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成都寶雞徐州,我上大學路線夠遠嗎?起於成昆線

來源: 更新:

春節,坐火車從西安返回內蒙,偶然看到成昆線的相關信息,每次想起成昆線,就情難自已。

小時候,大約從兩三歲起,我就要經常坐火車往返於成都和攀枝花,列車通常都是在早上八九點抵達攀枝花站,彼時,恰好睡醒,車廂中便傳來熟悉又親切的女聲廣播:“乘客們,本次列車即將抵達旅途的終點站攀枝花車站。攀枝花市位於四川省西南邊陲,礦產資源豐富,探明儲量的釩鈦磁鐵礦近百億噸,其中鈦儲量世界第一、釩儲量全國第一、世界第三。這裏擁有獨特的亞熱帶河谷性氣候,一年四季,花果飄香。”

圖-攀枝花

入高中前,我也是在“成昆線·金沙江鐵路大橋”參加的軍訓,對成昆線是再熟悉不過的了。

上大學那會兒,我每年又要往返於攀枝花和徐州,要經過四川、甘肅、陝西、河南、安徽、江蘇六省,成昆線、寶成線、隴海線這3條交通動脈自然都是必經之路。

圖-筆者上大學路線

2002年8月末,大舅舅和幺舅舅帶着我首次赴徐州,地理課本上的寶成線、隴海線也終於具象化了(備註:寶成線的甘肅段主要經過隴南市,僅55公里,只掛一角;隴海線的安徽段主要經過蕭縣、碭山縣,差不多也是55公里)。

圖-新成昆鐵路

世異時移、時過境遷,2007年,成昆鐵路複線工程啓動,2022年底全線建成通車。由於技術的進步,成昆複線全長縮短至865公里,比老成昆線縮短了231公里。

成昆線全長1096公里,從1958年開始建設,1970年全線通車。成昆線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爲它肩負着打通我國西南地區“資源能源命脈”的重任。

彼時,西南地區三線建設的重中之重是“兩基一線”:“‘兩基’,即攀枝花鋼鐵基地和重慶常規兵器工業基地;‘一線’,則是成昆線”。

成昆線最早發軔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好在當時已經有了修建鷹廈鐵路、寶成鐵路的經驗,成昆線最初共設計了東、中、西線三個方案,經過激烈的爭論,最終國務院敲定了難度最高的西線方案。

成昆線全線通車的時間是1970年7月1日,和攀鋼煉製第一爐鐵水是同一時間段。那個年代沒有盾構機,沒有現代化的工程機械,英勇無畏的鐵道人與天鬥,與地鬥,捨死忘生。他們爲了打通西南地區的鋼鐵資源及能源命脈,爲了大三線建設的國家大局,幾乎是在“以命相搏”!

工程機械都是人力畜力運到現場,爲了克服高差,成昆線上設置了很多展線(備註:展線是一種用於爬坡的鐵路線路,沿山坡盤旋而上,里程往往數倍於直線距離),最終全長達到了1096公里。

在複雜的地質條件下,成昆線共修建各種橋樑991座,隧道427座,橋隧比超過40%。成昆線曾和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和美國阿波羅登月並列,爲象徵二十世紀人類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蹟!

家有孝子,國有諍臣,再加上這股戰天鬥地,無懼生死的氣魄,我們從來都有這樣的一羣人,還有什麼事做不成呢?

本文既紀念那段“爲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激情歲月,也獻給和我一樣,在“成昆線”上成長的無數個小小的“你、我、他”。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