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後脾氣漸旺,推薦幾道食療,喫出健康

來源: 更新:





穀雨時節脾氣旺盛,正是身體補益的大好時機,雖不能像冬天一樣進補,但應適當食用一些益肝補腎的食物,以順應陰陽的變化,爲安然度過盛夏打下基礎。




01
豆蔻砂仁荷葉飲



原料:白豆蔻2克,砂仁2克,荷葉1/2張。


做法:將荷葉洗淨,切碎,與洗淨的白豆蔻、砂仁一同放入砂鍋,加足量水,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20分鐘,用潔淨紗布過濾,取汁即成。上下午分服。


功效:消食寬脹,行氣和胃。


02
蘑菇炒山藥



原料:幹蘑菇、新鮮山藥、芹菜。澱粉、鹽、醬油。


做法:將蘑菇洗淨,用熱水泡至變軟,泡菇水留下備用。山藥去皮切小片,芹菜切小片。油熱後,加入蘑菇、山藥、芹菜炒熟,接着倒入泡菇水,待湯汁略收幹後,加入適量澱粉勾芡,加入適量醬油或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補腎益精,增強人體抵抗力。


03
海帶銀耳羹



原料:海帶50克,銀耳2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海帶洗淨切碎,銀耳泡發後與海帶一起加水用文火煨成稠羹,加冰糖適量。1日內服完,可常服。


功效:疏肝、補脾腎。


04
玉米鬚大棗黑豆粥



原料:玉米鬚60克,大棗30克,黑豆30克,胡蘿蔔90克。


做法:先用水煮玉米鬚半小時,去須,用其水煮大棗、黑豆、胡蘿蔔(洗淨切塊),豆爛即可。


功效:健脾益腎利溼。


05
山藥內金鱔魚湯



原料:黃鱔250克,雞內金10克,懷山藥10克,生薑4片,黃酒、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黃鱔去內臟,洗淨,切段,用開水焯去血腥黏液。雞內金、懷山藥洗淨。起油鍋,用姜炒鱔肉,加黃酒少許,再加適量清水,轉入砂鍋內,加雞內金、懷山藥和生薑,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時,加鹽、味精後再煮一沸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消食,調和肝脾。


06
四神粥



原料:白茯苓10克,懷山藥10克,蓮子10克,芡實10克,粳米適量。


做法:蓮子去心,粳米淘洗乾淨;所有食材全部放入鍋中,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燜煮1小時左右。


功效:健脾祛溼,養心安神,茯苓兼有美白的功效。■







【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