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一國首都爲何遠離本土,建在160公里外的小島上?
赤道幾內亞面積 28051平方千米,位於非洲大陸面積約26017平方千米,島嶼面積約島嶼2034平方千米。赤道幾內亞的首都馬拉博(Malabo),在比奧科島上,遠離非洲大陸和赤道幾內亞本土。

【赤道幾內亞和比奧科島】
赤道幾內亞位於幾內亞灣,西臨大西洋,面積約2.8萬平方千米,海上專屬經濟區31.2萬平方千米。

赤道幾內亞最高峯在比奧科島,海拔3007米,在非洲大陸上的最高峯爲米特拉山,海拔1200米。
赤道幾內亞人口170萬(2023年),主要民族有非洲大陸的芳族(約佔75%)和比奧科島的布比族(約佔15%),官方語言爲西班牙語、法語、葡萄牙語,民族語言主要爲芳語和布比語,居民82%信天主教,15%信伊斯蘭教。

比奧科島是個火山島,面積約2017平方千米,是赤道幾內亞最大的島嶼。比奧科島南北各有一座火山,卡爾代拉山海拔2260米,斯蒂貝爾峯海拔3007米,酷似一匹臥駝的雙峯,與喀麥隆阿達馬瓦山的姆巴博山(海拔約2460米)是同一個系列。比奧科島距喀麥隆約50千米,距尼日利亞約100千米,距赤道幾內亞本土約500千米。

喀麥隆與尼日利亞都是非洲大國,喀麥隆約47.54萬平方千米,人口約2861萬(2023年);尼日利亞約92.38萬平方千米,人口約2.27億(2023年);赤道幾內亞2.8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70萬(2023年)。無論從面積還是人口,赤道幾內亞都不能和身邊的兩位大哥相提並論。

喀麥隆與尼日利亞足球很厲害,是世界盃常客。喀麥隆外號非洲雄獅,尼日利亞外號非洲雄鷹。赤道幾內亞之於喀麥隆和尼日利亞,好比不丹、尼泊爾與印度相比,不在一個等級上。
【西班牙組建殖民地】
那麼問題來了,赤道幾內亞是如何從喀麥隆與尼日利亞眼前,將比奧科島據爲己有的呢?赤道幾內亞還把首都放在比奧科島上,真有點天子守國門的意味。

我們把目光放到殖民時代,當時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列強,都跑到非洲瓜分土地。
葡萄牙是殖民時期最早的國家海盜,最先佔據比奧科島。西班牙想在幾內亞灣有個據點,就用南美巴西西部的一塊地,與葡萄牙交換比奧科島、安諾本島等小島。

西班牙得到比奧科島,發現英國佔據尼日利亞,德國佔領喀麥隆和加蓬北部。西班牙想在幾內亞灣非洲大陸上有個落腳點,只能與英國德國談判。當時英西剛打完世界霸權戰爭,這兩國之間沒得談。德國也不是慈善家,若西班牙拿不出對等的殖民地,德國不會白送土地。
由於英國所佔尼日利亞距比奧科島近,日不落勢力迅速滲入該島,並曾一度買下此島。西班牙也知道比奧科島的重要性,後來強行收回該島。

在幾內亞灣這個範圍內,英國、德國、法國等都佔據大片陸地,西班牙的生存空間狹小。爲了突破這個困局,西班牙在德屬喀麥隆南部沿海,交換到一塊赤貧的土地木尼河地區,與比奧科島互爲掎角之勢。
木尼河地區其實被德屬喀麥隆包裹起來,這裏不但是沙漠地帶,毒蛇野獸出沒,而且也沒有建造港口的條件,德國人一直未能建立據點。西班牙見縫插針,在幾內亞灣陸地上有了根據地。

比奧科島面積約2017平方千米,德國給的陸地面積約爲26017平方千米,看起來德國給了13倍的土地,非常大方,實際上德國給出喀麥隆最貧瘠的土地。
在德國看來,這塊地距離比奧科島太遠,又是德國用不上的,以此交換德國在比奧科島上的優先購買土地權,德國並不喫虧。

當時西班牙在幾內亞灣還有一個殖民地島嶼,叫安諾本島,此島與比奧科島之間,是葡萄牙殖民地聖多美島。安諾本島距木尼河地區約500千米,距離比奧科島超過600千米。西班牙將比奧科島、安諾本島、木尼河地區三塊地方組成西屬幾內亞,也就是今赤道幾內亞的基本疆域。
【赤道幾內亞如何保住比奧科島?】
西班牙在幾內亞灣陸地有了落腳點,但是這塊土地卻發展不起來。反而因爲比奧科島經濟發達,軍事上像天然的航空母艦,吸引陸地上大批黑人遷入。

陸地的黑人來了,首先促進民族的融合,便於西班牙控制殖民地。另外造成島上人口劇增,現在赤道幾內亞人口170萬(2023年),面積只有7%的比奧科島人口有15%,顯得頭重腳輕。
一戰中,英國與德國是死敵,但西班牙是中立國,英德都要討好西班牙,所以西班牙保有了比奧科島。

二戰中,西班牙首先是加入德國陣營,但這種加入更多是自保,西班牙並沒有派出軍隊進入法國等。到美英反攻時,西班牙又偏向盟軍。兩邊討好,繼續佔據比奧科島。

1960年,喀麥隆與尼日利亞相繼獨立,這兩國當然無力向歐洲列強開戰,西班牙繼續佔據比奧科島。
1968年,赤道幾內亞也獨立了,此後他們又如何來保住比奧科島呢?赤道幾內亞與加蓬、尼日利亞、喀麥隆、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都有領土爭議,我們看看它是如何處理的。

赤道幾內亞雖然曾與宗主國西班牙斷交,但很快就恢復了關係,積極發展與葡萄牙、法國、美國等歐美國家的關係,又通過非洲聯盟與鄰國協調,尋求外部支持。

赤道幾內亞首都馬拉博,不僅多次主辦非洲聯盟首腦峯會,還主辦過南美洲-非洲峯會、土耳其-非洲峯會、阿拉伯-非洲峯會、非洲產油國組織峯會、非洲杯足球賽等。比奧科島和馬拉博的國際知名度越來越高,尼日利亞和喀麥隆要打它主意,也要先掂量國際影響。

赤道幾內亞與加蓬的爭議,主要是陸地邊界線附近的姆巴涅島、科科特羅斯島、孔卡島等,雙方向海牙國際法院提交了相關文件,承諾以和平方式解決領土爭端。
1990年代,幾內亞灣發現了大量石油儲備,赤道幾內亞探明天然氣和原油儲量分別爲1.3萬億立方米和11億桶,它的主要策略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赤道幾內亞與喀麥隆就海洋劃界問題達成協議並簽署聯合公報,簽署協議共同開發邊境氣田。赤道幾內亞與尼日利亞簽署海域邊界協定、能源合作協議,建立海上安全監控和巡邏聯合委員會,共同開發海洋區。赤道幾內亞與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簽署劃定海上邊界的協定。
以前赤道幾內亞是個窮國,常年徘徊在世界最窮國家之列,後來憑藉石油出口,人均GDP位居非洲前列。世上來錢最快的生意,莫過於石油,沙特阿拉伯是最好的例子。

2004年,赤道幾內亞石油產量達到峯值,日產量近32萬桶。2011年,非洲首富利比亞發生戰亂,赤道幾內亞一舉登上非洲國家人均GDP最高的寶座。後來石油逐漸枯竭,2022年日產量只有5.4萬桶,赤道幾內亞也開始衰落,這個國家恐怕要往漁業方面轉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