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有多少成語?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以邯鄲爲都,這裏還有一個身份,即成語之都。如果以城市爲單位來計算成語的話,邯鄲無疑是名列前茅的。下面我們按時間順序,來看看與邯鄲相關的成語(邯鄲人在邯鄲以外產生的成語不算)。

【邯鄲學步】
戰國時期,燕國壽陵有個少年,聽說趙國邯鄲人走路姿勢非常優雅,就風塵僕僕來到邯鄲,果然見到大街上的人走路儀態萬千、風度翩翩。少年趕緊模仿起來,可是學了幾天,他卻怎麼也學不會,而且越走越彆扭,姿勢比以前更難看了,最後只能爬着回到燕國。
【圍魏救趙】
公元前353年,龐涓率魏軍攻克趙都邯鄲,齊威王以田忌爲主將,孫臏爲軍師,率八萬大軍(與魏軍等同),兵發魏國都城大梁。桂陵之戰,齊軍大破魏軍,魏軍撤出邯鄲,即圍魏大梁救趙邯鄲。

【豚蹄穰田】
公元前348年(齊威王八年),楚國入侵齊國,齊威王派淳于髡帶齎金百斤,車馬十駟,去趙國搬救兵。淳于髡講了一個故事:“一個農夫拿着一隻豬蹄子,一碗酒,向神祈禱五穀豐登,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於是齊威王乃益齎黃金千溢,白璧十雙,車馬百駟。趙王果然發精兵十萬,革車千乘,這是圍魏救趙後的禮尚往來。楚軍聞趙出兵,連夜引兵而去。

【胡服騎射】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十九年),趙王認爲中原的服裝不適合騎馬射箭,下令易胡服,改兵制,習騎射。此後趙國滅林胡、婁煩、中山國,開疆拓土,建北方五郡:五原、九原、雲中、雁門、代郡,成爲戰國七雄中軍力較強的一霸。

【價值連城】
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裏得到一塊璞玉。楚文王時,命人剖開這塊璞玉,才知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爲和氏璧。和氏璧玉色光潤無瑕,能夠去塵埃,辟邪魅。冬天的時候和氏璧能夠發熱,代替爐竈,夏天則像冰塊,帶來涼爽。和氏璧一百步之內,蚊蟲不入。
此後不知何故,和氏璧輾轉到了趙國,爲趙國王室所有。秦昭襄王派人到趙國,願意用十五個城池,與趙惠文王交換和氏璧。

【完璧歸趙】
公元前283年,趙國宦者令(宦官頭目)繆賢的門客藺相如,帶着和氏璧去秦國。秦昭襄王展開錦袱觀看,但見純白無瑕,寶光閃爍,雕鏤之處,天成無跡,真希世之珍寶。藺相如見秦昭襄王對十五座城的事情隻字不提,手持和氏璧重寶,忽然連退數步,威脅秦昭襄王勿食言,以十五城作交換,否則摔碎和氏璧。後來秦昭襄王沒有給十五座城,藺相如也完璧歸趙。

【負荊請罪】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趙惠文王二十年),秦昭襄王與趙惠文王在秦國的澠[miǎn]池(今河南三門峽澠池縣)相會。秦王請趙王鼓瑟一曲,藺相如請秦王擊缻一曲。秦王請趙國獻十五個城池,藺相如請秦王將咸陽獻給趙國。

趙惠文王回到趙國,拜藺相如爲右上卿,在廉頗的左上卿之上,廉頗忿忿不平,多次辱罵藺相如。後來虞卿到廉頗府上游說,撮合這對趙國將相。於是廉頗肉袒負荊,到藺相如府上請罪。
【刎頸之交】
藺相如豈能讓廉頗真的受罰,他置酒筵款待,兩人相談甚歡,一醉方休,結爲刎頸之交。

【步履蹣跚】
平原君門客數千,一個瘸腿的門客到井臺打水,步履蹣跚,樓上妻妾鬨笑起來,有的還模仿他走路來取樂。此人建議平原君殺掉模仿他走路之妾,平原君打發走他後,笑道:“此豎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殺吾美人,不亦甚乎!”
一年多後,平原君的門客走了一半多,原因就是平原君“愛色而賤士”。平原君忍痛斬了幾位當時羞辱瘸腿門客的美女,提頭向門客致歉,於是門客逐漸又多了起來。

【割地求和】
公元前259年,邯鄲之戰,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秦國前相國樓緩,到趙國勸趙孝成王割六座城求和。平原君和虞卿反對割地求和,虞卿甚至建議割地給齊國,請齊國出兵救援邯鄲。

【竊符救趙】
邯鄲之戰,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魏國派將軍晉鄙率軍十萬北上,卻在魏趙邊境止步不前。魏國的信陵君從哥哥魏王處盜出兵符,其門客朱亥用鐵椎擊殺晉鄙,奪取兵權。信陵君挑選精兵八萬人北上救趙,解邯鄲之圍。

【曠日持久】
趙國爲了降低齊國的威脅,平原君用三座原屬齊國的城池令盧、高唐、平原,交換齊國復國功臣田單。趙孝成王以田單爲將,北攻燕國,用了很長時間,攻克三座小城。馬服君趙奢反對用城池交換田單,也反對以田單爲將,他認爲田單故意消耗趙國,曠日持久才攻下三座小城。
【揚兵戲馬】
東漢建立前,更始帝劉玄派劉秀北上,進攻邯鄲稱帝的王郎,偏將軍吳漢率精銳騎兵,繞邯鄲城策馬馳騁,耀武揚威,守軍爲之膽寒。邯鄲城破,吳漢封爲建策候,後又封廣平候。

【叢臺置酒】
更始帝劉玄派劉秀北上,攻佔邯鄲,佔據黃河以北廣大地區。劉玄擔心劉秀難以控制,派尚書令謝躬率軍屯駐邯鄲監軍,劉秀以慶功爲名擺下鴻門宴,邀請謝躬和振威將軍馬武等人赴宴,想在宴會上除掉謝躬。
篇幅有限,大家在評論區補充邯鄲的成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