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越“降火”越上火?90%的人都沒分清“實火”與“虛火”!
驕陽似火,暑氣蒸騰,不少人開始被口乾舌燥、咽喉腫痛、口腔潰瘍等“上火”症狀所困擾。面對這些不適,多數人堅信“寒能制熱”,習慣性選擇飲用涼茶、食用西瓜,或是服用清熱降火類藥物,認爲這樣可以快速“滅火”。然而令人困惑的是,這些方法有時不但未能緩解症狀,反而會加重身體負擔——這或許揭示了一個關鍵問題:他們的“火”並非實火,而是陰虛所致的虛火。
陰液不足致虛火
陰,是人體的“生命之泉”,它包含精、血、津液等滋養生命的物質,就像大地上的河流與湖泊,默默滋養着萬物。
當人體缺少陰液的濡潤滋養,便會引發一系列“上火”的症狀,比如口乾舌燥、夜間盜汗、五心煩熱等。中醫將這種情況稱爲“陰虛火旺”,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虛火。
如今,陰虛火旺已經成爲一種常見的身體狀態,這是因爲長期熬夜、喝水少、偏嗜辛辣食物、房事過度等不良習慣都會傷陰,彷彿從“生命之泉” 中抽水,卻很少補充,最終導致陰液耗傷,虛火內生。尤其在季節變化之時,人體的調節機制更容易失衡,導致虛火內生。
“上火”治療需謹慎
如果出現“上火”症狀,如何識別是虛火還是實火呢?
實火:症狀往往來勢洶洶,熱象明顯,常表現爲高熱、面紅目赤、咽喉腫痛、大便祕結、小便短赤等症狀。
虛火:症狀則相對較輕,但持續時間較長,表現爲五心煩熱、夜間盜汗、口乾咽燥、舌紅少苔等症狀。
虛火宜補不宜清
爲何解決虛火引發的問題時不能採用尋常清熱之法?根源在於虛火的本質爲陰虛,此時攝入清熱解毒之物,如飲用金銀花、蒲公英泡製的涼茶,食用苦瓜、柚子這類寒涼蔬果,服用三黃片、牛黃解毒丸等清熱解毒的藥物,不但難以有效緩解虛火症狀,反而會因其寒涼特性損傷脾胃,影響身體運化功能,導致陰液更難充盈,從而加重陰虛火旺的症狀。
對於虛火,中醫的治療原則是“滋陰降火”,即通過補充陰液來平衡陽氣,從而達到降火的目的。常用的中藥包括生地黃、麥冬、天冬、玉竹、石斛等。此外,食療也是有效方法,下面介紹幾款滋陰食療方。
熟地豬髓湯
【用料】豬骨髓200克、熟地黃15克、生薑3片、鹽適量
【做法】將豬骨髓洗淨、焯水、去腥後,撈出備用;將熟地黃洗淨,與豬骨髓、生薑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煮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熟地黃滋陰補腎,豬骨髓補髓養陰。此湯可滋陰補腎、填精補虛,適合反覆出現虛火症狀的人羣。
銀耳蓮子羹
【用料】銀耳1朵、蓮子20克、大棗3顆、冰糖適量
【做法】將銀耳用溫水泡發,撕成小朵;蓮子去芯,大棗洗淨;將銀耳、蓮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煮1小時至銀耳軟爛、湯汁黏稠,加入冰糖攪拌至溶化,即可食用。
【功效】銀耳滋補生津,蓮子養心安神。二者搭配,能養陰安神,有助於改善陰虛火旺導致的失眠多夢。
桑椹枸杞茶
【用料】桑椹幹15克、枸杞子10克
【做法】將桑椹乾和枸杞子洗淨放入茶杯,倒入熱水,蓋上杯蓋悶泡10分鐘,即可飲用。可反覆沖泡至味道變淡。
【功效】桑椹滋陰生津,枸杞子滋補肝腎。二者聯用,可滋陰降火,緩解虛火導致的頭暈耳鳴、口乾舌燥等不適。
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勞累耗傷陰液,加重陰虛,同時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情緒波動過大而導致肝火旺盛,進一步耗傷陰液。另外,適度運動,如打太極拳、八段錦等都有助於增強身體的整體調控能力,有利於緩解陰虛火旺引起的不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