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等一年,減肥黃金30天來了!中醫教你如何趁“熱”倍速甩肉燒脂



今年的三伏天是7月20日至8月18日,有人稱此爲“最短三伏”,也有人將三伏天稱爲“減重的黃金30天”。三伏是減重黃金期有啥依據?又該如何抓住這個“黃金期”?
全球肥胖問題愈發嚴峻,已成爲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的重大挑戰之一。據世界肥胖聯合會發佈的《2025年世界肥胖地圖》顯示,當前全球約有8%的人口超重或肥胖。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近20億人,且兒童和青少年肥胖率的增長速度遠高於成年人。
在中國,肥胖問題同樣不容小覷。依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我國成人超重率爲34.3%,肥胖率爲16.4%;6至17歲兒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爲11.1%和7.9%,且呈逐年上升態勢。預計到2030年,我國成人超重肥胖率將達到70.5%,兒童超重肥胖率將達到31.8%。
這一趨勢不僅會對兒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影響,還會顯著提升患癌症、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若這一趨勢得不到有效控制,將給國家的醫療體系帶來巨大壓力。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國家衛健委去年聯合16個部門啓動了“體重管理年”活動,旨在通過三年行動,遏制中國人羣體重持續增長的趨勢,提升全民健康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形成全民參與、人人受益的體重管理良好局面。
根據當前節氣的特點、中醫五藏理論,以及國家衛健委開展的“體重管理年”的專業減重建議,今天就和讀者一起說說在盛夏時節如何通過身心同調、天人相應的辦法實現健康減重。
天人相應、順應四時:三伏確爲減重好時期
正值夏季,氣溫逐漸升高,尤其是7月20日是我們俗稱的“三伏天”的開始,隨着氣溫攀升,人體的新陳代謝也隨之增強。《黃帝內經》提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華英成秀……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夏季陽氣旺盛,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現代研究表明,“春夏陽氣外發”時節,人體棕色脂肪活性提升12%至15%,這類特殊脂肪之所以被認爲有助於減肥,是因爲棕色脂肪被激活後,會迅速開始工作,大量燃燒脂肪,產生熱量來維持我們的體溫。因此,三伏確實是適合管理體重的季節。在這個時段開啓減重計劃,可謂“順應四季節氣”,有望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體到運動方面,盛夏時節,建議早起晨練可選擇相對輕快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慢跑、跳繩,用運動喚醒身體。晨起鍛鍊既利於養成運動習慣和良好的生物鐘,又避開了伏天的酷暑烈日,避免過度耗氣傷津。
對都市上班族來說,在盛夏酷暑的中午可選擇在室內進行一些中等強度的鍛鍊,避開室外的烈日,減少中暑的風險。至日暮傍晚,可選擇適當的散步等低強度運動,減少運動後對睡眠的影響。
養心增液、食氣相合:中醫理論對減重的助力
同時要注意的是,由於氣候炎熱,人體容易出汗過多,致使體內津液流失,進而引發疲勞、煩躁不安等情緒問題。因此,在夏季進行養生減重時,應注重調節心火、補養心陰,以維持身體的平衡狀態。
中醫認爲,夏季是養心的最佳時節。若心火過旺,可能會導致內分泌失調,進而對體重管理產生影響。所以,夏季減重需格外關注調節心臟功能,避免因情緒波動或飲食不當而加重肥胖問題。推薦在合理運動的同時,可選用中醫養心茶飲,既養心養神,又滋養津液。
玉米鬚瓜皮飲:選玉米鬚、西瓜皮、赤小豆、冬瓜皮、苦瓜皮各100克。煎水飲,每日三次。可利水滲溼、消腫減重。
百合麥冬茶:選百合10克、麥冬10克。洗淨,用沸水沖泡,加蓋燜泡15至20分鐘,代茶飲用。可清心安神,益胃生津。
蓮子心茶:取蓮子心3至5克,放入杯中,用200至300毫升沸水沖泡,燜泡5至10分鐘後即可飲用。可清熱降火、交通心腎。
此外,中醫在代謝性疾病和體重管理方面有獨特優勢。除中藥辨證施治外,聯合鍼灸通過穴位刺激調節臟腑功能、提高基礎代謝也能助力減重。研究表明,穴位埋線聯合個體化膳食搭配等方法,在單純性肥胖患者中表現出顯著療效。
身心同調、治病求本:將“體重管理”嵌入日常
“體重管理年”活動旨在通過科學普及和宣傳倡導提升全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這一政策強調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科學對待“體重管理”,理性認識減肥藥物的使用尤爲關鍵。
在門診上,常有患者主動前來要求使用藥物快速減重。然而,使用減重藥物需嚴格遵循專業醫生建議。減肥是一個漫長且持久的過程,無法一蹴而就。藥物雖能在一定時間內使體重有所減輕,但必須嚴格把握使用適應症,避免濫用而引發不必要的不良反應。
我們常常會對那些過分追求低體重、並主動要求使用新型減重藥物的患者說,減肥減重的關鍵在於生活方式的改變。藥物治療主要適用於嚴重肥胖或伴有急慢性併發症的患者,而重塑健康的生活方式始終是減重過程的基石。畢竟,人不可能一輩子靠藥物來維持體重,這是一種不健康的減重觀念。
以目前在互聯網上十分火爆的“減肥針”這類藥品爲例,減重作用機制是通過腦-腸軸的調節,增強人體的飽腹感,延緩胃排空,減少進食量,從而減輕體重,本質上還是通過減少飲食來製造熱量缺口。儘管使用藥物減重效果迅速,但停藥後體重反彈、使用後情緒低落甚至抑鬱等不良反應,都是這種快速減重方式的弊端。
分子生物學研究發現,長期使用外源性GLP-1類似物可能抑制內源性GLP-1的分泌功能。PET-CT研究證實,藥物干預組患者的下丘腦GLP-1受體密度在治療6個月後約下調40%。這種受體脫敏現象可能是停藥後食慾反跳的生物學基礎。
在追求健康的漫長道路上,往往欲速則不達。我們在理性看待減重效果的同時,更應關注減重過程的遠期目標。身心整體的健康觀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纔是應該追求的目標,這也體現了中醫理論中“治病求本”的理念。肥胖本質上是長期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結果,追求快速減重不失爲一種“懶惰”的表現,需從根本上改變生活方式,樹立健康的生活觀,這纔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作者分別爲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龍華醫院內分泌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