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外國超市,竟幹翻中國全部商超,山姆憑什麼一年狂卷1000億
2024年,是中國大型超市競爭進入白熱化的一年 ,盒馬、永輝、華潤萬家、大潤發等本土超市與山姆、Costco等洋超市在商品、價格和客羣上展開了“貼身肉搏”式的競爭,最後的贏家都出乎很多人的預料,山姆年營業額突破了1000億元,足足比本土超市銷售額前三名的盒馬、永輝、大潤發分別多了200多億。一個外國超市,竟幹翻中國全部商超,山姆憑什麼一年狂卷1000億?
山姆是美國沃爾瑪旗下的會員制商店,1983年,首家山姆在美國開業,上世紀90年代初,山姆進入國際市場,1996年中國第一家山姆會員店落戶深圳,到2025年,山姆在中國擁有56家門店,會員近900萬。山姆在中國市場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有其獨特的商業運作模式。
採用會員制,精準綁定客戶羣體。這是山姆與普通商超最根本的區別,山姆採取每年260元的會費制,通過設定一個收費門檻,進行一輪精準的客戶篩選,它瞄準的目標非常明確,這就是中國日益壯大的中產家庭,這些願意付費的人,通常具備較高的消費能力和對生活品質有要求。
通過利益綁定和大數據來了解客戶需求。對山姆而言,收的會費本身就是一筆巨大的、幾乎純利潤的收入,這使其一方面可以不用過度去靠商品差價賺錢,二就是能通過大數據精準掌握會員的消費喜好,能清楚地知道客戶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從而有針對性地在全球範圍內挑選優化產品供應鏈;對山姆而會員而言,因爲交了會費,付了錢,受到強烈的要把會費賺回來的心理驅動,從而更頻繁地到店消費,這纔是山姆的終極目標。
山姆放棄大而全,選擇了少而精的產品戰略。山姆店全部商品種類只有4000種左右,而普通的大型超市商品種類一般都高達三四萬種,山姆選擇了少而精的產品戰略,每一個品類,都只精選幾款市場賣的最好的商品,比如著名的榴蓮千層蛋糕、烤雞、麻薯麪包、小青檸汁等,這種爆款策略極大地降低了會員的選擇成本,並形成了強大的口碑傳播;而傳統中國商超的商業模式陳舊,還都依靠進銷差價盈利,不可避免地陷入同質化競爭和價格戰的泥潭,利潤微薄。
價格、品質把控和差異化。山姆通過大包裝和巨大的採購量,對上游供應商有極強的砍價能力,所以它能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從供應商手裏拿到貨,通過去掉品牌溢價,減少中間環節,比同行採購價甚至要低20%;而且山姆在品質把控和差異化方面做得也很出色 ,山姆的很多商品是獨家供應或定製生產的,無論是牛肉、牛奶、水果等生鮮,還是零食、日用品,山姆都建立了嚴格的標準,你在其他地方買不到一模一樣的,這就形成了強大的壁壘,避免了同質化競爭,實現了“花更少的錢,買到更高品質”的承諾,這深深擊中了中產家庭的核心痛點。
山姆賣的不僅僅是商品,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山姆店經常引入一些高端電器、奢侈品等一些新奇、高端的商品,購物袋都印有山姆Logo,營造出一種品質生活殿堂的感覺,讓到這裏消費的會員有一種高級感,山姆的試喫非常大方,經常有逛一圈喫飽了的戲稱,這不僅是促銷手段,更像一種生活方式 ,增加了購物的樂趣,山姆會員人均年消費達到了1.3萬元,續卡率超過了60%,而傳統超市在購物環境、服務體驗和吸引力方面與山姆相比有較大差距。
山姆會員店一年狂卷1000億,對中國零售業的啓示是深刻的,但有些人卻無法理解,認爲一個在國外最普通的超市,在中國卻被熱捧,簡直是崇洋媚外,其實道理很簡單 ,超市不僅是賣東西,而是要研究如何能真正瞭解消費者的需求 ,並有針對性地做好服務纔是最重要的。
歡迎關注慕士塔格的季風,讓我們一起去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