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用《原神》遊戲元素?侵權!

來源: 更新:

在備受關注的遊戲、動漫、短視頻等新興產業,數字時代版權保護日益成爲焦點。22日,上海市版權局發佈2024年度上海版權十大典型案件,共有民事案件4件、刑事案件3件、行政案件3件,涵蓋了計算機軟件、文字作品、視聽作品、美術作品、音樂作品、遊戲等多個領域。

本次十大案件強調部門協作,加強對侵權盜版黑灰產業的全鏈條打擊,爲文化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比如,侵犯《原神》遊戲元素著作權行政處罰案中,上海某展覽傳播有限公司未經許可,當事人在某視頻平臺發佈“上海•原神×星穹鐵道ONLY”等展覽活動宣傳、售票信息,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在宣傳、售票網頁上使用《原神》遊戲“芙寧娜”形象的美術作品,通過信息網絡向公衆傳播該作品,構成對遊戲元素“芙寧娜”形象美術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侵權。行政執法機關不僅打擊了未經許可使用知名遊戲元素宣傳、舉辦展覽的行爲,同時對漫展中銷售侵權盜版周邊產品的商戶進行行政處罰,推動遊戲產業在線上、線下同步健康發展。

“遊戲的著作權保護具有複合性,遊戲代碼屬於計算機軟件作品,遊戲連續畫面屬於視聽作品,遊戲角色形象、遊戲道具、場景、地圖等遊戲元素屬於美術作品。”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教授許春明認爲,該案能有效引導遊戲動漫展覽主辦方和參展方主動建立著作權合規審查機制,充分尊重著作權,共同營造遊戲動漫著作權生態。

不少案件通過精準適用法律,對同類案件審理發揮了示範作用。比如短視頻平臺話題聚合傳播視聽作品侵犯著作權糾紛案中,通過多維度分析“明知應知”的認定標準,強調了網絡服務提供商的責任邊界。原告北京某信息技術公司系電視劇《甄嬛傳》的權利人,被告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的APP上存在大量涉案作品的侵權短視頻,同時還存在大量關於“甄嬛傳”的話題,在話題中集中向用戶提供涉案短視頻鏈接。原告曾就此向被告發出侵權通知,但被告未刪除全部涉案鏈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爲,被告作爲網絡服務提供者,明知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未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已構成幫助侵權行爲。

“短視頻平臺對用戶侵權內容的注意義務邊界與責任認定,是網絡著作權司法實踐中的核心爭議焦點。”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於波表示,該判決既回應了長視頻著作權保護訴求,也體現了短視頻平臺的內容治理邏輯,對於構建新時代網絡版權保護新秩序具有深遠意義,彰顯了知識產權司法實務中利益平衡的價值立場。

業內人士指出,本次案件評選出一批精品涉外案件,平等保護中外權利人合法權益,有效提升我國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形象。比如,惡意製造、銷售樂高玩具侵犯著作權刑事案,是上海市歷年偵破的涉案金額最大、繳獲侵權產品數量最多的侵犯著作權刑事案件。本案被告單位及各被告人未經權利人許可,爲牟取非法利益,長期、大規模地生產、銷售侵權產品,獲利達11億餘元,非法經營數額特別巨大。因犯罪情節特別嚴重,對案件主犯以貼近侵犯著作權罪的最高刑期判決,體現了上海對嚴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進行從嚴打擊的理念與導向。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