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語文,就是“大量閱讀”?低年級小學生,該這樣閱讀
你好呀,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果媽~
近年來,“大語文”屢屢被提及,在很多家長的理解中,“大語文”其實就是“大閱讀”,也就是“大量閱讀”。
包括老師,也非常鼓勵孩子們“大量閱讀”,就開心果而言,他們班的語文老師每天佈置的作業中,都有20分鐘的課外閱讀,週末、暑假期間,更是要求每天1個小時以上的課外閱讀。
語文的學習,便是“得閱讀者,得語文”。
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你家“大量閱讀”真的讀對了嗎?

01 誤入“大量閱讀”的坑
果媽認識的一個小姑娘,才六年級就早戀了。
家長百思不得其解,自家的乖乖女,怎麼就早戀了?
然後發現,其實從這個女孩4年級開始,就已經在大量閱讀言情小說了。
當老師和家長制止小姑娘繼續讀言情小說的時候,小姑娘是這麼說的:爲什麼老師允許讀《安娜卡列尼娜》,但是卻不允許我讀其他言情小說書呢?不都是愛情嗎?
小姑娘的夢想,就是以後成爲一名作家,寫出精彩的小說書。
這也是爲什麼這麼多年家長沒有制止孩子讀言情小說的重要原因,直至早戀,女孩誤將小說代入生活,纔開始制止。
果媽想說,雖然很多世界名著也是小說,但是和普通的小說,真的不一樣。
就說《安娜卡列尼娜》,這本小說果媽看了不止3遍,每一遍感受都不一樣。和普通言情小說不一樣的事,《安娜卡列尼娜》不僅僅是描寫了愛情的衝突,更是通過安娜與伏倫斯基的悲劇,揭示了19世紀俄國社會的腐朽制度,以及人性的掙扎,充滿了複雜的人格魅力和悲劇色彩。
而普通的小說,角色往往只是簡單的善惡,感情線也比較單一,沒什麼深度,甚至有不少網絡小說還會誤導孩子的三觀。
所以,“大量閱讀”一定不是任何書都可以讀,而是要有一定的篩選。
02 “大量閱讀”讀什麼
那麼,“大量閱讀”讀什麼呢?
“大量”是指廣度,文學、歷史、哲學、科學等等,各種領域,孩子都可以有所涉及。
哪怕是現在孩子們很喜歡的探案小說,裏面也會有不少科普知識,孩子讀一讀也無可厚非。
重點一定是,各個領域,都要有所涉及。
低年級的孩子,主要還停留在漫畫書、圖文結合的階段,這沒什麼過錯,重點是,這是什麼樣的漫畫書,書,一定要有“營養”。
快樂讀書吧指定書目、金波四季文學作品、美文晨讀、各類歷史書、山海經等等,都可以成爲孩子的“閱讀餐”。
尤其是《快樂讀書吧》內容,最基本的,是每個學期都跟着學期課本的要求閱讀,時間充裕的,大可提前讀、多讀幾遍!
03 “大量閱讀”讀到什麼程度
大量閱讀,不是讀完就可以,而是需要讀到一定的程度,達到一定的效果。
家長此時就該知道,孩子大量閱讀的目的,是什麼。
網絡小說閱讀,其實最終讀的就是一個快感,留下了什麼,不知道。
對於小學生而言,大量閱讀,就是爲了提升孩子的詞彙量、知識儲備、語感,增強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
知道了目的,便知道該怎麼讀了。
爲了避免閱讀只得到一個快感,家長在陪伴孩子閱讀的時候,需要去陪孩子一起“積累”。
比如,在科普閱讀的時候,帶着孩子聯繫生活,落實到實際,讓孩子更有感觸;
比如,在歷史閱讀的時候,可以和孩子討論一個人物的經歷、成就、當朝的情況等等;
比如,在童話故事閱讀的時候,讓孩子自己回顧故事情節,思考故事帶給我們的教育意義;
比如,在文學作品閱讀的時候,美詞美句、表達方式等,是否有多讀幾遍、摘抄等習慣……
孩子一定要先精讀,才能知道閱讀的時候該注意什麼。
然後,纔是泛讀。
這樣,在泛讀的時候,孩子才能知道如何快速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以及哪些書目值得自己再精讀。
話題討論:你是如何帶孩子閱讀的呢?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mp.toutiao.com/mp/agw/mass_profit/pc_product_promotions_js?item_id=7528674346949280307"></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