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版“權力的遊戲”:寄生蟻后施詭計奪王位,工蟻弒母“效忠”
地球是一個奇蹟
物種|全球
弒母行爲發生後不久,這隻東方毛蟻(Lasius orientalis)蟻后便被黃墩蟻(Lasius flavus)的工蟻們接納了。| 國家地理圖片集
《權力的遊戲》該讓讓位了——螞蟻也能煽動蟻羣反抗首領,還會用陰謀詭計奪取整個“王國”。
一項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的新研究記錄了這樣一幕:一種羣螞蟻的蟻后,用計謀廢黜了另一種羣螞蟻的蟻后。它先是欺騙工蟻殺死自己的“蟻后母親”,隨後讓工蟻擁戴自己成爲新的統治者。
這一令人毛骨悚然的發現,並非出自專業科學家之手,而是源於一位螞蟻愛好者。2021年,島田拓(Taku Shimada)在家中收集螞蟻並開展實驗時,偶然觀察到了這種行爲,還在個人網絡博客上分享了相關經歷。
三年後,日本九州大學的生態學家高須賀圭三(Keizo Takasuka)看到了島田拓的觀察記錄,隨即邀請他共同將這一發現整理成科學論文,正式發表在學術期刊上。 “當時讀到那篇博客,我整個人都驚呆了,半天說不出話來,”高須惠三回憶道。
高須賀圭三表示,動物界中雖已有後代反抗母親的案例記載,但此次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種全新的“弒母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原本的“蟻羣家庭成員”殺死自己的母親後,非但沒有任何收益,反而會淪爲他人的“工具”。
他進一步解釋:“在這個案例裏,只有既非幼蟻、也非蟻后母親的寄生蟻,能從這場‘弒母行動’中獨佔所有好處。”
這場“蟻國政變”如何上演?
科學界早已發現,部分螞蟻物種的蟻后會入侵其他蟻羣並奪取控制權,手段要麼是直接殺死宿主蟻后,要麼是用某種方式挑動工蟻反抗宿主蟻后。但工蟻爲何會背叛自己的“蟻后母親”,這一關鍵原因此前始終是個謎。
爲解開這個謎團,島田拓和兒子一同前往野外,捕捉到了一隻東方毛蟻(Lasius orientalis)蟻后——這種螞蟻還有個俗稱叫“臭蟻”,天生以寄生其他螞蟻物種爲生。隨後,他將這隻寄生蟻后與另一種螞蟻——黃墩蟻(Lasius flavus)的個體一同放進小容器裏,讓它們共處了一整夜。
這一操作其實是在模擬野外的真實場景:入侵蟻后在進入陌生巢穴前,通常會先獲取該蟻羣的氣味,這樣才能在進入巢穴後不被察覺。比如有些螞蟻物種,就會通過用身體摩擦工蟻的方式來“偷取”氣味。
“對於很多螞蟻物種來說,獲取宿主氣味的具體方式,目前我們還知之甚少,”高須賀圭三坦言。事實上,就連東方草蟻在野外究竟如何獲取其他蟻羣的氣味,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
到了第二天,島田拓將這隻入侵蟻后移到黃墩蟻巢穴的入口附近,仔細觀察接下來發生的一切。
憑藉前一晚“偷來”的氣味,入侵蟻后成功僞裝成黃墩蟻的一員,混在工蟻中毫無阻礙地進入了巢穴。有些工蟻甚至主動給它餵食,要是有工蟻敢對它發起攻擊,它也能迅速將對方趕走。
在巢穴裏潛伏了幾個小時後,入侵蟻后終於鎖定了目標——黃墩蟻羣的“蟻后母親”。這隻“篡位者”緩緩靠近毫無防備的宿主蟻后,隨後從自己的腹部向對方噴射出一種液體——研究人員推測,這種液體很可能是甲酸(formic acid)。
蟻羣的氛圍瞬間變得緊張起來。工蟻們開始變得焦躁不安,究其原因,正是入侵蟻后噴射的腹部液體改變了宿主蟻后原本的氣味。在工蟻眼中,宿主蟻后不再是自己的“母親”,反而成了陌生的入侵者和潛在威脅。就這樣,一場“弒母行動”拉開了序幕。
工蟻們紛紛撲向自己的“蟻后母親”發起攻擊,在接下來的20個小時裏,入侵蟻后還先後15次向宿主蟻后噴射液體。研究團隊在論文中寫道:“噴射的次數越多,工蟻對宿主蟻后的攻擊就越猛烈。”
經過四天的“暴亂”,工蟻們終於完成了“任務”。它們將宿主蟻后的屍體撕成兩半,隨後認可入侵蟻后爲新的“女王”,並開始悉心照料它。一個全新的“蟻國統治時代”就此開啓。
大約10天后,入侵蟻后開始產卵,三個月後,首批300枚蟻卵成功孵化。起初,東方草蟻和黃墩蟻還能在蟻羣中共存,但一年左右後,整個蟻羣中約3000只工蟻,已經全部變成了入侵蟻后所產的東方毛蟻。
公民科學:解鎖自然奧祕的“新鑰匙”
研究作者還提到了另一位螞蟻愛好者的觀察發現——此人正是論文的共同作者田中裕司(Yuji Tanaka)。他記錄下了遮蓋毛蟻(Lasius umbratus)蟻后以類似方式奪取其他蟻羣“王位”的過程。
在這個案例中,入侵蟻后先用下顎抓住一隻工蟻,然後在自己身上反覆摩擦,以此獲取該蟻羣的氣味。整個過程中,它僅向宿主蟻后噴射了兩次液體。
“這項研究非常有意思,它揭示了一些此前從未被記錄過的螞蟻生存策略,”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蟻類學家馬蒂亞·門切蒂(Mattia Menchetti)評價道,他並未參與此項研究。
門切蒂認爲,這些發現也凸顯了公民科學的重要性,它證明了非專業科研人員對自然界的好奇心與熱愛,同樣能推動科學發現的進程。
門切蒂表示,即便是像遮蓋毛蟻這樣分佈範圍較廣的螞蟻物種,在科學界也並未得到充分研究,科學家們仍在不斷髮現關於它們的新特性。“在螞蟻的多樣性研究中,有很大一部分內容尚未被探索——即便在物種分類層面如此,在行爲研究層面更是滯後。所以,關於螞蟻的生存奧祕,我們還有很多謎題等着解開。”
雖然在人們眼中,螞蟻或許只是令人厭煩的家庭“小麻煩”,但它們身上還藏着許多未被髮掘的祕密——有些祕密,甚至比虛構的故事還要離奇。
撰文:Gennaro Tomma
編譯:Arvin
校對:錢思琦
版式設計:錢思琦
點點,謝謝關注。
伸出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