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小方,調理高血壓、脾胃虛弱、胃潰瘍等常見病效果好

來源: 更新:

花生又稱落花生,有“長生果”“植物肉”的美名,具有甘香味道和豐富營養價值,爲現代人喜愛的食品之一。


早在明清時期,就有花生食用價值的相關記載。


如《本草撮要》記載花生:“味辛甘香,入手太陰經,功專潤肺補脾,和平可貴,多食生痰。”《隨息居飲食譜》言其:“煮食甘平,潤肺,解毒,化痰。”《本草綱目拾遺》認爲花生“多食治翻胃”。


可見花生食療價值極高,有潤肺、補脾胃之功,煮食甘平,營養高。




三大養生功效




01

巧調脾胃


花生有健脾養胃,潤肺化痰之功,可以主治脾虛不運,反胃不舒,大便燥結等。


清初三大醫家之一的張璐在他的《本經逢原》也言花生“能健脾胃,飲食難消者宜之”,對於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士,適量喫點花生,可以達到健運脾胃的目的。


明代雲南人蘭茂在《滇南本草》中記載花生“鹽水煮食治肺癆,炒用燥火行血,治一切腹內冷積肚疼”。


清代《藥性考》一書中還介紹了花生生用和炒用的功效區別,如“生研用下痰,炒熟用開胃醒脾,滑腸,乾咳者宜餐,滋燥潤火”。




02

增強記憶力,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花生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鋅,是大腦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能夠有效延緩大腦功能衰退,增強記憶力,花生中含有的生物活性還可抑制腫瘤疾病發生,防止動脈硬化,預防心腦血管病,降低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幾率。




03

降低膽固醇


不少有心血管疾病或者是膽固醇較高的人,都喜歡隨手喫花生,因爲花生中有一種油酸的成分,它不僅對人體心血管有益,而且還可以降低人體中的有害膽固醇。所以也可以說它是一種天然的滋補佳品,食療功效很好,膽固醇高的人,可以每天喫一小把,體質好的人也可以常喫,能預防不少慢性疾病呢。




現代營養學研究


花生是一種富含油脂的食物,它是花生中含量最高的物質,能佔到49.4%。


按道理來說,脂肪含量如此高,是很難有降脂功效的。


但我們爲什麼還說它能夠“降脂護血管”呢?這主要和以下原因有關:


01“好”脂肪佔比高


花生中的油酸和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超過80%,這些成分對血脂調控起到有利作用。


02脂肪酸“分工”合作


相對於單一脂肪酸,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合理配比,對血脂調控更友好。


03生物活性成分“搬運”脂肪


花生中含有生物活性成分卵磷脂,它有助於促進脂肪和膽固醇的合理轉運與代謝,防止過多的膽固醇和脂肪沉積在血管壁。


此外,花生中含有的膳食纖維、膽鹼、B族維生素、鈣、鉀、鎂等都有利於保護血管。


此前,發表在《Stroke》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每日喫4-5粒左右花生的人,相較於不喫花生的,缺血性中風風險、全腦卒中風險以及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分別下降了20%、16%、13%。


研究人員分析認爲,花生含多種對心血管健康有益的物質,如不飽和脂肪酸、白藜蘆醇、膽鹼、葉酸等,它們都能夠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含量,延緩動脈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而且花生富含的精氨酸,在體內代謝會生成對血管內皮有保護作用的物質,使血管內皮不容易受損,降低斑塊形成的可能。




花生治病小妙方


下面分享幾個花生治病小妙方。(注:以下小方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高血壓


可將花生仁浸入食醋中,1周以後即可食用,每日早晚各喫7~10粒。


慢性腎炎水腫


可用花生仁50g,紅棗50g加紅糖適量熬湯當茶飲。


脾胃虛弱


用花生仁30g,炒熟佐餐,或飯後嚼細用開水 沖服。


肺心病咳嗽氣喘


可用帶紅衣的花生100g,核桃仁100g,黑芝麻100g,幹冬桑葉50g,以上各物搗細,豬油熬煉後共兌製成膏狀,每晚服69,有潤肺止咳平喘的功效。


胃潰瘍疼痛泛酸


每日早晨漱口後,喫花生油2至4湯匙,連服1周可見效果。■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養生中國、生命時報、健康參考HD等】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