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江浙滬、京津冀......誰纔是中國最強鐵三角?
在我國廣袤的版圖上,
總有三個區域緊密相連,
構成最鐵“三兄弟”。
從自然法則看,
三角結構是最穩定的形態,
三條邊相互支撐,
構成牢不可破的幾何之美。
而這正暗合了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的古老智慧——
山河形勝,
鐵三角們在各自的特色上,
孕育出了萬千氣象。
疊甲在先:
文章順序不等於排名,
每個鐵三角都各有長處哦~
粵港澳
最“潮”鐵三角
若論最近各大鐵三角中的“頂流”,那一定是現在因全運會而備受矚目的粵港澳大灣區。
本屆全運會宣傳語“活力大灣區,魅力新廣州”在互聯網上魔性擴散,掀起了把地球變“粵”球的潮流。
圖源:小紅書@豬豬俠
三面環山,三江匯聚,一面朝海,這裏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全世界公認的四大灣區之一(另外三個是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
“灣區”是指全世界經濟發展最活躍的沿海區域。粵港澳大灣區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珠三角九市組成。
圖源:南方視頻
在這裏,由江海、季風與千年商貿共同孕育的獨特氣質與景觀,深入地理肌理,造就了粵港澳的“潮”味。
香港島
大灣區地處珠江入海口,江海在此交匯,鹹淡水激烈碰撞,不僅滋養了豐饒的三角洲平原,更塑造了開放包容,換言之,總能走在潮流前端的文化基因。
位於珠江入海口之上的深中通道
歷史上,這裏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港口林立,千帆競渡,來自中原的農耕文明、嶺南的百越文化與循海路而來的異域風情在此交融互滲。
巨大鰲魚飛過全運會開幕式
圖源:南方都市報
這種地理上的開放姿態,使得有着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的大灣區,也能對新事物保持着旺盛的好奇與非凡的消化能力。這,就是“潮”的精神內核。
CBD前賽龍舟,這種傳統與現代的碰撞可太潮了。圖爲廣州大塘龍舟。
而密集便利的水陸交通網絡塑造了這裏獨有的“潮流”節奏。這使得“在廣州喝茶,在深圳辦公,在香港談生意,在澳門喫美食”成爲日常,也催生了追求即時滿足的生活態度,遍地開花的咖啡館和24小時不熄燈的商圈或許就是最好的證明。
走在科技潮流前沿的深圳
圖源:微博@深圳馬良
粵港澳大灣區的“潮”,是山海相依的自然基底、千年商貿的開放基因、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共同作用的結果。
澳門國際煙花節煙花匯演
它既是腳踩拖鞋、手端咖啡的從容,也是傳統龍舟在CBD水道上演速度與激情的混搭。這種“潮”,本質上是地理稟賦所賦予的一種開放、務實且充滿創造力的生活哲學。
圖源:都市快報
黑吉遼
最硬核鐵三角
在我國東北角的廣袤黑土地上,一年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冰天雪地,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緊緊相擁,相互取暖,互稱“老鐵”,組成了我國最硬核的鐵三角。
雪原松林
這片被大興安嶺、小興安嶺與長白山脈環抱的遼闊地域,孕育出了獨一無二的硬核氣質——它既是大地饋贈的豐饒,也是工業鍛造的筋骨,更是生活在此處的人們用樂觀與堅韌書寫的生命讚歌。
大興安嶺
億萬年的滄海桑田與植被輪迴,慷慨地賜予了這裏世界上最肥沃的黑土。這片“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的黑色沃野,是東北硬核實力的根基。
它如同一個巨大的能量庫,以沉默而磅礴的力量,年復一年地輸出着金黃的玉米與稻穀,堅實有力地扛起了中國糧食安全的半壁江山。
三江平原的農田
而深埋於這片黑土之下的,還有大慶油田那汩汩流淌的“工業血液”與鞍山等地豐厚的鐵礦資源。於是,在這片土地上,生長出了最硬核的工業記憶:諸如新中國第一根無縫鋼管等無數個“第一”在此誕生,無數個老工業基地將鋼鐵的意志熔鑄進國家的脊樑。
黑龍江流域的溼地
這片土地冬季寒冷漫長,嚴酷的自然也塑造了這裏最硬核的人羣——“老鐵”。正是面對着環境的沉重與嚴寒,一種以幽默解構一切苦難的硬核智慧應運而生。
在熱炕頭上,在澡堂池邊,那些帶着濃濃苞米茬子味的脫口秀與短視頻,成了他們對抗現實壓力的最佳武器,這種“一切皆可調侃”的樂觀,是另一種形式的堅韌與強大。
東北人是不是從小就背梗啊?
圖源:小紅書@小羊咩咩
這種硬核,同樣沸騰在他們的美食裏。爲了抵禦漫長的冬季與高強度的體力消耗,這裏的食物滿是實實在在的熱量,常以量大管飽震撼“南方小土豆”。
一口鐵鍋,可燉萬物
大鍋燉煮,是黑土地最豪邁的烹飪哲學,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一切皆可投入那口黝黑的大鐵鍋。而爲了在極寒中保存食物,東北人更是將天然冰櫃運用得出神入化,造就了凍梨、凍柿子等甘甜的凍貨美食。
黃桃罐頭,“保佑”每一個東北孩子
這片鐵三角的硬核,是黑土地的豐饒饋贈,是鋼鐵時代的深刻印記,是“老鐵”們笑對風霜的幽默與豪情,是大碗菜大塊肉的生活滋味,更是冰與火交織的壯麗山河。它沉默而堅定地屹立在我國的東北角,以一種無需言說的磅礴力量,訴說着關於生存、奮鬥與生命力的永恆故事。
長白山溫泉
江浙滬
最精緻鐵三角
在中國東部綿長的海岸線中段,長江如一條巨龍在此奔湧入海,千百年來沖刷出的肥沃三角洲,孕育出了江浙滬三省。這片被縱橫水網細緻分割的土地,以上海爲龍頭,江蘇、浙江爲兩翼,在溫潤氣候與豐饒物產的共同滋養下,將“精緻”二字演繹得“深入骨髓”。
上海
這裏四季分明而溫和,湖泊星羅棋佈與水道縱橫交錯,既帶來了灌溉之利,更塑造了細膩溫婉的水鄉性格。隋唐以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如同文化的動脈,將北方的雄渾與南方的靈秀在此交融淬鍊。
有南秀北雄之美的瘦西湖,曾是大運河的支流。
在這裏,連本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都帶着精緻感——桑基魚塘的生態循環透着巧思,而茶園的曲線彷彿大地的韻律,所有這些都爲精緻的生活藝術提供了最豐厚的土壤。
桑基魚塘
這種精緻,在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得到了極致展現。這裏曾是明清兩代的文化高地,江南四大才子的風流、揚州八怪的桀驁、《紅樓夢》中的金陵舊夢......
刻在中國人審美基因裏的西湖
而如今,這種文化基因在現代煥發新生——蘇州博物館將傳統園林意境融入現代設計,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持續培育着藝術先鋒,上海的西岸美術館羣則成爲國際藝術對話的舞臺。
出自建築大師貝聿銘之手的蘇州博物館
說到江浙滬的精緻,就一定少不了園林。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的蘇州園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每一處假山的堆疊、每一扇花窗的雕琢、每一處水景的營造,都是哲學、繪畫、詩詞與建築的完美融合,將有限空間營建出無限意境。
精緻更是滲透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蘇州評彈的吳儂軟語到越劇的纏綿婉轉,從西湖龍井的氤氳茶香到紹興黃酒的醇厚綿長,生活的每一個片段都被細細打磨。
即便是最普通的早晨,也要在“皮包水”的儀式中徐徐展開——南京的牛肉鍋貼、蘇州的奧竈面、上海的小籠包、杭州的片兒川......都蘊含着對面皮、餡料、火候的精準把控。這種對生活品質的執着,讓江浙滬人即使在快節奏的現代都市中,依然保持着獨特的從容與優雅。
烏鎮
雲貴川
最安逸鐵三角
在我國西南腹地,雲貴川渝三省一市山水相連,共同構築了一個自然與人文雙重意義上的“安逸鐵三角”。(由於重慶曾經屬於四川,現在大家常說的雲貴川就是雲貴川渝。川渝一家親,不接受反駁~)
飛往拉薩的航班看橫斷山脈和蜀山之王貢嘎山
橫斷山脈與雲貴高原的磅礴地勢,奠定了這片土地安逸的基石。從雲南的藍天白雲,到貴州的喀斯特峯林,到四川豐饒的沖積平原,再到重慶山城的錯落有致,垂直變化的地理格局帶來了極爲豐富的自然景觀與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
⬇點擊圖片,解鎖雲貴川的壯美山河
比如雲南廣袤的低緯高原被譽爲巨大的“天然空調房”,使得這裏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貴州黔西南地區,更憑藉其“低緯度、中海拔”的地理組合,夏季平均氣溫穩定在令人豔羨的25℃左右;而四川成都,岷江沖積而成的“天府之國”,李白見了都歎服“九天開出一成都”......這種由地理環境賜予的天然舒適,是安逸最直接的來源。
在雲貴川,橫斷山區、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的交會地帶,有一個長期被人們所忽視的西南宜居地帶,是中國乃至全球含金量極高的康養勝地。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2018年8期
這裏的飲食,最能折射出雲貴川人懂得享受生活本真的安逸性情。
雲南菜,是一篇山野的隨性散文。山高林密、氣候類型多樣的慷慨贈予,使得雲南人的餐桌上充滿了山野的鮮美精華。雲南菜的安逸,在於它信任自然的本味,每一口都彷彿在與萬物共呼吸。
野生菌火鍋,雲南人的“戀山情結”。
貴州菜,是一首大山的酸辣變奏曲。喀斯特地貌遍佈的貴州,“天無三日晴”,溼氣較重。爲了打開味蕾、驅散溼寒,貴州人就地取材,巧妙運用“酸”與“辣”,創造了獨特的味覺體系,找到了安逸的生存智慧。
紅酸湯與白酸湯火鍋
川菜,則是一闋人間煙火的協奏曲。麻辣鮮香的複合口味,並非一味地刺激,而是層次分明的味覺藝術,恰如當地人外表火熱、內裏從容的性格。
自貢鮮鍋兔
這片土地彷彿被大自然偏愛着,滋養出了一種安逸的氣質,這並非慵懶,而是一種與自然和諧共生、懂得享受生命的生活智慧。
京津冀
最大氣鐵三角
在我國北方,以北京爲圓心,天津爲海港門戶,河北爲腹地的京津冀,歷經三千年的文明積澱,已然成爲中國最大氣的地理單元之一。其權威性不僅鐫刻在巍峨的宮殿與長城之上,更深深植根於獨特的地理格局與在此上演的恢宏歷史之中。
金山嶺長城,素有"萬里長城,金山獨秀"之美譽,堪稱萬里長城的巔峯之作。
京津冀北枕燕山,西倚太行,東臨渤海,這種“背山面海、擁守平原”的地理形勢,在古代軍事防禦中具有無可替代的戰略價值。而貫穿南北的京杭大運河與密佈的水陸古道,如同動脈一般,將各地的物資與人才源源不斷地輸送至此。
燕山
正是這種集防禦、交通與資源供給於一體的地理條件,使其從早期的燕國都城薊城(今北京地區),逐漸崛起爲金、元、明、清等朝代定鼎天下的理想之所,最終奠定了國家心臟的至高地位。
“神州第一街”北京長安街
這裏不僅有我國的文化中心北京和漕運歷史悠久的天津,更有見證了“康乾盛世”的承德、曾與北京並稱“北方三雄鎮”的保定和石家莊正定縣、歷史上多次作爲都城的邯鄲、有着“天下第一關”山海關的秦皇島、蔚州文化獨樹一幟的張家口蔚縣......
⬇點擊圖片,解鎖京津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而流傳於京津冀地區的古典戲劇、曲藝,以及傳承不絕的廟會、節慶民俗,無不滲透着文化的大氣與莊重。
秦皇島山海關2024年年博會廟會打鐵花
縱觀歷史,京津冀的大氣,是山海形勝與人類智慧的共同創造。它既存在於金鑾殿的琉璃瓦上,也迴盪在長城的凌冽風中,更流淌在大運河的千年波濤裏,蕩氣迴腸。
篇幅有限,除了文中所提,我國還有諸如陝甘寧、湘鄂贛、新青藏、魯豫皖等許多鐵三角值得細細道來,歡迎在評論區多多討論~
【參考文獻】
[1]全網熱議!全運會舞臺都是水!真相:有廣東的雨水[Z].南方都市報,2025-11-10.
[2]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Z].新華社,2019-02-18.
[3]宏立.口門 大灣區和廣州的“命運之門”[Z].中國國家地理,2025:03.
[4]粵港澳大灣區,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嶺南山海志[Z].南方+,2022-12-22.
[5]從地理學角度認知鄉村(七)——東北地區鄉村地理特徵[Z].中央稿庫,2020-05-28.
[6]中國旅遊地理.
[7]珍貴影像!66年前,新中國第一根無縫鋼管誕生[Z].央視新聞,2019-07-09.
[8]左凌仁.發現西南宜居地帶 三大地貌單元交會留給國人的財富[Z].中國國家地理, 2018:08.
[9]黔西南:一幅流動的人文山水畫卷[Z].黔西南日報,2025-07-23.
[10]來雲南,躲進20℃的天然空調房[Z].雲南網,2025-07-14.
[11]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空間治理啓示[Z].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2024-07-05.
[12]房山區:印記·琉璃河遺址 | 這裏是最早的北京城實證[Z].房山區人民政,2025-08-12.
[13]金山嶺長城景區[Z].河北省人民政府,2024-08-09.
中國國家地理視頻號
大美中國,山河錦繡
本文創作團隊
編輯:Carol
圖片:視覺中國、圖蟲
話題
你心中的最強鐵三角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