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後出現5種現象,說明在媽媽的肚子裏過的很滋潤

來源: 更新:


導語


都說懷胎十月,從懷孕的第一天到寶寶出生,要經歷280天,也就是十個月的時間。


寶寶在兩歲前,有兩個最重要的階段,身體發育比較快:


第一個是出生後到1歲,一歲時體重能達到到出生時的3倍左右;還有一個階段是懷胎十月的期間,胎兒從成形到出生,體重能達到5-7斤,足月的胎兒,不但肺部發育成熟,而且身體各器官也基本發育完成,足月出生的寶寶,即使脫離了羊水保護和臍帶氧氣的輸送,還能開啓自主呼吸,不得不讓人驚歎,生命是如此的神奇。


胎兒在媽媽肚子裏發育越完善,過得越好,意味着寶寶越健康。既然胎兒期間這十個月都很重要,媽媽怎麼能知道寶寶在胎兒期過得怎麼樣呢?其實從寶寶出生後的這5個特點就能看出來,胎兒在媽媽肚子裏過得很舒服。



新生兒出生後出現5種現象,說明在媽媽的肚子裏過的很滋潤


1.出生體重合適

在37周之前出生的,體重在2500克以下,頭圍小於33釐米,是早產兒,不但體重沒有達標,而且身體弱小,抵抗力也差,肺部等其他身體的發育也不夠完善,出生後也要進保溫箱。


通常來說,在37周之後出生的寶寶,是足月兒,體重在6-7斤,說明胎兒在媽媽肚子裏面吸收了充足的營養。


順產出生的寶寶,頭部可能被產道擠壓,但是不是順產,而是其他方式出生的胎兒,頭部是完好的,沒有腫脹,尤其是體重達到7斤的寶寶,體重達標,身體也圓潤,說明在孃胎裏過得好。


2.哭聲洪亮

新生兒出生後,醫生會給新生兒做5個項目的評分,除了膚色,心率,反射和肌張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檢查,就是檢查新生兒的呼吸。


如果嬰兒的呼吸有規律,哭聲十分洪亮,得分是2分,說明嬰兒很健康,相反,如果嬰兒呼吸比較緩慢,也沒有規則,或者哭聲無力,比較微小,說明嬰兒的呼吸不夠順暢。


如果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裏,發育得比較好,出生後發出的哭聲會比較響亮,也是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意味着新生命的誕生。


如果寶寶出生時,出現過喉嚨有異物或者是出現了呼吸困難的情況,嬰兒就會哭不出來,醫生會給胎兒清理喉嚨的異物,並且會輕拍寶寶的屁股,寶寶哭出了,意味着肺部順暢了,能自主呼吸了。



3.第一個月體重達標,睡眠質量好


新生兒出生的第一週,他的體重會比出生時減少最多10%,但是在這之後,寶寶的體重隨着哺乳的繼續而緩慢回升,寶寶從出生到第一個月,一個月的寶寶,體重會比出生時增長2斤。


如果新生兒滿月時,體重增長了2斤。胎兒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如果媽媽的作息比較規律,寶寶出生後,適應了光線之後,寶寶的睡眠也會好,符合這2點的寶寶,說明胎兒在子宮內的發育正常,這樣的寶寶,出生後的養育也輕鬆,寶寶發育也達標了。


4.頭髮烏黑


同樣都是新生兒,但是出生的樣子卻天差地別,有些新生兒胎髮稀疏,有些新生兒的頭髮濃密,看起來是個漂亮寶寶,這是因爲胎兒在肚子裏吸收的營養不同。


有些媽媽在懷孕期間,喜歡喫黑芝麻,核桃等富含營養的食物,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不但能促進大腦的發育,也可以促進胎兒毛髮的生長。


出生時頭髮烏黑的新生兒,說明在孃胎裏吸收了充足的營養,媽媽的飲食均衡,寶寶的身體就越好。除了飲食,胎兒的頭髮顏色也跟遺傳有關係。


5.胃口好,大便正常


新生兒出生後,腸胃功能還沒有完善,也不能喫輔食,所有的營養來自於喝奶。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個月,喝奶量足夠的寶寶,每天會有6次小便,3-4次大便,後面大便的次數會減少。


如果新生兒胃口好,喝奶時有明顯的吞嚥聲,表情滿足,說明寶寶喫飽了,大便柔軟,意味着寶寶發育正常,在孃胎裏的吸收也比較好。


如果寶寶胃口差,體重增長太少,大便少,意味着喝奶量過少,奶量攝入不充足,這時候媽媽要給寶寶增加喝奶量,來保證寶寶身體正常發育需要攝入的能量。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