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到底怕熱,還是怕冷?很多父母搞錯了,3個誤區要避開
導語
新生兒的誕生,對於新手父母來說,是一件喜悅的大事,尤其是心心念念着抱孫的老人,更是把這個寶寶視作珍寶,全家人對於新生兒的餵養也是尤爲上心。
新生兒出生時,不少寶寶的體重在5-7斤,那麼可愛又脆弱的生命,在新生兒照料上,讓很多新手爸媽都小心翼翼,害怕一不小心,寶寶就生病了。
鄰居小婷的寶寶在最炎熱的夏天出生,她坐月子的時候,渾身冒汗,熱得很,但是全家人考慮到寶寶還比較弱小,吹空調容易着涼,所以他們不但給寶寶穿了紙尿褲,還包了一層褲裙,也就是農村以前使用的舊式紙尿褲。不僅如此,因爲老人喜歡孩子,總是進出房間,導致空調製冷的效果也一般。
後來她發現,寶寶的屁股很紅,她趕緊把給孩子送到醫院,醫生卻告訴她,孩子的屁股長了熱痱子,因爲屁股被捂得太熱了。
新生兒怕熱還是怕冷?很多人憑經驗覺得,新生兒肯定怕冷,又怕熱,其實這種想法並不完全正確。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書裏提到,新生兒的體內具備一種溫度調節的能力,太熱的時候,他的體內會排汗,太冷時他會發抖,不過新生兒剛出生的那幾周,這個功能還不能正常運作。
新生兒到底怕熱,還是怕冷?很多父母搞錯了,3個誤區要避開
1.新生兒不要跟大人同蓋厚被子
新生兒跟大人同睡,確實方便了父母夜裏起來照顧孩子,但是也存在安全隱患,新生兒還不會說話,也很弱小。
如果寶寶跟大人蓋的是同牀厚被子,在大人熟睡後,寶寶容易被過厚的被子蓋住鼻子,而無法自由呼吸,導致寶寶呼吸不順暢,甚至出現窒息的可能。
爲了安全起見,新生兒最好不要跟大人蓋大被子,父母可以給寶寶準備適合的小被子,對於新生兒來說,這樣既做到了保溫的效果,又能避免呼吸不順暢的風險。
2. 不要用蠟燭包或者過厚的被子捆綁孩子手腳
不少人認爲新生兒不但怕冷,而且蠟燭包可以避免孩子的腿部長成羅圈腿,其實這一類說法沒有科學根據,蠟燭包反而會阻礙寶寶身體的正常的發育,更可怕的是,會讓寶寶在被子過度捆綁的情況下,體內不能及時散熱。
3. 洗澡注意保暖,不能時間過長
新生兒洗澡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雖然洗澡時溫度正好,但是在大人給寶寶洗澡的過程裏,水溫會慢慢變涼,洗澡時間過長,會導致新生兒容易着涼,因爲洗澡後,水分的揮發會讓寶寶身體的溫度降低,如果父母不能及時給寶寶保暖,冬天很容易着涼。
冬天我們給寶寶洗澡的時候,溫度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洗澡完成後,我們要及時把寶寶用軟毛巾包裹起來,擦乾身體,穿上暖和的衣服,裹上溫暖的抱被。
新生兒出生後,父母要如何給孩子穿衣?
1. 新生兒肚臍要用護臍帶
新生兒出生後,臍帶會被醫生剪掉,臍帶的殘端會在10-15天內,最多不會超過3周,臍帶殘端會慢慢脫落,在臍帶殘端脫落之前,父母每天要給寶寶的臍帶殘端消毒。
在此之間,爲了避免紙尿褲和臍帶殘端的摩擦,還有保護新生兒肚臍的溫度,父母要給新生兒的肚臍上用上柔軟而暖和的護臍帶。
2. 新生兒頭部跟雙腳要保暖
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頭髮比較稀疏,頭上的囟門還沒有完全閉合,頭部容易着涼,所以父母要給新生兒的頭部戴上小帽子,夏天選擇薄款的小帽子,冬天選擇加厚的小帽子。
新生兒的膚色不均勻,手腳更是比其他部位摸起來更冷,對溫度更爲敏感,在冷空氣下,皮膚會顯得更蒼白或者發青,因此,新生兒的手腳需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新生兒的雙腳,大人可以給寶寶穿上襪子,如果溫度回升,我們可以看到寶寶的手腳會慢慢紅潤起來。
3. 新生兒穿衣根據天氣而變化,不能過熱,也不能過薄
新生兒出生後的幾周之內,因爲他身上的脂肪含量太少了,一旦溫度發生突然的變化,他沒有辦法保護自己,因此,父母在新生兒的養育時,要按照天氣的變化來給他穿衣服。
夏天比較悶熱,父母可以給新生兒穿一套連體衣或者分體的上衣跟褲子都可以,如果孩子長時間待在空調房,父母需要給寶寶換成長袖衣服,在寶寶睡覺的時候,父母還需要給孩子蓋上薄薄的小被子。
冬天的時候,父母需要給孩子穿足夠的衣服,防止孩子身體的溫度過低,一般來說,嬰兒穿的衣服,只需要比在同樣溫度下的大人多加一層衣服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