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和斯洛伐克爲何分手爲兩個國家?
捷克面積約7.89萬平方千米,斯洛伐克面積約4.90萬平方千米;捷克人口約1090萬(2023年),斯洛伐克人口約543萬(2023年)。兩國的歷史文化割裂不開, 1992年以前他們還是同一個國家。

1992年,隨着蘇聯的解體,東歐劇變,捷克斯洛伐克解體成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存在的時間是1918年至1992年,這和蘇聯存在的時間基本一致,作爲華約國家,它的解體原因很多,比如民族文化差異、政治經濟差異等,但主要原因是蘇聯解體產生的餘波。
捷克與斯洛伐克是何時合併的呢?我們從頭說起。

【捷克與斯洛伐克合併】
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祖先都是西斯拉夫人,好比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四川盆地的巴國和蜀國,同根同源。捷克人建立波西米亞王國,在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國王是選帝侯之一;斯洛伐克人建立大摩拉維亞王國,後來則被匈牙利王國吞併,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受馬扎爾人統治。

總的來說捷克受日耳曼文化影響更深一些,斯洛伐克受匈牙利文化影響較強一點。神聖羅馬帝國解體之後,奧地利與匈牙利組成二元制奧匈帝國,捷克與斯洛伐克都受制於維也納。

1918年,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瓦解。
捷克與斯洛伐克以及蘇臺德地區合併,新國家名爲捷克斯洛伐克,面積約14.08萬平方千米。此時捷克與斯洛伐克人口約1350萬,第一大民族捷克人600多萬,第二大民族德意志人約有300多萬,第三大民族斯洛伐克約接近200萬,另外還有少量匈牙利人和波蘭人。捷克與斯洛伐克兩個民族加在一起,勉強夠得上三分之二的門檻。捷克人似乎取巧地玩了一個數字遊戲,硬是把300多萬德意志人的蘇臺德區喫了進來。

捷克斯洛伐克的這種民族構成,在歐洲來說是非常不穩定的,當地德意志人經常示威和反抗,矛盾甚至衝突時有發生。

【捷克與斯洛伐克分家】
二戰結束後,蘇臺德區大約有一半領土劃歸捷克斯洛伐克。其中蘇臺德山北側歸波蘭,南側歸捷克斯洛伐克;厄爾士山北側歸德國,南側歸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林山南側歸德國和奧地利,北側歸捷克斯洛伐克。

從1945年到1992年,捷克斯洛伐克面積約12.79萬平方千米,比二戰前少一些。

蘇聯解體前,捷克與斯洛伐克就有不少小矛盾,捷克經濟發達一些,常有地域歧視,斯洛伐克也不服氣,沒有國家主人翁的感覺。冷戰的時候,因爲蘇聯的存在,這種矛盾和嫌隙還沒有公開化,但東歐劇變之後,天鵝絨革命突然爆發,捷克和斯洛伐克選擇和平分手。

捷克和斯洛伐克,民風民情大同小異,捷克的現代化建設成就高些,但斯洛伐克似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淑女,頗爲內秀,有多瑙河和衆多支流,風光秀美迷人,多瑙河還穿過首都布拉迪斯拉發。

分手後的捷克和斯洛伐克,一直保持“超標準國家”關係,雙方總統出訪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國家都必然是對方,這也成了一個不成文的傳統,可說兩國感情十分牢固。

現在捷克和斯洛伐克都有人反思,當年若不分手,加入歐盟時,憑藉其中歐、東歐、南歐之間的樞杻位置,則更有籌碼,更有話語權,實力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