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家”的溫暖,這場發佈會聚焦人身安全保護令聯動協作

來源: 更新:

爲涵養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依法、及時、有效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今天(22日),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青浦區人民法院)、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以下簡稱青浦公安分局)、上海市青浦區婦女聯合會(以下簡稱青浦區婦聯)聯合召開推進人身安全保護令工作新聞發佈會,通報三家單位共同簽署的《關於建立健全人身安全保護令聯動協作機制的意見》亮點內容、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典型案例,併發布實用問答。

共籤協作機制

反家暴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的系統工程,而人身安全保護令則是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司法防護盾”。爲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婦聯組織在反家庭暴力工作中的職能優勢,讓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發揮實效,發佈會前,青浦區人民法院與青浦公安分局、青浦區婦聯共同簽署《關於建立健全人身安全保護令聯動協作機制的意見》。

發佈會重點通報了協作機制的主要亮點。該協作機制以加強人身安全保護令執行協調聯動爲路徑,圍繞案件審理、文書送達、協助執行、跟蹤回訪、心理疏導、法治宣傳、信息共享等方面,持續加強人身安全保護令協同履職工作力度,發揮整體合力,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圍。

發佈典型案例

“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此次通報的5起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典型案例涵蓋人身安全保護令、家庭教育令、撫養、探望等糾紛類型,旨在總結司法經驗、明確裁判尺度,爲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提供參考和引導。

例如,在“陳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中,針對離婚之後申請人不斷遭受前夫騷擾、糾纏的情況,人民法院快速準確適用法律,在24小時內依法作出裁定,禁止被申請人騷擾、接觸申請人。同時,人民法院在精準識別被申請人存在極端態度和危險舉動的可能性後,迅速啓動應急預案,在多部門緊密協作下,切實保障申請人人身安全、消除被申請人可能存在的極端態度,有效維護社會秩序。

在“楊某申請執行探望權案”中,隨着孩子的成長及學業壓力的增加,父母雙方對是否仍按照原定探望方案進行探望存在爭議並由此引發執行案件,爲促成探望權有效行使,人民法院遵循“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則,引入兒童心理諮詢師輔導、社工參與、法院釋法、檢察監督的工作方法,充分了解未成年人的真實動態需求,引導家長根據孩子教育和成長的實際情況,達成關於探望的和解協議,探望權得到合法保障。

發佈風險防範指南

爲鼓勵家暴受害人打破沉默、勇敢發聲,發佈會上,青浦區人民法院、青浦公安分局、青浦區婦聯聯合發佈《人身安全保護令實用問答》。

問答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等司法解釋爲依據,結合審判實踐中的典型案例和常見問題,梳理出如“什麼是人身安全保護令?”“我要提交哪些證據材料,人民法院纔會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公安和婦聯可以爲我提供哪些幫助?”等15個廣大羣衆關心的典型問題,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倡導家暴受害人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向家庭暴力勇敢說“不”。

爲了強化基層“哨點”作用,發佈會前還現場向“椿萱護家聯盟”成員代表授旗。據介紹,“椿萱護家聯盟”彙集法院、公安、婦聯三方力量,成員按轄區街鎮劃分爲11個團隊,實現人身安全保護令類案件信息互通、工作聯動、矛盾聯調。“椿萱護家聯盟”的組建有利於打通反家暴保護鏈條,提升基層維權響應效率,築牢家庭安全防線,織密“公安嚴懲,法院亮劍,婦聯守護”的反家庭暴力防護網。

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下一步,青浦區人民法院、青浦公安分局、青浦區婦聯將持續深化合作,進一步做好反家庭暴力法治宣傳,厚植反家庭暴力的法治土壤和社會土壤,切實增進全社會反對家庭暴力、構建和諧家園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