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識別中暑訊號,幫身體“滅火”

來源: 更新:

持續的高溫、高溼、強紫外線天氣,可能造成人體體溫調節系統異常,生理功能紊亂,從而導致熱疹、曬傷,以及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等一系列中暑病症。高溫天氣也會加劇戶外勞動者的健康風險。選擇在夏季帶着一家老小去旅遊的朋友,也要注意防暑。

“致命”的高溫

中暑,輕則頭暈、頭痛等,重則大量出汗、脫水甚至昏厥等,熱射病是其嚴重致命類型,多發於高溫高溼天氣,常見於老人、嬰幼兒、體弱者及長時間進行戶外作業的健康年輕人。

方法得當,清涼一夏

因高溫會加快新陳代謝、導致內循環紊亂等,加重心腦血管負擔。所以在高溫天氣下,人們需要特別注意保護心腦血管健康,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下,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

1.合理作息

避免在高溫時段(通常是上午10點到下午4點 )進行戶外作業、活動及劇烈運動,如夏季傍晚,某些地區的天氣仍然炎熱、溼度大,也不建議進行運動。

2.攜帶藥品

既往有心腦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人羣,旅遊時需攜帶足量的常用藥品;隨身攜帶防暑降溫藥品,如清涼油、風油精或藿香正氣水等。

3.做好防曬

戶外可通過打遮陽傘、戴遮陽帽、塗抹防曬霜等方式進行防曬,穿着透氣、輕便的衣服,避免穿着深色或厚重的衣物。

4.穴位按摩

對於輕度中暑患者,或夏季自覺頭暈、憋悶者,也可以通過穴位按摩的方法來調節身體機能。

【穴位】足三里穴、大椎穴、曲池穴、合谷穴、內關穴

【方法】用單手拇指,順着該穴的經絡走向,由輕至重地掐壓、疏推和點按穴位,共操作3 ~5分鐘,以局部產生酸、麻、痛、脹感爲度。

快速降溫法

在高溫環境下,一旦出現疑似中暑的症狀,快速降溫是關鍵。應立即到陰涼通風處休息,有條件者可移到空調房間內;解開中暑者的衣物,使其雙腳抬高,有利於散熱,並增加中暑者腦部的血液供應;及時補充水分;在中暑者腋窩、頭部、腹股溝大動脈明顯處,用溫水反覆擦拭,也可用冰袋冰敷或電風扇降溫,但要注意適度;當中暑者體溫降至38 攝氏度以下時,就要停止強制性降溫。如中暑症狀嚴重,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