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總脹氣、消化不良?4道粥方來幫忙

來源: 更新:

喫飯喫不香,弄得自己很鬱悶;胃總在脹氣,打了好幾個大嗝才舒服,遇到人多場合,還有點小尷尬。這些胃脹氣、消化不良的表現,其實不喫藥也能解決,今天教大家一些實用的小竅門。

4道粥方,幫助緩解胃脹氣

砂仁粥

先用粳米100克煮粥,起鍋前10分鐘,再將砂仁5克研末放入粥中,粥煮成即可食用,一日兩次。

砂仁粥有暖脾胃、通滯氣、散熱止嘔之效,適用於胃痛、脹滿、嘔吐症狀者。

佛手粥

佛手20克,煎湯去渣;粳米100克,加水適量,煮粥。粥成後加冰糖,併入佛手湯稍煮即可。每日食兩次。

佛手有清香開胃、理氣止痛之效,佛手粥尤其適用於老年胃弱、消化不良、噯氣、胃痛者。

羊肉粥

新鮮精瘦羊肉250克,切小塊先煮爛,再和粳米同煮粥,每日喫兩次。

羊肉粥能補中益氣,溫胃止痛,適用於老年氣血虧損、陽氣不足、惡寒怕冷、脘腹疼痛症狀者。

豬肚粥

將豬肚100克切成細絲,和100克粳米同煮粥。每日兩次。

豬肚粥可補脾和中,能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

提醒 : 以上藥粥建議諮詢中醫,瞭解體質後服用。

按揉穴位,緩解胃脹氣

對於消化不良、胃脹氣的人,平時可以多按按以下穴位,長期堅持,對緩解胃脹氣有很好的效果。

( 太白穴 )

太白穴在足內側緣,第1蹠骨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 內關穴 )

內關穴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在橈側屈腕肌腱同掌長肌腱之間取穴。

( 足三里穴 )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 背部穴位 )

其實這是一系列的穴,即背部的肝、膽、脾、胃俞穴,緩解胃部脹氣的效果更明顯。

位置:

肝俞,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膽俞,在當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脾俞,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胃俞,在當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 來源:內容整理自健康時報微信 】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