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照亮泌尿健康之路,尿失禁防治需及時干預

來源: 更新:

“前一秒還好好的,後一秒就突然有了尿意,尿意不僅來的突然,而且還很急”

“因爲害怕陌生的環境沒辦法及時去廁所,只好放棄和朋友們外出旅遊等社交活動”……你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困擾?

生活中有很多人羣都有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等問題,其中有部分患者由於缺乏對失禁相關問題的認識而不去就醫,還有大部分患者感覺羞於啓齒,不願意就醫。

因此,爲喚起人們對失禁類疾病的重視,泌尿功能障礙預防和康復聯盟尿失禁防治熒光行動聯合了全國120餘位泌尿外科專家,就常見的下尿路和盆底疾病,開展相關健康科普直播活動,在線義診諮詢,爲公衆解答關於尿失禁的相關問題。對此,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外科黃海教授作爲本次義診科普活動的主要發起人也呼籲大家重視泌尿健康,尿失禁可防可治,高風險人羣儘早篩查評估,接受正規治療。

王青傑副主任醫師:尿失禁並非難以解決 儘早干預很關鍵

當打噴嚏、運動、咳嗽等動作導致腹壓增高,尿液就會不自主漏出,這就是在女性當中比較常見的壓力性尿失禁。激素的變化、多次生育、肥胖、長期便祕等因素都會增加壓力性尿失禁的風險。

壓力性尿失禁帶來的危害不僅僅是生活中的不便,同時也會導致患者身心健康出現問題,包括皮疹、泌尿系統感染等生理問題,以及抑鬱、社交回避等心理困擾。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王青傑副主任醫師強調,壓力性尿失禁並非難以解決,建議儘早干預。

1、行爲干預:通過凱格爾運動鍛鍊盆底肌肉,同時控制體重、飲食,治療便祕、咳嗽;

2、醫學干預:中重度患者採用無張力尿道懸吊術(如TVT-O),微創、安全、效果顯著,是國際公認的“金標準”術式。

馬大東主任醫師:治療壓力性尿失禁一定要手術嗎?

門診中不少尿失禁患者常常問:聽說尿失禁要切個小口子,是不是要動刀子?兵團第一師醫院馬大東主任醫師這樣解釋,並不是所有尿失禁患者都要手術,輕度尿失禁患者可以通過控制飲食、體重,有便祕或咳嗽的人要及時治療,還有戒菸這些手段來緩解。

如果上述的行爲療法效果並不明顯,患者可以做提肛運動,鍛鍊我們的盆底肌肉和括約肌,配合生物反饋治療,雌激素和α-受體激動劑藥物治療增強療效。當保守治療沒有緩解症狀時,還可以選擇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

治療尿失禁常用的術式是尿道中段懸吊術,核心原理是植入人造材料吊帶,在尿道中段下方形成支託結構,從而加強女性中段尿道的支託力,達到恢復尿道正常關閉的效果。

李曉東副主任醫師:擺脫尿失禁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如何治療

壓力性尿失禁(SUI)和盆腔器官脫垂(POP)是女性盆底功能常見的困擾,很多女性同時出現上述兩種問題,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質量和整體健康。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曉東副主任醫師介紹,最新觀念認爲女性壓力失禁是早期盆腔脫垂的過程,建議儘早就診評估病情。

60歲以上重度POP患者,特別是不耐受經腹手術患者,建議選擇經陰道入路II-III水平支持術。而對於性生活較爲活躍的年輕患者,經腹腔鏡入路I水平懸吊是更爲理想的選擇。

尿道中段吊帶術(MUS)被認爲是治療女性SUI的金標準,上海市浦東新區公利醫院方偉林主治醫師介紹,臨牀上的MUS有經恥骨後與經閉孔尿道中段懸吊術(即TVT、TVT-O)兩種術式,15-20分鐘可完成手術,因爲是微創手術,出血少,患者1天左右可出院,治癒率高。

王升晗主任醫師:鍛鍊也能告別漏尿 尿失禁治療手段有哪些?

三成左右的成年女性受到壓力性尿失禁的負面影響,日常活動和運動受限,心理壓力增加和社交障礙等等。航天中心醫院王升晗主任醫師提醒,發生尿失禁需要積極就醫,進行干預治療,壓力性尿失禁可防可治,治療手段多樣化:

1、盆底肌鍛鍊,在產後或更年期後進行,還能預防或延緩尿失禁的發生

2、行爲治療,控制體重,戒菸,治療慢性便祕和咳嗽,避免腹壓增高的行爲

3、藥物治療,目的是增加尿道閉合壓,提高尿道關閉功能

4、物理治療,電/磁刺激,生物反饋治療

5、手術治療,尿道中段懸吊術,在陰道切開很小的口,將永久的吊帶置於尿道中段的下面。

手術後的患者大多數在2-4周內恢復,個別患者出現的疼痛感和不適,也會自行緩解消失。南陽市中心醫院東院區李徵主任醫師提醒,如果尿失禁患者仍然希望生育,醫生通常不會選擇爲你做手術,因爲懷孕分娩會影響初次手術效果,有可能引起初次手術無效和復發。

任力娟副主任醫師:擺脫“社交癌”不能靠忍 尿失禁治療有金標準

尿失禁已經成爲世界五大慢性疾病之一,國外中重度患者就診率小於50%,但是我國的尿失禁患者就診率極低,5年就診率僅爲7.9%,山西省更是低至0.7%。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任力娟副主任醫師介紹,這其實和患者缺乏醫學常識、羞於啓齒,以及部分基層醫生對尿失禁認知不足有關。

如果對不到及時的治療,尿失禁會引起患者失眠、抑鬱,甚至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調整生活方式,進行盆底肌鍛鍊等保守治療對於輕度患者有一定的幫助,配合藥物、生物反饋治療可以增強效果。

對於尿失禁重度患者,以及保守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選擇尿道懸吊術,這是目前業界的金標準術式,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復快、治癒率高等優點。是否需要進行手術治療,醫生會結合患者症狀和檢查報告,給予充分的評估。

成磊副主任醫師:尿失禁手術治療有哪些 患者如何選擇?

尿失禁非正常衰老現象,而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可以干預的疾病。如長期放任不管,尿液會刺激會陰部和下腹部,造成皮疹、皮膚感染、潰爛,還會引起泌尿系統感染、膀胱結石甚至影響雙側腎臟功能。

尿道中段懸吊術是治療尿失禁常用的術式,也是國際公認的“金標準”。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成磊副主任醫師介紹,經恥骨後尿道中段懸吊術(TVT)是在臨牀治療中治療效果最佳的一種,不過它的缺點是術前需要進行膀胱鏡檢查,瞭解患者是否存在膀胱損傷。

經閉孔尿道中段懸吊術(TVT-O)也是另一個常用的術式,也能獲得不錯的療效。尿失禁患者就診手術後,三個月內避免性生活和重體力勞動,六週內至少進行一次隨訪。

蘇宇主任醫師:尿失禁患者有這種情況彆着急手術

隨着經濟文化程度不斷提升,很多人開始意識到尿失禁是一種疾病。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蘇宇主任醫師在門診中,遇到的患者以四五十歲的中年女性巨多,因爲她們要參加各種的社交活動,有的還要工作,尿失禁的問題給她們的工作、生活都來很大的影響,例如壓力性尿失禁患者要經常戴護墊,身上有股異味,造成諸多困擾和不便,嚴重時還會引起一些心理性疾病。

尿失禁分爲壓力性、急迫性、混合性等類型,而且患者表現的症狀各不相同,就診時問診也十分重要,有的患者可能是尿頻尿急症狀爲主,有的則以咳嗽漏尿症狀爲主,不同的尿失禁處理方式不盡相同。

對於重度尿失禁患者,保守治療往往很難獲得理想效果,應該選擇手術治療。而對於偶爾咳嗽漏一點點尿的患者,不需要着急去做手術,可以先做盆底訓練,網上也有很多關於凱格爾運動、提肛訓練的視頻,都可以參考着做,通過鍛鍊加強盆底組織的緊緻性也能緩解症狀。

湯彪副主任醫師:尿失禁和盆底脫垂的防治手段和要點

盆底肌訓練是SUI的基礎行爲治療,對於POP的治療和預防也有幫助,鍛鍊強化盆底肌的肌力,從而改善壓力性尿失禁。四川省婦幼保健院湯彪副主任醫師提醒,盆底訓練的關鍵是要找到盆底肌肉,排尿期間不斷停止和開始排尿,控制這種活動的肌肉(即括約肌)就是要鍛鍊的肌肉。

盆底肌肉訓練要點:

1、收縮這塊肌肉3秒,然後放鬆3秒,重複10次

2、以坐位、站立和躺下三個不同體位,分別做一組10次肌肉收縮

3、進行3組10次肌肉收縮大約僅僅需要3分鐘

4、每天至少重複2次練習,6-8周以上可以看到明顯效果

長期便祕和糞便嵌頓會引起充盈性尿失禁或膀胱過度活動症,正確健康的飲食方式,規律排便也不能忽視。另外,控制體重也很重要,每減輕5%體重的女性,尿路症狀有明顯的改善。除此之外,部分患者在陰道內局部使用雌激素也可改善尿失禁的症狀。

王軍主任醫師:壓力性尿失禁手術前需要做有創檢查嗎?

壓力性尿失禁(SUI)分爲單純型和複雜型兩類,術前評估和處理各不相同,宜區別對待。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王軍主任醫師介紹,單純型的SUI可不做有創性的尿動力學檢查,直接進行尿道中段懸吊術,複雜型的SUI患者進行初始治療尤其是手術治療之前,接受尿動力學檢查可從中獲益。

陰道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是治療SUI的常見術式,又分爲兩種不同的類型:

1、經恥骨後懸吊術,吊帶從尿道中段下方通過恥骨後區域穿出,形成U型支撐尿道

2、經閉孔懸吊術,吊帶從尿道中段下方穿過兩側閉孔區,避免觸及恥骨後,無需膀胱鏡,操作簡單

永州市第人民三醫院吳敏紅指出,對於尿道高活動性SUI、以SUI爲主的MUI都是陰道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的適應症,內括約肌障礙型SUI可以通過經恥骨後懸吊術改善症狀。兩種懸吊術相比,經閉孔懸吊術創傷更小,術後恢復較快,具體適合哪一種,還要結合患者情況進行制定。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