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幫女兒女婿帶孩子的老人,後來過得怎麼樣了?結局讓人心酸
導語
媽媽對女兒有多寵愛?
曾經有一位媽媽採訪時,被問到帶娃的原因,她毫不掩飾對女兒的疼愛,“心疼姑娘唄!”。
很多老人也是跟她一樣,懷着對女兒的愛,在退休之後,發揮自己的餘熱,給女兒帶孩子。
對於女人來說,婆媳矛盾難以調和,容易起爭端,老公如果只會躲避,難過的只有妻子,但是如果親媽來帶娃,局面就不一樣了。
親媽給自己帶孩子,因爲是母女,所以不會有代溝。大多數的母親,因爲自己淋過雨,所以更知道要給女兒撐傘,她願意給女兒雪中送炭,親媽帶娃,沒有矛盾,女兒也更自在,所以很多人更傾向讓親媽來帶娃。
然而,那些幫女兒女婿帶娃的老人,帶娃後的日子卻跟想象的不同,結果太現實了。
那些幫女兒女婿帶孩子的老人,後來過得咋樣了?答案現實又辛酸
1.被啃老,出錢出力
唐阿姨以前的工作體面,收入高,退休後的工資也不少,因爲膝下只有一個女兒,所以當女兒生下孩子後,她出錢出力,補貼着這個家的費用。
一開始女兒跟女婿還會覺得不好意思,對她也客氣,但是時間長了,小兩口就越發忽視老人的付出,兩人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老人的付出。
如果孩子有任何意外,被批評的都是她,女兒也不幫着她說話。
有一次,她太累了,當時沒有及時制止,讓孩子摔了一跤,她一臉愧疚,但是沒料到女兒抱起孩子後,對她發了好一頓脾氣,女婿更是出言不遜,讓她滾出去!
那一刻,她覺得自己的付出,都成了笑話,自己被啃老,拿養老錢給她們花,又給女兒帶孩子,在她們眼裏,自己只是一個不需要錢的廉價保姆。
2.女婿孝順,女兒感恩,安享晚年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福氣之人入福氣之家,老人給女兒帶娃,也有遇到幸福的時候。如果女兒跟女婿都是懂得感恩的人,會把老人帶娃的辛勞看在眼裏,心裏對老人也只有尊敬,畢竟有了老人的支持,小兩口才可以沒有後顧之憂,能全心全意地掙錢。
家裏有人帶孩子,對於女婿來說,也比較省心,岳母看女婿,是越看越滿意,也不會給女婿挑刺,而且岳母幫忙帶娃這些年,女婿也會記在心裏。
當女兒提出給老人養老,女婿不但不會反對,反而會熱情招待老人,老人得以安度晚年,兒孫繞膝,也是一種福氣。
3. 身體孱弱,送回老家
對於年輕人來說,跟老人的生活和育兒觀念很難達成一致,兩個人的溝通會有代溝,唯一能讓年輕人主動把老人請過來的原因,就是需要老人來帶娃,畢竟請保姆也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承擔的開支。
當老人身體康健的時候,有些人會歡天喜地地把老人接過來帶娃,從孩子呱呱落地到孩子三歲上幼兒園,再從三歲上幼兒園到孩子上小學,整整六年時間,都是老人在默默付出,女兒當然能體會到親媽帶娃的辛勞,但是女婿就不一樣了。
婆媳矛盾尚且難以調和,更何況是女婿跟丈母孃的矛盾呢?
婆婆帶娃兒子感恩,丈母孃帶娃,女婿可就不一定心疼了。
因爲各種矛盾,心生埋怨的女婿,在老人年邁,沒有帶娃能力的時候,只會覺得老人的存在,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他會迫不及待地找個藉口,把老人打發回老家養老,女兒爲了家庭和睦,只能忍氣吞聲地讓親媽回家,除了偷偷給老媽塞錢,偶爾回家看看老媽,其他的估計也無能爲力了。
紀錄片《姥姥》裏面的格格姥姥,在女兒最需要的時候,過來給女兒帶娃,哪怕再辛苦,也無怨無悔,一個人他鄉,帶娃帶得心裏也鬱悶,很多苦悶也不敢跟女兒說,更不敢給女婿添麻煩。
即使她給女婿帶了老人,因爲女婿的態度,她依然不敢奢望女婿會挽留自己,她已經做好了準備,老了去養老院吧,不想給女兒添麻煩。
4. 跟老公兩地分居,飽受委屈
很多老人爲了減輕兒女的負擔,不得不從老家,千里迢迢來到了陌生的大城市,他們離開了熟悉的親友和環境,交通雖然便利,生活也方便,但是離開了如魚得水的環境,他們就像魚離開了水,過着親人在身邊,卻尤爲孤獨的生活。
俗話說,老伴就是老來伴,本以爲人老了,自己就可以跟愛人享受兩個人的生活,卻沒想到,爲了帶孫,還要被迫跟愛人兩地分居,有些心裏話也不能跟女兒傾訴,她更不好意思告訴老伴,怕他憂心,遠在老家的朋友也幫不上忙,只能自己憋着了。
這些老人就困在了小小的一方天地,除了買菜做飯,就是接娃帶娃,沒有了自由的生活。
當小兩口討論着假期和工作計劃的時候,很少人會想起在竈臺忙活的老人,她其實也需要假期去放鬆。
紀錄片《姥姥》裏面的昀昀姥姥,爲了給女兒帶娃,放棄了自己戲曲的愛好,女兒工作忙,她不但要帶娃,還要上育兒課,但是她最渴望的就是回老家,畢竟老家還有自己最親的親人啊!
在她又一次提出要回家的要求時,女兒跟女婿也開始正視了她的需求,她第一次理直氣壯地回了老家,見到了思念已久的親人,她激動萬分,老家的空氣,老家的朋友和親人,讓她灰暗的心,又活了過來。
老人願意給兒女帶娃,這是好事,但是不意味着老人只能受委屈而沉默,老人的付出應該被看見。
老人來給女兒帶娃,考慮到家裏有田地或者老公有工作,很多情況下,只有老人一個人過來,老公留在了老家,老年時兩人不能相伴,更不能互相安慰,連見面都是一種奢望,只有逢年過節才能見上一面,煩惱也無人傾訴。
結語
不是所有的奶奶,都能幫忙帶孩子,那些主動幫忙女兒女婿帶孩子的老人,結局可能有差異,但是對於一個家庭來說,老人這個舉動,既解了燃眉之急,也是老人對兒女的幫扶之恩,這樣的老人值得被珍愛,安心地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