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請不要拼命健身

來源: 更新:

現代人,大都缺乏鍛鍊,而肥胖的趨勢,卻在逐年飆升。而健身,是男女老少都應該堅持的事情。

適當的健身鍛鍊可以提升活動代謝,提升免疫力,可以控制體重,提升免疫力,有效降低疾病發生率。

那麼,每天堅持運動多久比較合適呢?時間越長越好嗎?小編作爲過來人告訴你:健身需要適度,不需要太拼命

大多數健身的人都是普通人,並不是專業運動員,大多數普通人 ,每天忙於工作跟生活,並沒有太充裕的時間進行健身。

如果你每天花太多時間在健身中,除了健身外,還需要請私教、買補劑,這可能會擠壓工作、家庭時間,產生焦慮,反而是本末倒置了。

你要知道一點:健身的本質是讓身體更好地服務生活,而不是讓生活爲健身讓路。

普通人健身是爲了“健康”,而不是“競技”。

職業運動員的訓練是爲了 突破極限,他們會花大量時間跟精力進行訓練,而過度訓練也會伴隨着競技帶來的病痛,但普通人的健身目標是爲了強身健體、改善身材、減緩身體機能老化速度。

職業運動員拼命健身,可能有自己的使命,是職業需求,他們需要打破自我極限,突破世界紀錄亦或者是爲國爭光。

普通人拼命健身的代價會讓你出現各種問題,比如關節磨損(如跑步膝、肩袖損傷)、時間成本過高,導致難以堅持,你還會越練越累,最終放棄健身。

普通人,不要拼命健身,過度訓練會降低免疫力。

如果你總是長時間的進行高強度運動(如每天跑步1小時+擼鐵1小時),會刺激身體分泌 皮質醇(壓力激素),這種激素會導致分解肌肉,代謝下降,降低免疫力,你會發現拼命健身後,反而更容易生病。

普通人,請不要拼命健身,勞逸結合纔是重點。

選擇健身的人,尤其是進行力量訓練的人,每次力量訓練後肌肉纖維會出現微小損傷,需要48-72小時修復。

如果每天拼命練同一部位,反而會 阻礙恢復,導致肌肉流失、疲勞積累。因此,進行力量訓練人羣,同一肌羣每週練2次足夠(如週一練腿,週四再練腿)。

普通人健身“黃金法則”:以最小投入,最大回報。

健身是追求健康跟身材的一種工具,夠用就好,別本末倒置。你要知道,保持少練但堅持10年,比拼命練3個月更有價值。

健身不一定要去健身房,戶外、樓下小區、室內也可以鍛鍊,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更容易堅持下來。

你可以選擇你真正感興趣的運動(跳舞、打球、游泳、打球),而不是強迫自己擼鐵,建議,保持一週安排3-4次鍛鍊,每次40-60分鐘左右足以了。

#夏日生活打卡季#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