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話延年:老年人養生要點
今天是重陽節,又被稱爲“重九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易經》中將“九”定爲陽數,而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日月並陽,故而取九九重陽之義,以示天長地久,健康長壽。
不過,此時正當節氣的轉換期,氣候轉涼,陽氣逐漸衰退,是最易發病的時令之一,此時要更注意養生,特別是老年人。
重陽話延年:老年人養生要點
重陽重陽五宜
①食宜潤
②宜加溼
③宜早睡
④動宜緩
⑤情宜暢
食宜潤
秋季以"燥”爲主,故防秋燥爲秋季養生重中之重。
除了多飲溫開水、淡茶外,飲食上也要注意預防秋燥,可以多喫能夠滋陰潤燥的食物或酸味食品,尤其提倡食粥,粥裏可加一些養胃健脾、滋陰潤燥之品。
滋陰潤燥的食物:如蜂蜜、梨、百合、銀耳、蘿蔔、豆製品等。
酸味食品: 如葡萄、蘋果、柚子、獼猴桃、檸檬、山楂等,可養肝氣。
宜加溼
秋季氣候乾燥、風力大,汗液蒸發快,容易使人出現口乾、咽燥、便祕、皮膚乾裂、毛髮脫落等症狀。
因此,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溼度,可以用溼毛巾擦拭室內的傢俱,用溼拖布擦地板,室內還可養魚、養花,或者使用加溼器等。
宜早睡
秋季養生應早臥早起,以順應身體陰精收藏、陽氣舒長的需要。
而早睡早起還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對預防腦血栓發病有一定意義。
另外,秋季仍然需要充足睡眠,除了要規律作息、提高夜間睡眠質量外,還要適當午睡,可有效地使心血管系統舒緩,預防心肌梗死發生。
動宜緩
秋風肅殺,天氣漸涼,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可以調養肺氣,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老年人運動保健要點:
秋日清晨氣溫低,不可穿着過於單薄去戶外活動,以防着涼。
秋天是鍛鍊的好季節,也是人體陰精陽氣收斂內養的階段,故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多汗傷陽。
骨關節病高發人羣,應儘量避免長時間劇烈運動,注意保護骨關節的健康,以免加重關節損傷。
情宜暢
重陽節正值深秋,花木凋零,在這樣的環境裏很容易觸景生情,出現"悲秋"情緒。
老年人情緒不暢,會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這還是許多疾病的重要誘因。
因此,金秋時節老年人可約三五好友登高賞菊、下棋品茗,可達到心曠神怡、提神醒腦、健身祛病的目的。
重陽習俗養生
①登高望遠
②佩戴茱萸
③飲菊花酒
④食重陽糕
登高望遠
重陽節正值深秋,氣候涼爽而不寒冷,是最適合出門爬山登高的時間之一。
秋季山林空氣質量好,負氧離子含量高,在山間行走對改善肺通氣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功能很有好處。
同時,登高遠眺視野開闊,可舒緩心情、排解憂鬱。
注意:老年人登高時一定要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一旦出現力不從心、喘息氣短、心慌胸悶等情況,應該立即停止爬山,原地休息。
佩戴茱萸
重陽節所插茱萸是有"辟邪翁"之稱的吳茱萸。吳茱萸性溫,味辛、苦,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的功效。
深秋佩戴吳茱萸製品,有祛風邪、防瘟疫的作用。
香囊配方:
吳茱萸5克、蒼朮5克、藿香5克、艾葉5克、薄荷5克,研細末並過篩,裝入小布袋,每袋10~15克,用別針固定於衣襟,布袋中藥末每10天更換一次,以保持藥效。粉塵過敏者慎用。
飲菊花酒
民間也把農曆九月稱爲"菊月",此時菊花盛開。
以菊花釀酒飲用,可取其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之功。
不過,菊花酒雖好,但有畏寒怕冷、手腳冰涼、腹瀉等症狀的脾胃虛寒者,或體質虛弱的老年人、孕婦、大病初癒者不宜飲用。
食重陽糕
重陽糕是重陽節的代表性食品之一,又被稱"花糕""菊糕""五色糕",有補益氣血、強健脾胃的功效,常被用來敬獻先祖或長輩,以示尊敬和孝心。
重陽糕的製法:
取糯米粉100克、大米粉 70克、紅豆沙330克、白糖40克、水90克、大棗30克、葡萄乾10克。將葡萄乾洗淨備用,大棗洗淨,去核,剪成小塊備用。把糯米粉、大米粉、白糖混合均勻後,邊倒水邊攪拌,直至攪拌成小塊狀,靜置10分鐘,讓其充分吸收水分。將清潔的溼布平鋪在糕屜上,向其中放入1/3的糕粉並抹平,放入鍋中先蒸5分鐘。取出後在上面鋪一半的紅豆沙並抹平,再倒入1/3糕粉並抹平,大火蒸5分鐘。再次取出後,再鋪另一半的紅豆沙並抹平,放入最後1/3糕粉抹平後,將大棗塊和葡萄乾均勻撒在上面。水開後放入鍋中,大火蒸20分鐘。取出放涼後再切成小塊即可享用。■
【來源:中國中醫(內容整理自中國中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