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旅遊期間,最好別發朋友圈?看完你就知道了
看到這個文章的朋友可以先點個關注,這樣萬一以後哪天忘記我說的這些事情了,還可以拐回頭來再好好看看,接下來咱們言歸正傳。
旅遊期間發朋友的動機
你以爲的動機,不能代表或者替代別人的動機。往往還會跟別人心裏以及眼裏的動機會截然相反,動機既是南轅北轍,又是背道而馳,。
些許旁觀者認爲你發朋友的動機是好不容易出去玩一真趟,既有可能是少見多怪,又有可能是大驚小怪。出去玩的次數越少,越傾向於發朋友圈,跟越缺少什麼,就越顯擺什麼是異曲同工。
另有些許旁觀者認爲你發朋友圈是爲了記錄生活,等到若干年後再用作回憶過往的素材。可是沒有設置私密且僅自己可見,動機就不純,進而遭受猜忌,除了記錄生活以外,還摻雜着羨慕的成分。

旅遊期間發朋友圈有哪些後患?
1、泄露行蹤
朋友圈早就已經是魚龍混雜,其中說不定潛伏着害羣之馬。你在旅遊期間發佈朋友圈,無論是你家裏去了幾口人,還是你什麼時候出發或者旅遊目地的遠近,都會讓圖謀不軌的好友瞭如指掌。
曾幾何時,你主動或者被動添加過諸多好友,即使曾經清理過,也沒能做到徹頭徹尾肅清,況且原先的好友會變,既有可能變好,又有可能變壞。爲了防患於未然,防人之心不可無就要從旅遊期間少發或者不發朋友圈做起。
2、暴露家底
旅遊是最能體現出一個家庭經濟實力強弱的生活方式,平日裏不顯山,不露水,旅遊卻能把物質基礎的夯實與否展現得淋漓盡致。從住什麼樣的酒店,到採用什麼樣的交通方式,再到喫什麼樣的飯菜,直至細分到遊玩的項目,生活水平不是水漲船高,就是水降船低。
你家裏窮也好,富也罷,旅遊期間發的朋友圈,別有居心的人抽絲剝繭,好比如從大數據裏提煉出規律,估摸你的家底就八九不離十。家境殷實,在所難免會被賊惦記;哪怕家境窘迫,賊也不會走空。
3、不是被蔑視就是被嫉妒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雖然你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能夠自得其樂,但是你在旅遊期間發朋友圈,替你感覺高興的好友寥寥無幾。眼氣的好友不在少數,內心五味雜陳的好友大有人在。
比你過得強的好友,日常生活出去旅遊會高大上,看到你旅遊期間發的朋友圈,極有可能會蔑視你;比你過得差的好友,越是有出去旅遊的心,越是沒出去旅遊的力,越會嫉妒你。

旅遊期間應該如何發朋友圈?
1、回到家再整理發佈
出去旅遊通常會傾巢出動,唱空城計還來不及,千萬不要爲賊打窩。出去神不知鬼不覺,回來照樣需要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回到家裏再整理旅遊期間的相片或者視頻,從而慢工出細活,記錄的生活更值得回味。雖然已經回來了,但是讓衆多好友認爲你還在旅遊,虛虛實實才能讓圖謀不軌的好友不敢輕舉妄動。
2、設置分組
回到家再整理發佈,跟設置分組既不衝突,又不矛盾,實則是相輔相成,從而確保萬無一失。即使設置分組的時候湧現了漏網之魚,也能避免漏網之魚趁虛而入。
旅遊期間的朋友圈要分門別類,哪些朋友圈,給哪些人看要心如明鏡。應該僅自己可見的朋友圈,不要抱有僥倖心理,無一例外要設置成僅自己可見。

用不用在乎別人的感受?
朋友圈是新生的產物,更是線上的公衆場合。因此在發佈朋友圈的時候務必要三思而後行,以免你發朋友圈的時候無心,看朋友圈的人卻有意。既然節外生枝,也就保不齊會生出端倪。
發朋友圈初衷是爲了樂呵,倘若發朋友圈弊大於利,不發或者少發朋友圈,減少困擾等同於增加暢快,不發或者少發朋友圈是變相的明哲保身。
不要一意孤行,不要只想自己得與失。你只是一域,既然有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的說法,你也就不要肆意妄爲。不要扯誰擔負的責任最大,只因誰損失大,誰的責任就會越大。#頭號創作者激勵計劃#
喜歡文章請點個贊、收藏或者轉發,歡迎在評論區發表觀點,感謝支持!
圖片源自網絡,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