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去姥姥還是奶奶家?孩子的選擇很一致,跟誰帶大的沒有關係
導語
暑假到了,鄰居王奶奶卻愁眉不展,一向對自己順從的孫子,居然一反常態地拒絕到她家過暑假,她對孫子比老公還好,沒想到孫子竟然選擇了去姥姥家過暑假。

王奶奶最自豪的就是孝順的孫子,她從小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也感恩,經常到她家過暑假,所以她理所應當地以爲這次也不會例外,沒想到孫子一反常態,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王奶奶很傷心,兒媳心裏覺得愧疚,她私底下偷偷問了孩子,誰知道兒子卻一臉委屈地說道,“奶奶老是把我當娃娃養,怕我碰着磕着了,我一不聽奶奶的話,奶奶就在我面前哭,可我已經長大了,我在奶奶家一點都不自由,但是姥姥卻不會,她不會限制我的自由,我在姥姥家更自在,所以我想去姥姥家過暑假。”
暑假孩子到底是去奶奶家還是姥姥家?
不僅僅是寶媽頭疼,孩子也是很爲難,孩子去哪裏過暑假,跟誰帶大沒有關係,而是過得舒服是首選,孩子也更願意跟溝通能力強,能理解自己的老人在一起過暑假,父母不要埋怨孩子。
暑假去姥姥還是奶奶家?孩子的回答很現實,父母別責怪,不管孩子是選擇姥姥家,還是奶奶家,孩子的選擇都很一致,離不開這3個因素。
暑假去姥姥還是奶奶家?孩子的回答很真實,跟誰帶大的沒關係
1.孩子跟誰親就去哪家過暑假
孩子跟爸爸姓,也經常跟爸爸和爺奶住在一起,按道理孩子跟奶奶最親近,但是事實卻未必如此。
媽媽是姥姥的女兒,外孫肯定是自家的後代,畢竟是女兒的孩子,姥姥會覺得外孫就是自家人,姥姥自然會很疼愛外孫。
奶奶覺得姥姥跟孩子的關係很疏遠,跟自己才親近,但是在孩子的心裏,對自己最好的人,他才願意跟對方在一起。
如果孩子想要選擇一方去過暑假,那一定是跟自己親近的人才會去,不然將近兩個月的暑假,對於孩子來說,實在太難熬了。
2. 孩子的選擇跟父母的態度有關
很多人覺得孩子的意見無關重要,父母把孩子放到哪個老人家都可以,但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會那麼容易受擺佈。
別看孩子年齡小,實際上孩子察言觀色的能力非常強,父母的態度,會影響到孩子的選擇。
如果爸爸不想去姥姥家,或者媽媽不願意去奶奶家,孩子會從父母的隻字片語和行爲裏,解讀出父母的真實想法,孩子爲了討父母歡心,而不得不委屈自己。
3. 孩子的年齡段影響孩子的喜好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喜好不一樣。
很多老人都喜歡含孺弄孫的快樂日子,老人對孩子有求必應,事事對孩子順從,即使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也不介意。
老人喜歡給孩子餵飯穿衣,生活上對孩子無微不至,孩子越依賴老人,老人越喜歡孩子。不管孩子多大,在老人的眼裏,一直是那個需要自己照料的小孩子。
年齡越小的孩子,越需要老人周到的照顧,因爲孩子沒有自理能力,所以需要有人照顧,老人照顧得越多,孩子越親近老人,老人帶孩子,完全根據自己的意願來帶,老人跟孩子的相處很融洽。
然而,如果孩子慢慢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老人的照顧就成爲了一種沉重的負擔,孩子小時候喜歡的事情,長大了喜好就變化了,但是老人還停留在小時候那個階段,老人的觀念和想法也沒有改變,改變的是孩子,這樣就出現了矛盾。
孩子小時候喜歡老人,所以願意去老人家過暑假,長大後有自己的主見,如果老人跟孩子沒有共同話題,反而處處想要控制孩子,這種情況下,孩子會越來越抗拒去老人家裏。
孩子討厭去長輩家怎麼辦?
1.傾聽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見
“大人真是討厭,根本不知道我們孩子在想什麼?”,這是不少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大人忽略孩子的想法,一意孤行想要孩子盲從,激起了孩子的反叛心理,孩子當然不會乖乖配合去老人家過暑假。
因此,如果父母想要讓孩子去老家過暑假,需要聽孩子的想法,要共情孩子的感受,不要過分強迫孩子,孩子得到尊重和理解,纔會認真考慮家長的建議。
2.假期縮短行程,安排有意義的行程
如果孩子確實不想去姥姥家或者奶奶家,寶媽可以減少孩子在老人家待的時間,同時在度假旅途安排一些有趣的行程,這樣會增加孩子對於假期生活的嚮往,避免孩子的牴觸情緒。
3.輪流住
對於不跟孩子一起居住的老人來說,除了春節,跟孩子能親密互動的時候,就是暑假這寶貴的兩個月了,如果兩邊老人都想孩子過去度假,寶媽可以讓孩子輪流在老人家居住,這樣照顧到了雙方,也能老人享受兒孫繞膝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