、美麗和永恆的象徵,成爲皇家貴族珍貴的“貢品”,現如今枇杷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酸甜可口、肉質十分細膩,果肉肥美多汁,咬上一口甘甜酸爽、十分過癮!

很多人會認爲,枇杷不太適合於控糖人羣,其實它的糖分並不算高,而且富含水分、膳食纖維和類胡蘿蔔素等。每100克枇杷的含糖量僅有9.3克左右,比桃子、蘋果、梨都低,最主要是升糖指數也不高,一般都在55以下,是妥妥的低血糖生成指數水果,另外枇杷還有着很好的護眼功能。

據《本草綱目》記載:“枇杷,能潤五臟,利肺氣”,枇杷當中含有苦杏仁甙的物質,進入人體後會形成氫氰酸,這種物質可以緩解喉嚨腫痛、具有養陰清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我們常喫的枇杷膏就有這種潤肺止咳的功效。

瞭解了枇杷的營養和功能,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選擇枇杷呢?主要是看顏色,“枇杷一樹十分黃,滿林煙雨熟枇杷”,成熟的枇杷表皮顏色是橙黃色的,而且十分黃,看着就很誘人;如果枇杷的表皮不黃或只是微黃,則說明枇杷還沒有成熟。枇杷口感清香鮮甜,略帶酸味,雖然好喫,但是不易保存,很容易就會變黑,所以我們在採摘或購買枇杷的時候,要儘量留下枇杷的頭,如果能帶點新鮮的枝葉會更好,然後把它放在陰涼乾燥處保存即可。

接下來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枇杷的哪個部位不能喫?很顯然就是枇杷核,枇杷核和苦杏仁、李子核、櫻桃核等一樣含有氰苷,在體內代謝會產生氫氰酸,這是一種有毒物質,會阻斷細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引發頭暈。噁心。嘔吐、心悸等症狀,因此,喫枇杷要先去核。接下來就分享一個枇杷的好喫做法。

1、買回來的枇杷清洗乾淨後,爲了很好的去掉外皮,需要藉助於開水,一般浸泡五分鐘左右,再過涼水,這樣一熱一冷就很好去皮,做法是:處理好的枇杷切掉頭和尾,再輕輕撕去它的表皮,掰成兩半後把中間的核去掉。

2、把果肉放入大碗中,加入適量的白糖開始醃製2小時,目的是讓它充分出果膠,這樣做出的枇杷果醬口感會更好。

3、接着把醃製好的果肉一起倒入鍋中,開中火慢慢煮,邊煮邊用鏟子不時地攪拌,防止它粘底糊鍋,如果喜歡喫細膩口感的果醬,就多用鏟子按壓一會兒,把枇杷肉按壓碎。待熬至水分差不多快乾的時候,擠入半個檸檬汁,然後繼續熬製粘稠變成深棕色,翻動時有阻力,就可以關火晾涼,待果醬晾至常溫時再加入適量的蜜蜂,攪拌均勻後裝到無水無油的瓶子裏,再放到冰箱冷藏保存即可,隨喫隨取,特別方便!


枇杷被譽爲“果之冠”,別看長得不起眼,全身都是寶,一醃一煮放冰箱,潤肺止咳,錯過了真可惜!但是注意:果核不能喫!我是曉峯,如果您喜歡曉峯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記關注喫貨峯子哦!
本文由喫貨峯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