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旅行不準備,去了也是浪費錢、沒意義,還白白被娃嫌棄

來源: 更新:

好多爸媽想着,假期帶娃出去見見世面,去海邊看日出日落,去草原看牛羊成羣,去古都感受歷史厚重……結果呢?現實能把人噎得說不出話。

前幾天刷到一媽媽吐槽:花大價錢帶娃去三亞,娃蹲在沙灘上玩了三天沙子,臨走說“還沒小區沙池好玩”。

還有家長帶娃去西安看兵馬俑,解說員講得唾沫橫飛,孩子拽着媽媽問“什麼時候能買冰淇淋”,最後全程只顧着找廁所和買零食。

我表姐更慘,去年暑假帶6歲兒子去雲南,本想讓孩子感受“風花雪月”,結果娃壓根不關心大理古城的歷史,剛出門沒多久就喊累,最後在民宿看了三天動畫片。

表姐嘆氣:“機票酒店花了一萬多,感覺錢全扔水裏了,孩子啥也沒記住,就記住民宿的Wi-Fi密碼了。”

爲啥孩子旅行沒有收穫?

其實,不是孩子不愛玩,是他們壓根沒搞懂“爲啥來這兒”。

就像上學不預習,上課聽不懂一樣,旅行前沒準備,孩子眼裏就是換個地方發呆。

鄰居王姐帶娃去北京前,啥也沒跟孩子說,到了故宮,孩子問:“媽媽,這房子跟動畫片裏的不一樣,皇上是不是住別墅?”

王姐想講故宮的歷史,孩子卻被牆角的石獅子吸引,追着問“獅子爲啥沒尾巴”。

全程下來,孩子記住的只有“故宮的臺階好多”“冰淇淋20塊一個”。

這就像董卿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爲了擺脫侷限和狹隘。”可孩子連“萬卷書”的邊都沒摸到,“萬里路”不就成了瞎逛?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也說過:“知識能讓人內心強大,瞭解世界纔不會畏懼。”

孩子對目的地一無所知,自然覺得沒勁,甚至害怕(比如高原反應、陌生環境)。

不做準備就帶孩子去旅行,浪費錢又沒意義,還被娃嫌棄

錢白花:機票酒店門票嘩啦啦花錢,孩子卻全程不在狀態,回來一問三不知,等於花錢買了個到此一遊照片。

娃遭罪:沒提前瞭解目的地情況(比如海拔、氣候),孩子容易身體不適。

之前有媽媽帶娃去拉薩,孩子沒適應高原反應,吐了一路,最後提前回家,娃哭媽也累。

親子矛盾:爸媽覺得我爲你好,孩子覺得我好累好無聊,一路吵架鬧彆扭,好好的旅行變成“渡劫”。

帶孩子旅行的“正確打開方式”來了

那怎麼讓孩子旅行時“帶腦子”?很簡單:提前讓孩子瞭解目的地的故事、文化、甚至小常識。

比如去成都前,先給孩子講講熊貓的生活習性,去敦煌前,看看壁畫上的小故事。

但問題來了:咋給孩子知識儲備?自己查資料太麻煩,網上信息亂七八糟,給孩子講得太枯燥,他又不聽。

這時候,得找個靠譜的“幫手”。最近發現的這套《美美的中國》,簡直是帶娃旅行的“預習神器”。

《美美的中國》:花小錢給孩子請“旅行導師”,玩中學纔是真聰明。

一、玩着就把知識記牢了

好多家長怕孩子看書枯燥,但這套書完全不會。它把中國各地的知識做成了“遊戲大禮包”:

9張思維導圖:把每個省的風光、歷史、民俗都畫成了“知識地圖”,比如雲南那張,上面有大象、孔雀、傣族潑水節,孩子一看就明白“雲南有啥好玩”。

9本遊學圖書:全是手繪插畫,比如講長城,不是乾巴巴說“建於秦朝”,而是畫了古代人怎麼搬磚、士兵怎麼巡邏,孩子看圖畫就懂了。

111張遊學卡牌:這纔是重頭戲。有省份知識卡,比如四川卡上寫着“熊貓老家”“火鍋好喫”,還有身份卡、桌遊卡,孩子能和爸媽一起玩“猜省份”遊戲,贏了有小獎勵,玩着玩着就把各省特點記熟了。

我同事家孩子,以前出門旅行只顧着買玩具,自從用了這套書,去杭州前先拿着浙江卡牌找西湖、雷峯塔,到了景區主動對照書看,還當“小導遊”給爸媽講解,回來寫作文都有內容了。

二、專家把關,內容靠譜

這套書的作者是都是各領域的“大神”,家長完全不用擔心知識會出錯。

而且書裏的內容,全是照着語文、地理教材來的,比如京杭大運河、西安古城牆,書裏講的和學校學的能對上。

我表姐給孩子買了後說:“現在孩子學‘桂林山水甲天下’,自己翻書找桂林的插圖,還說‘媽媽我們啥時候去看象鼻山’,學習興趣都上來了。”

三、內容覆蓋全面

30多個專題遊學資源:大到長城、故宮,小到某個省的特色小喫,都有講解。比如去福建,孩子能知道土樓爲啥是圓的,裏面住多少人。

300多條大語文知識:成語故事、古詩出處,比如到邯鄲,孩子知道“負荊請罪”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兒。

600多條地域生物知識:新疆的駱駝、海南的椰子樹,孩子一看就明白不同地方的動物植物爲啥不一樣。

還有民族風情、非遺手藝……孩子看了書,去雲南能分清傣族和彝族的服飾,去內蒙古知道爲啥要喝奶茶,旅行時看到啥都能“對號入座”。

結語

有的家長說:“我們沒時間帶娃出門,買這書有用嗎?”當然有用。

孩子可以跟着書裏的“美美”角色,“雲遊”中國,等於在家逛了一遍祖國大好河山。

等以後學到相關知識,或者真去旅行時,孩子就像見了老朋友,自然感興趣。

而且這書價格真不貴,一頓火鍋錢,就能給孩子請“三位專家”當導師,提前預習旅行知識,還能當課外書看,怎麼算都划算。

最後想說:帶娃旅行不是“打卡拍照”,而是讓孩子用眼睛看、用腦子想、用心感受。提前花點時間“備課”,孩子玩得開心,學得紮實,這錢才花得值。

就像書裏說的:“瞭解中國的美,才能更愛這片土地。”讓孩子從書裏先認識祖國,再用腳步丈量世界,這纔是旅行的真正意義啊。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mp.toutiao.com/mp/agw/mass_profit/pc_product_promotions_js?item_id=7523853036750668288"></script>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