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冷門中成藥,一方多效,既調脾祛痰溼,又疏肝破血瘀

來源: 更新:

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中,我們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工作上的高強度壓力、生活中的瑣碎繁雜,讓許多人不堪重負。熬夜加班成了家常便飯,凌晨入睡更是常態,飲食也變得毫無規律,外賣、快餐成了主要選擇,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入嚴重不足 ,運動量也少得可憐。

在這種生活模式下,身體開始發出各種警報。脾虛痰溼的問題逐漸浮現,許多人會感到身體沉重,彷彿被一層無形的東西包裹着,即使經過充足的休息,也難以消除這種疲憊感。四肢乏力,提不起精神,連簡單的爬樓梯都氣喘吁吁。早上起牀照鏡子時,會發現舌苔白厚且佈滿整個舌頭,邊緣還有明顯的齒痕,嘴裏發黏、發甜,口氣也比較重,嚴重影響社交。腹部鬆軟肥胖,即便努力控制飲食、加強運動,體重也難以下降,大便還總是黏膩不成形。

肝鬱血瘀的症狀也不容小覷。情緒變得極不穩定,容易煩躁易怒,一點小事就可能引發強烈的情緒波動,或者陷入長時間的抑鬱狀態,對生活和工作都失去熱情。女性還會出現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經色紫暗,還伴有大量血塊 。這些症狀不僅影響身體健康,還嚴重干擾了日常生活和工作,降低了生活質量。

調脾祛痰溼,從根源解決問題

在中醫理論裏,脾是運化水溼的關鍵,負責將人體攝入的水谷轉化爲營養物質,並輸送到全身各處,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同時,脾還肩負着代謝水溼的重任,能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保持身體的水液平衡。

一旦脾的功能出現問題,就像運輸工生病了,工作效率大幅下降。脾虛時,運化水溼的能力減弱,水谷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水溼也無法正常代謝 。這些停滯在體內的水溼就會逐漸積聚,變成黏稠的痰溼,就如同河道堵塞,水流不暢,泥沙淤積一般。痰溼在體內四處流竄,會引發各種不適症狀,如前文提到的身體沉重、舌苔異常、大便黏膩等。

老蔻丸之所以能有效調脾祛痰溼,得益於其精妙的藥材配方。其中,白朮是當之無愧的“調脾明星” 。白朮性溫,味苦、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的卓越功效。它就像給虛弱的脾胃注入了一股強大的動力,能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讓脾胃重新充滿活力,高效地工作。一方面,白朮能促進胃腸道對水谷精微的吸收,爲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另一方面,它還能將體內多餘的水溼及時代謝出去,從根源上杜絕痰溼的產生。

除了白朮,老蔻丸中還有其他藥材協同發揮作用。例如茯苓,它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利水滲溼的能力十分出色。茯苓能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減輕水溼的積聚,與白朮相互配合,共同調節水液代謝,增強祛溼化痰的效果 。還有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作用。陳皮能讓氣機順暢運行,幫助脾胃更好地運化,同時還能化解已經形成的痰溼。這些藥材相互搭配,共同發力,全方位地調理脾胃,達到祛痰溼的目的。

許多人在服用老蔻丸一段時間後,身體會發生明顯的積極變化。身體沉重、四肢乏力的感覺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輕鬆、充滿活力的狀態。就像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整個人都能自由地活動,精神飽滿,工作和生活的效率也大大提高。早上起牀時,嘴裏不再發黏、發甜,口氣清新,與人交流也更加自信。舌苔也會慢慢變薄,顏色變淡,齒痕逐漸減輕,這都是體內痰溼減少的直觀表現。

疏肝破血瘀,重煥身體活力

中醫認爲,肝主疏泄,就像人體的 “氣機調節樞紐”,負責調節全身的氣機運行,讓氣在體內順暢地流動。同時,肝還與情志密切相關,能調節人的情緒,讓人保持心情舒暢。當我們長期處於精神壓力大、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中時,就像給肝臟這個“樞紐”加上了沉重的負擔,導致肝氣鬱結。肝氣一旦鬱結,就無法正常發揮疏泄功能,氣的運行受阻,就像河道被堵塞,水流無法順暢流動一樣。

血液的運行依賴氣的推動,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當肝氣鬱結導致氣機不暢時,血液的運行也會受到阻礙,逐漸在體內形成瘀血。瘀血就像身體裏的“垃圾”,會在各個部位堆積,引發一系列症狀 。比如瘀血阻滯在乳房,就會出現乳房脹痛、結塊;阻滯在子宮,會導致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阻滯在脈絡,還可能引發各種疼痛,如頭痛、脅肋痛等。

老蔻丸在疏肝破血瘀方面同樣有着獨特的配方和精妙的作用機制。其中,柴胡是疏肝的 “主力軍”。柴胡性微寒,味苦、辛,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升舉陽氣的顯著功效。能直接作用於肝臟,解開肝氣鬱結,讓肝氣重新順暢地運行起來。柴胡還能調節人體的氣機,使全身的氣都能有序流動,爲血液的運行創造良好的條件。

川芎則是破血的“猛將”。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強大功效 。它能深入血脈,像一把銳利的“手術刀”,化解瘀血的凝結,讓血液重新恢復通暢。川芎還能行氣,通過促進氣的運行,進一步推動血液的流動,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

除了柴胡和川芎,老蔻丸中還有香附、青皮等藥材。香附性平,味辛、微苦、微甘,歸肝、脾、三焦經,能疏肝理氣、調經止痛,與柴胡協同作用,增強疏肝解鬱的能力。青皮性溫,味苦、辛,歸肝、膽、胃經,能疏肝破氣、消積化滯,輔助川芎破血逐瘀。這些藥材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疏肝破血瘀 “團隊”,共同發揮作用,讓肝氣舒暢,瘀血消散。

中成藥雖然能在調理身體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它絕不能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復。《黃帝內經》提到:“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保持規律的作息,順應自然界的陰陽變化,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基礎。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