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煮杯中藥防暑飲吧,酸甜可口還養生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氣溫最爲炎熱、空氣潮溼且悶熱難耐的時節。中醫理論認爲,“暑爲陽邪,其性升散”,在三伏天,汗液大量外泄,元氣也容易因此而耗損。若稍不留意,就可能使“暑溼夾熱”之邪乘虛而入。輕者會出現頭昏乏力的症狀,重者則可能突發中暍,也就是俗話所說的中暑。
巧飲消暑飲,安然度三伏
三伏天暑氣燻蒸,熱浪滾滾,人們常被酷熱所困擾。此時,適當飲用一些消暑飲品,不僅能清心解渴,還能調和脾胃。
綠豆百合飲
【用料】綠豆50克、百合(鮮品)20克、冰糖少許
【做法】綠豆加水煮至開花,加百合再煮10分鐘,放入冰糖攪拌均勻,放涼飲用。
【適用人羣】適宜素體壯實人羣,脾胃虛寒者可少量飲用。
【功效】清暑利溼,寧心安神。
酸梅湯
【用料】烏梅30克、山楂15克、陳皮5克、甘草3克、桂花少許
【做法】材料加水煮沸後轉小火煮30分鐘,冷藏後風味更佳。
【適用人羣】老少咸宜,素體脾胃虛寒者及女性月經期建議溫服爲佳。
【功效】生津止渴,消食化積。
三豆飲
【用料】赤小豆、綠豆、黑豆各30克,鹽或糖少許
【做法】三種豆浸泡2小時後加水煮至軟爛,加少許鹽或糖調味。
【適用人羣】青中年勞作人羣及溼熱之象明顯的人羣。
【功效】健脾利溼,預防暑癤。
焦米茶
【用料】大米15克
【做法】將大米幹炒至焦黃,再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浸泡片刻後即可飲用,老少皆宜。
【功效】健脾助消化。
搖頭擺尾去心火
《黃帝內經》言“動搖則谷氣消,血脈流通”,八段錦中的“搖頭擺尾去心火”一式可調心俞穴、腎俞穴,平衡水火,緩解心煩失眠、口舌生瘡等心火亢盛之症,兼強腰脊。習練時需松沉舒展,如風拂柳,以柔化剛。動作也十分簡單,可謂老少皆宜的養生動作。
步驟:
①雙手反按在膝蓋上雙肘外撐。
②以腰爲軸,頭脊要正,將軀幹劃弧搖轉至左前方,左臂彎曲,右臂繃直,肘臂外撐,臀部向右下方撐勁,目視右足。
③稍停頓後,隨即向相反方向,劃弧搖至右前方。
④反覆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