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有瘀的人,用這天然軟黃金泡水喝,超養人!活氣血、寧心神

來源: 更新:

一到秋冬,不少中老年朋友就被心慌、睡不好、關節疼等問題纏上了,總想着找些溫和的法子調理。


其實咱們身邊就有一味“寶貝藥材”——西紅花(也就是常說的藏紅花),它被稱爲植物中的“軟黃金”,能活血化瘀、安神寧心



今天,中國中醫科學院詹志來、北京中醫藥大學王樂鵬兩位主任,就來教教大家怎麼用好西紅花,還有各種緩解不適的小妙招,讓您舒舒服服過秋冬~


01

讓李時珍都“失手”的藥材

西紅花的“前世今生”


西紅花從東漢傳入中國,至今改了4次名字,背後藏着一段有趣的藥材史,接下來就跟着主任一起來看看它的“名字變遷記”吧!



1、東漢到宋代

最早在東漢,西紅花叫“鬱金香”——因爲它是種帶香味的香草,泡出來的酒呈金黃色,當時人們主要用它禮佛、泡腳,偶爾加在酒裏增香,還沒把它當藥材用。



2、元明時期

到了元代,忽必烈的御用廚師《飲膳正要》裏,給它起了個音譯名“咱夫蘭”(來自外國名 “zarparan”)。


到了明代的官方政府官修本草,又給它改了個雅緻的名——撒馥蘭,意思是像蘭花一樣高雅、芳香,別名“番紅花”。還記載它能“寬胸膈、開胃、久服令人心喜”,疏肝解鬱。



3、明代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裏,給西紅花補充了兩個重要作用:


一是止驚悸(心跳動不安),二是明確它能活血,讓西紅花成了後來調理血瘀的常用藥



但因爲當時沒幾個人見過西紅花的原植物,再加上它和紅花有相似的活血作用,李時珍就誤把它當成了紅花的一種。


其實西紅花是鳶尾科植物,紅花是菊科植物。


4、清代到現代

清代的《本草綱目拾遺》裏,人們誤以爲它產自西藏,就叫它“藏紅花”;後來才發現,它其實是從印度經西藏傳來的,西藏只是交易集散區。



直到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給了它法定名稱 “西紅花”。




02

“軟黃金”西紅花

這樣喝安神又活血


西紅花被稱爲“軟黃金”,可不是誇張!


詹教授介紹,西紅花每一朵花裏,只有3根柱頭是能入藥、入食的有效部分,要湊夠1公斤幹品藏紅花得從20萬朵新鮮西紅花裏手工採摘、烘乾,全程沒法機器替代,因此十分珍貴。



那如此好的西紅花,我們該怎麼用呢?


1、用量要記清

西紅花性味甘、平,歸心、肝經,能夠活血化瘀、涼血解毒、解鬱安神。很多人怕它“勁兒大”,只敢泡3-5根,其實它的藥效也沒有那麼恐怖。



專家說,西紅花的臨牀使用量可以達到1-3克(一定要遵醫囑使用)。稍微大點的柱頭,1克有300到400根柱頭。


平常我們用來養生保健的話,一般用0.1克就足夠了,0.1克約30根



2、秋冬喝“西紅寧心茶”

專家帶來了一款可以幫助我們安神寧心、活血化瘀的西紅寧心茶。


【組成】

西紅花5-8根,酸棗仁6克,百合9克。



【做法】

先把酸棗仁砸碎(這樣有效成分更容易出來),和百合一起放進養生壺,加適量水煮20分鐘,最後放西紅花燜泡一會兒就能喝了。



【適宜人羣】

1)睡淺易醒、醒後翻來覆去的;

2)日常操心多、心裏總發悶煩躁的;

3)久坐後腰背發緊、手腳容易涼的輕度血瘀情況。


【不適宜人羣】

孕婦、在喫凝血藥物的人羣、有出血性疾病的人羣不建議喝。


3、草紅花可以這樣用

很多人分不清西紅花和草紅花,草紅花雖然不如西紅花香,但活血效果也不錯,更適合外用



尤其是秋冬關節疼、腰腿疼的中老年人,可以試試這個草紅花溫通外洗方:


【組成及功效】

  • 草紅花10克、艾葉15克、生薑20克、桑枝15克,煎湯外洗。
  • 草紅花活血化瘀,艾葉溫經散寒,生薑溫中祛寒,桑枝通四肢



【用法】

先用藥汁燻蒸疼的地方(比如膝蓋、腰),等溫度降到 40℃左右,再用毛巾蘸藥汁外洗,或者也可以把毛巾浸溼敷在疼處,可以起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03

2個穴位+1個動作

幫您緩解心悸、肩頸疼痛


在中醫技法裏,在國際上傳播最廣、國外朋友接受度最高,甚至成了中國中醫藥“世界名片”的就是鍼灸治療



王教授介紹,這主要是因爲鍼灸治療有兩個很實在的優勢。第一個就是療效的即時感受比較強,第二個就是它的“普適性”比較強


雖然我們沒辦法自己鍼灸,但針對中老年人心悸、肩頸痛的問題,專家帶來了一組適合日常調理的穴位以及一個很簡單的調養動作,我們在家就能做。


1、心慌心悸?按按這兩個穴位

要是突然覺得心跳快、心裏慌,按按這兩個穴能緩解:


◎內關穴:找手腕橫紋上3根手指的位置,兩根筋中間的凹陷處,用右手拇指按揉,每次60下,休息一下,反覆做3組



◎神門穴:在腕橫紋靠近小指的一側,凹陷處,用拇指按揉每次60下,反覆做3組,按左手穴位效果更好。



2、頸椎腰背疼?練練“蝴蝶手”

針對中老年人常出現的頸肩腰腿痛,王老師還教給大家一個適合調理的小動作“蝴蝶手”。


這個動作可以兼顧後背所有包括這些疼痛的膀胱經的穴位,幫助我們緩解肩腰腿疼。


【動作要領】

兩腿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手背相對,貼在胸前;


用小指沿着鼻尖慢慢向上抬,手背儘量貼緊,抬到最高處再打開雙手,然後從身體後方繞着腰側慢慢回到胸前,手背再貼緊。



每組做10個每天做3組,隨便什麼時間都可以練。


別看這個動作簡單,好處可不少!不僅有助於緩解頸肩腰腿痛,還有通督脈的作用,督脈爲陽脈之海,做了幾次之後,就會明顯感覺到眼睛都變明亮了。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