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定製騙局,強行將俄國往“反華陣營”裏拖,中國必須引以爲戒

來源: 更新:

俄烏衝突3週年之際,美國終於決定拋棄烏克蘭。特朗普政府決定斷絕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同時提出讓澤連斯基下臺,並且暗示將承認俄羅斯對烏克蘭部分領土的佔領。特朗普還提出,要讓俄羅斯重返G7。在很多親俄人士看來,俄羅斯應該是苦盡甘來、大贏特贏了。

然而俄羅斯真的贏得了俄烏衝突了嗎?戰爭真能像特朗普、普京想象中那樣,在短時間內停止嗎?俄羅斯真的能就此擺脫困境嗎?答案是否定的。相反,俄羅斯或許正在向美國精心構建的深淵急速滑落。

誠然,美國確實主動向俄羅斯伸出了橄欖枝,但這個橄欖枝的實質卻是城下之盟。三年的戰爭,俄羅斯已經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之中。

一、美國伸出的不是橄欖枝,是城下之盟

首先,從軍事上,俄羅斯幾乎耗盡了前蘇聯龐大的戰爭儲備,曾經強大的裝甲洪流成爲溪流。前線甚至需要毛驢來牽引彈藥。

除此之外,俄羅斯的人力也在枯竭。由於前線巨大的傷亡,俄羅斯不得不引進朝鮮部隊。誰會想到,自古就以人多勢衆而著稱的俄軍居然也會面臨人力枯竭的情況。

與此同時,戰爭也敗壞了俄羅斯武器的口碑與威懾力,俄羅斯的戰機、導彈、軍艦似乎並不像我們之前想象中那麼厲害。

在戰爭之前,俄羅斯之所以讓人望而生畏,一方面是因爲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另一方面就是其強大的軍事實力。俄羅斯軍事神話在烏克蘭大幅度坍塌,導致其地緣環境急劇惡化。

曾經不敢加入北約的芬蘭、瑞典,即刻投入到北約的懷抱;曾經視爲後花園的中亞變得離心離德;曾經的手下敗將——土耳其在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予取予求,先是扶植阿塞拜疆打敗了俄羅斯的小弟亞美尼亞,其後又運用旗下的恐怖武裝顛覆了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

或許,俄羅斯確實能獲得烏克蘭十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但其地緣環境反而更加惡化了。

曾經的兄弟——烏克蘭已經成爲了不共戴天的仇敵,經過三年的戰爭,烏克蘭擁有了上百萬具有相當軍事經驗的老兵,構建起初具規模的軍事工業,而且別忘了烏克蘭擁有製造核武器的能力。

其次,北約東擴依然沒能遏制,聖彼得堡距離北約軍隊不過數十公里之遙。

再次,俄羅斯在海外的勢力範圍遭到巨大的打擊,敘利亞的淪亡就是典型案例。

最後,俄羅斯對外經濟的主要通道——北溪管道遭到完全破壞,昔日的金主——歐洲已經和俄羅斯勢同水火。

試問俄羅斯已經到了這種地步,美國提出的所謂“和平”不是城下之盟又是什麼?要知道,美國在俄烏衝突中幾乎沒有什麼損失,反而還越打越富:歐洲資本因戰爭恐慌而流入美國,讓華爾街的金融家賺得盆滿鉢滿,股票屢創新高;美國能源商大賣石油、天然氣,搶佔了俄羅斯的市場,賺得腦滿腸肥;美國軍火商趁着戰爭大發橫財,戰爭爲美式武器做了最好的廣告……

美國如此好整以暇,爲何要向如此困窘的俄羅斯“投降”?很明顯,美國是包藏禍心。美國豈能讓俄羅斯毫無代價地脫離困境,俄國巨熊想要脫困,恐怕必須扒一層皮。

對於美國的糖衣炮彈,俄羅斯豈會不知。但如今的俄羅斯猶如一個即將溺水之人,即便他們知曉美國是個詐騙慣犯,但依然不敢不接他們所丟出的游泳圈,不敢不接受美國苛刻的條件,只因不接受美國條件,那結局就真可能是被溺死。

那麼美國的條件會是什麼?大概率是逼迫俄羅斯與中國爲敵,和美國一起聯合遏制中國。俄國和歐洲的貿易已經毀了,與中國的貿易聯繫已經是僅剩的救命稻草,與中國爲敵無異於自掘墳墓。

俄羅斯出口的大頭不過是能源、糧食和軍火,但對於作爲能源大國、農業強國、軍事霸國的美國來說,俄羅斯那點出口根本沒有吸引力。別說用經濟扶植俄羅斯,不把俄羅斯經濟擠兌垮就不錯了。

試問看到這裏,俄羅斯的支持者還認爲俄羅斯贏了嗎?相反,俄羅斯已經陷入美國的圈套不可自拔。相比之下,烏克蘭那點土地這能抵償俄羅斯的損失?

二、布熱津斯基險惡的定製化陷阱

在市面上,定製化詐騙已經越來越流行。這種詐騙之所以能屢屢得手,就是因爲詐騙方瞭解了你的核心需求,然後抓準這一需求,爲你定製一個難以脫離的詐騙場景。

事實上在很早之前,美國就已經對俄羅斯進行了“定製化”的詐騙。通過美國龐大而高效的智囊團體,美國已經精準把控住了俄羅斯的核心需求,那就是——安全。

有學者說:“俄羅斯依然是一個森林中的民族,在蒙古人的威脅下瑟瑟發抖。”俄羅斯國土廣袤,卻無險可守,敵人可以從任何地方出現。蒙古大軍入侵,韃靼騎兵在東歐平原縱橫馳騁,無數俄羅斯人被殺、被強姦、淪爲奴隸。

蒙古人所帶來的恐懼,深深地刻入了俄羅斯的基因。因此俄羅斯崛起的第一件事,便是對外擴張,不斷擴張本國的領土。領土越大,縱深越大,俄羅斯人就越安全。因此俄羅斯人對戰爭的忍受力極強,他們不怕戰爭,反而怕沒有戰爭。對於俄羅斯人來說,理想的君主並不是仁柔之君,而能帶領俄羅斯民族打勝仗的強力之沙皇。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領土縱深大大向東退縮。最讓俄羅斯人難以接受的,莫過於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獨立。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和俄羅斯基本是同一個民族,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也基本視若本土,而非中亞五國那樣的殖民地。

對於這樣的痛徹心扉,美國人敏銳地注意到了。美國政客、著名地緣學家布熱津斯基在他的著作——《大棋局》中誇張般地強調了烏克蘭對俄羅斯的重要性,並提出一個著名的論斷:

“擁有烏克蘭,俄羅斯才能成爲一個帝國;沒有烏克蘭,俄羅斯只能退化爲一個亞洲國家。”

說白了,俄羅斯沒有烏克蘭,整個國家的國運就沒了。

不僅如此,布熱津斯基還在《大棋局》中“示弱”,認爲一旦俄烏開戰,美國根本守不住烏克蘭。北約東擴到波蘭以及波羅的海三國就已經是極限。

從後來的發展看,俄羅斯人對布熱津斯基的說法恐怕當真了。烏克蘭只要有一點離心傾向,俄羅斯就緊張的不得了,生怕如布熱津斯基所言,退化成一個“亞洲國家”。

到了2004年,烏克蘭爆發顏色革命,這一次俄羅斯選擇了沉默;但到了2014年,俄羅斯再也沉不住氣,先是吞併了克里米亞,其後又在烏東與烏克蘭發生了衝突。

到了2022年,俄羅斯似乎趨向於相信美國守不住烏克蘭,聚集數十萬大軍,開啓了所謂“特別軍事行動”。

然而我們卻發現,布熱津斯基對於烏克蘭的論調,就是針對俄羅斯的定製化騙局,就是利用俄羅斯的不安全感,將俄羅斯引誘入烏克蘭這個陷阱,然後讓俄羅斯在泥潭中耗盡國力。

事實證明,美國並沒有布熱津斯基所說的那麼弱,即使不能幫助烏克蘭奪回領土,但保衛烏克蘭殘存的領土還是不成問題的。美國只是援助了一些老舊武器,就讓俄羅斯灰頭土臉,死傷累累。

直到俄羅斯深陷烏克蘭的戰爭泥潭,普京或許才發現,他已經上了美國的大當。要知道在克里米亞危機之前,俄羅斯的經濟很好,人均GDP已經觸及初級發達國家,而且和歐洲、中國的關係都非常好。然而美國的圈套,讓俄羅斯地緣環境、經濟環境都陷入崩潰之中。

而到了這時,就是美國收網的時候。就如前文所提到的,美國向俄羅斯伸出的不是橄欖枝,而是一紙城下之盟,俄羅斯根本沒有選擇。

如今俄羅斯的窘境,也給我中國提了個醒。

三、我們絕不能步俄羅斯的後塵

俄羅斯爲何陷入美國的陰謀之中,就是因爲美國掌握了俄羅斯人的心理以及核心需求,從而以烏克蘭爲工具,爲俄羅斯製造了定製化的陷阱。面對有備而來的美國以及烏克蘭,俄羅斯顯然不可能達成其戰略目的。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進攻,看似是主動的,其實是被動的。

毛主席曾說:“戰爭是強迫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爲。”戰爭的本質,是主動權的爭奪,失去了主動權,豈有勝利之理?

因此毛澤東在其漫長的軍事生涯中,都堅決反對在敵人預設的戰場作戰,而是要先發制人,讓敵軍在有利於我軍的預設戰場中作戰。例如在第五次反圍剿中,毛主席堅決反對李德、博古“禦敵於國門之外”“以堡壘對堡壘”的錯誤方針,因爲這種作戰方式就是在對敵人有利的預設陣地中作戰。國民黨對蘇區的堡壘式圍攻,其實就是針對我軍弱點的“定製化陷阱”。

而在長征中,毛主席面對數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用“四渡赤水出奇兵”的手段,把敵人繞得暈頭轉向,最終一舉破掉了敵人用於消滅紅軍的“定製化陷阱”。

自特朗普第一次上臺以來,美國就已經將中國視爲頭號遏制對象。如今特朗普“二進宮”,更是將遏制中國作爲美國的頭等國策。因此針對中國的“定製化陷阱”只會多,不會少。

美國人清楚地知道,臺灣、南海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是拿捏中國的最佳抓手。因此美國做夢都想誘使中國在這兩個方向開戰。

2016年,美國兩艘航母進入南海,我軍立即聚集三大艦隊在南海舉行了規模空前的聯合軍演;2022年,佩洛西悍然竄訪臺灣,我軍立即組織了密不透風的圍島軍演。

我們可以想象,當時中國若沉不住氣,在南海、臺海大打出手,恐怕就掉入美國預設的陷阱之中。當時中國海空軍雖然頗具實力,但依然不能難以和美國相比。而且美國之所以敢挑釁,自然是因爲早有準備。

如果在那時開戰,無疑犯了毛主席最反對的——在敵人預設戰場進行戰鬥的錯誤。不僅勝負難料,甚至可能引發國際社會的孤立、封鎖,從而拖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及中國軍事、經濟的迅猛發展。

正所謂“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

我們應當清楚,時間是站在我們一邊,因爲我們海空軍的發展是一天一個樣。一年下水的軍艦數量,甚至相當於一箇中等國家。我國海軍發展之迅速,讓美國都爲之膽寒。其前副總統更是公然宣稱,美國下一個十年的任務是擴充軍艦的數量。

因此戰爭晚打一年,我軍的勝算越大。如今在臺海,我軍在常規軍事力量上已經歷史性的超越了美國。若繼續遵循“高築牆、廣積糧”的方針,我軍的優勢將是壓倒性的。如今我軍六代機疑似進入試飛,航母、大驅、兩棲攻擊艦逐漸入役,軍事AI、戰爭機器人也一日千里的發展。我們不應着急,着急的是敵人。

正是因爲着急,美國才急於與俄羅斯媾和,試圖將俄羅斯拉入“遏華”陣營。無獨有偶,美國還在大力拉攏印度,揚言將F35戰機賣給印度。美國此舉,何嘗不是對中國定製化的陷阱呢?不就是想營建針對中國的包圍圈,從而打亂中國的節奏。

面對美國的緊逼,我們該怎麼做?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不動如山。作爲世界第一工業國,如果我不動,誰也撼動不了我們。在敵人的陰謀面前,我們要沉得住氣,更要懂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道理。你要封鎖我、遏制我,我們就想辦法衝出去,向美國薄弱處進發。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