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改命最好的方式:每天跑步6公里
一個人想要改變自己,就需要打破舒適區,改變原有的生活模式。

有的人畢業後,體重就一年年飆升,健康也會逐漸出現問題,有的人過了30歲,感覺各方面的壓力非常大,經常熬夜過勞,甚至出現失眠困擾,有的人過了40歲後,開始感到困惑,不知道人生的發現在哪裏。
想要改變自己,遇見更好的自己,收穫更好的人羣,其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跑步。跑步,就是一個人改命最好的方式。

如果你身材肥胖,不如去跑步。
因爲肥胖帶來的不僅是外形問題,更是代謝綜合徵(高血壓、高血糖、脂肪肝)的溫牀。而堅持跑步可以提升活動代謝,每次跑步6公里,可以消耗450大卡左右的熱量,一週跑步5次,就能多消化2250大卡熱量,一個月下來就能多消耗8900大卡熱量,3個月時間就能減掉7斤左右的脂肪。
而隨着體脂率的下降,你的身材會變瘦,心肺功能會顯著提升,心血管功能會提升,各種慢性健康疾病也會遠離你,身體也會越來越健康。

如果你感到困惑,不如去跑步。
跑步的時候,重複節奏能抑制大腦過度思慮,海馬體神經元也能更快修復,促使潛意識整理碎片化信息。
當你感到困惑的時候,不要鑽牛角尖,而應該換個方式生活,換個角度看世界。而在跑步過程中,你可以欣賞路上的風景,還可能收穫一些新的靈感跟感悟,讓你在困頓之中逐漸找到前進的方向。

如果你情緒低迷,不如去跑步。
跑步是天然的抗抑鬱良藥,在跑步的過程中大腦會分泌內啡肽、多巴胺因子,讓你產生積極、樂觀的心態,更好的調節情緒,有效驅趕負面情緒,提升心理健康。
醫生也會推薦一些輕度抑鬱患者進行跑步鍛鍊,一週跑步3次以上,每次半小時以上,對情緒有一個很好的療愈效果。

如果你經常失眠,不如去跑步。
晚上安排一次跑步訓練,可以有效放鬆身心,更好的調節生物鐘。跑步後體溫會升高再降到正常溫度,這能促使身體更快進入預備睡眠狀態。
經常跑步一段時間,你會發現大腦放鬆了,入睡時間縮短了,睡眠質量也提升了。研究也發現,規律跑步者深度睡眠時長比普通人多1.5倍。

爲什麼跑步每次6公里即可?
跑步,不需要給自己定太長的跑步目標,距離太長不利於堅持下來,還會打擊跑步的熱情。對於大多人來說,以慢跑爲主,每次6公里左右就可以了,大概耗時在45-50分鐘左右,這樣可以達到鍛鍊目的,也更容易堅持下來。
初學者也可以降低跑步強度,從每次3公里的距離開始即可,慢慢提升心肺功能後再提升跑步公里數。跑步也要勞逸結合,不要每天打卡,一週休息2-3天,讓身體得到修復,還能讓你對跑步產生更大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