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溼第一湯”不是薏米湯,而是它,祛溼還健脾,舒筋活絡氣色好
導語:“祛溼第一湯”不是薏米湯,而是它,體內溼氣嘩嘩排出,還可健脾補肺,舒筋活絡、氣色好
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最近真是邪了門了!早上起牀像被人往眼皮上抹了膠水,鬧鐘響三遍才掙扎着爬起來。照鏡子發現頭髮油得能炒菜,連新買的真絲枕套都遭了殃。最要命的是明明沒熬夜,上班摸魚都能抱着鍵盤打瞌睡,同事說我整個人像泡在黃梅天裏的鹹菜,蔫了吧唧還泛着潮氣。
週末回孃家剛抱怨兩句,老媽抄起鍋鏟就往廚房衝:"早說你天天抱着冰西瓜當飯喫要出事!"轉眼端出一鍋飄着椰子香的濃湯。我叼着排骨含糊不清地問:"這比薏米湯好喝多了!"老媽神祕一笑:"祛溼界掃地僧在這兒呢!"

說到祛溼,十個人有九個會搬出薏米紅豆湯。但說句大實話,薏米那寡淡的滋味,喝起來跟刷鍋水似的!更別說有些姐妹喝完反而胃裏泛酸,祛溼不成反遭罪。直到遇見這位深藏不露的"祛溼界掃地僧"——五指毛桃排骨湯,我才知道祛溼也能喝得停不下嘴!

這鍋湯的靈魂當屬五指毛桃。別看名字土裏土氣,人家可是《嶺南採藥錄》裏的老江湖。抓一把曬乾的根莖丟進鍋裏,隨着熱氣升騰,竟飄出陣陣椰香,不知道的還以爲我在煲椰子雞。最絕的是喝完整個人從內到外透着清爽,像是把積攢的溼氣打包快遞出了體外。
準備食材時我驚了:排骨1斤、五指毛桃80g、鐵棍山藥半根、去芯蓮子20顆、新疆灰棗6顆,外加白芷3片、草果1顆。等等!白芷草果不是滷肉用的嗎?老媽白我一眼:"祛溼也要講究君臣佐使,這倆可是點睛之筆!"

【具體做法】1、排骨扔冷水鍋,倒兩圈料酒,扔3薑片。開火後別走開!等水面浮起灰白沫子,立馬關火。撈出排骨衝個溫水澡(冷水會讓肉瞬間收縮,咬不動別哭)。
2、五指毛桃放盆裏,像搓洗小龍蝦那樣搓根鬚(藏着沙土!喝湯硌牙可別怪我沒說),蓮子紅棗泡溫水10分鐘(紅棗泡發了纔好去核),白芷草果衝一下就行(別泡!香味會跑光)。

3、鍋裏放入五指毛桃、排骨、蓮子、紅棗、白芷、草果天女散花般撒進去。重點來了:倒水必須沒過食材兩指節!大火煮開後轉最小火,蓋子斜着留條縫(防止溢鍋)。

4、1小時後,把山藥切滾刀塊(切完泡鹽水防變黑),悄悄溜進鍋裏。這時候滿屋都是椰香混合肉香,忍住別偷喝!再燉半小時關火。撒鹽前先舀勺湯嚐嚐——你會驚呆:明明沒放糖,居然有絲絲清甜!鹽少量多次加,調到比平時喝的湯淡一丟丟就行(冷藏後會更鹹)。

揭開鍋蓋那刻,椰香混合着肉香直衝天靈蓋。排骨燉得骨肉分離,山藥吸飽湯汁變得粉糯,蓮子沙沙的口感特別治癒。連喝三碗都不膩,反而越喝越開胃,最後連湯渣都被我拌飯掃光光。

神奇的是第二天起牀,鏡子裏的人頭髮蓬鬆得像剛做完護理,久違的下頜線都隱約可見。最誇張的是午休不用趴桌睡了,下午開會思路清晰得能跟老闆Battle三回合。現在每週必煲一鍋,喝不完的裝進燜燒杯當下午茶,同事追着問鏈接說要團購五指毛桃。
看着廚房裏備着的五指毛桃,突然想起《飲食男女》裏的臺詞:"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準備好了才下鍋。"但至少這鍋湯教會我:祛溼不必硬扛,選對方法,連養生都能變成讓人上癮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