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看這4點就知道,八九不離十,別盲目雞娃

來源: 更新:

「教育不是把每個孩子都推向統一終點,而是教會他看清自己的羅盤,征服屬於他的大海。」

作爲父母都希望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自然也會爲了有朝一日孩子能成才,從小給孩子瘋狂加碼,超前學、上各種培訓班,每天各種課安排的滿滿的, 拼命雞娃。

但其實,教育並不是標準的流水線,也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擅長讀書,強行「雞娃」反而適得其反。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看這4點就知道,八九不離十,別再盲目「雞娃」了。

1. 專注力好、記憶力強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過:天才,首先是專注力。

作爲十二大必備情商之一,專注力對孩子的學習非常重要。

專注力強的孩子,學習時能迅速進入狀態,屏蔽外界干擾,全身心投入,保持長時間、高質量的專注力,高效得吸收內化知識。

反之,那些寫作業時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咬鉛筆、一會轉椅子看窗外的孩子,很容易受外界干擾。

若盲目補課、盲目上培訓班、留媽媽牌作業,更容易導致孩子疲憊、注意力渙散。

除專注力,記憶力也是學習的重要能力之一,能幫孩子存儲和提取各種知識信息。

不論是語文課文詩詞,還是數學公式定理,記憶力不好的孩子背半天也記不住,記憶力好的孩子半小時就背完,事半功倍!

當然,專注力也並非天生。

心理學研究表明,通過一些方法訓練,可以提高孩子專注力和記憶力:

  • l 如不打擾孩子玩拼圖、搭積木,藉助舒爾特方格,學習前進行中高強度運動,讓孩子更有安全感、能專注眼下的事等,都有助提升專注力。
  • l 教孩子用艾賓浩斯記憶法、聯想記憶等方法,提升記憶力。

2. 求知慾強,有好奇心和上進心

強烈的求知慾,能點燃孩子自發學習的熱情,也就是自驅力強。

孩子的小腦瓜裏,裝滿了「十萬個爲什麼」,看到新奇的事物,會刨根問底問個不停,也總想去探究一番,想要挖掘出背後的祕密!

如果你家娃也是這樣,總是纏着爸爸媽媽問東問西,別不耐煩,沒準孩子是個讀書的好苗子。

從心理學角度看當孩子對事物充滿好奇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讓他們產生愉悅感,促使其不斷探索,獲取知識後的獎勵,讓他們更願意去探索,去進一步提升。

這也就是我們說的上進心,是孩子求知路上的「加速器」。

有上進心的孩子,不會滿足眼前現有成績,而是不斷超越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標。

3. 學習能力強,邏輯思維能力好

我們總聽老師說「邏輯思維能力」,這項能力是孩子學習的核心競爭力。

邏輯思維強的孩子,能對問題進行分析、推理,找到解決辦法。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指出:邏輯思維並非天生,而是通過系統訓練逐步構建。

有些家長很喜歡讓孩子刷題,但其實盲目讓孩子刷題,卻忽視思維的培養。

就像給了孩子一堆零件,卻不教具體的組裝方法,最終只能堆積成無用的碎片。

教育的真諦,是教會孩子自己思考,而非簡單灌輸知識。

從小重視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和條理性的培養,纔不至於頻繁出現書丟了、筆不見了、作業忘記寫了……更有助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才能學的更從容。

4. 抗挫折能力強

卓越的人,都有一大優點: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裏百折不撓」。

之前看過一篇報道,有人問學霸:考砸後怎麼提高成績?

他的回答是:就是死磕,臉皮要厚。

還分享了他的經驗,高中數學成績一直不怎麼理想,但他沒有放棄,而是主動找老師分析錯題;遇到難題也不怕被同學笑話,厚着臉皮反覆請教,直到弄懂爲止。

經過一段時間的「死磕」,成績大幅提高,高考中更是拿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分。

正如心理學中「心理彈性理論」所指:抗挫能力強的孩子,更善於調整心態,將壓力轉化爲動力。

抗挫折能力強的孩子,成績下滑時也不容易自我否定。

比如分數、盲目雞娃,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更值得家長關注和培養。

寫在最後:

老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幼年時期的成長,就像蓋房子的地基,牢不牢固、方法是否科學,都決定着房子後期的穩定性。

如果孩子以上4個方面表現都出色,那他大概率適合讀書,並且能在學業上取得好成績。

當然,也並非絕對。也需要結合孩子的其他特質綜合考慮。

教育不是百米衝刺是,而漫長的馬拉松。只有順應天性,幫孩子找對了屬於自己的賽道,才更能閃閃發光!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