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對孩子說這4句話,你的孩子孩子會一天比一天更優秀
“哇!寶貝這次考試考了96分,這麼難的題居然都做出來啦。”
“真的嗎媽媽?這次我用了老師教的分解法,一步一步地去解題,沒想到把這道難題做出來了。”
“嗯嗯,我家寶貝真是太厲害了,簡直是個小天才。”
這樣的對話,相信很多家長都不會感到陌生。有時候對孩子小小的言語鼓勵,會讓孩子在學習上有意想不到的改變。
今天作者就帶大家瞭解一下能讓孩子誇着誇着就變優秀的幾句話。

第一句:不要着急,慢慢來
“你怎麼做得這麼慢呢?就這麼幾道數學題,半個小時還沒做完。”
以前我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經常會因爲孩子做作業的速度慢,而忍不住催促孩子,想以此來提升孩子做作業的速度。
但其實這樣的督促,不僅會增加孩子做作業時的壓力,影響孩子的解題思路。,還會讓孩子變得抗拒寫作業。
因此,我們當家長的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不妨將節奏慢下來,告訴孩子不要着急,慢慢來,讓孩子能夠理清解題思路,提升學習效率。
✅【具體做法】:
輕聲說:“不着急,咱們慢慢理思路,媽媽陪你一起找方法。”
悄悄觀察孩子卡殼的地方,用提問引導:“這道題第一步要算啥呀?咱們先從熟悉的部分入手。”
孩子理順後,及時肯定:“你看!慢慢想就找到辦法啦,這種穩的本事超厲害。”

第二句:題錯了沒關係,這是在告訴我哪裏有不足
很多時候,我們在輔導孩子做作業或者是孩子考試失利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批評孩子說:“怎麼這種題都能做錯?你平時怎麼學的?”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不妨換一種說法,來跟孩子一起分析這道題做錯的原因,這樣才能讓孩子明白每一次錯誤都是一次改進的機會。
✅【具體做法】:
笑着說:“錯題是‘尋寶地圖’呀!咱們挖挖藏了啥寶貝。”
和孩子一起分析:“這道題錯在單位換算,說明咱們要補補這塊知識,現在弄明白,下次考試就不怕。”
總結收穫:“你看!錯一道題,就多會一個知識點,這波不虧!以後遇到同類題,就是送分題啦。”

第三句:你覺得這道題該怎麼做?我想先聽聽你的思路
“媽媽這道題我不會做,你趕緊幫我看看!”
很多孩子在遇到難題的第一時間,往往不是冷靜下來仔細思考,而是第一時間向家長或者老師尋求幫助。
但這樣的學習方式效率其實並不高的,反而容易讓孩子形成依賴,導致後面遇到難題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自己解決,而是尋求幫助。
因此,當孩子遇到難題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彆着急給孩子講題,而是先試着將問題拋給孩子,讓孩子先自己去思考一下解決方案。
✅【具體做法】:
孩子喊 “不會做” 時,回應:“先說說你的想法,媽媽想當你的‘思路聽衆’。”
不管孩子說啥,先肯定思考:“你能想到‘畫圖分析’,這個方法很聰明呀!”
引導拓展:“那要是換個角度,從公式逆推試試?咱們一起玩玩思路闖關。”

第三句:你比昨天又進步了,真棒
“媽媽,數學好難啊!我不想學了。”
學習是一件長遠的事,有時候孩子在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可能會泄氣,覺得自己再怎麼努力也學不會,這個時候我們要讓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比如我們可以爲孩子做一個學習進步表,記錄孩子每天在學習上有哪些進步?
今天多學了幾個單詞,學會了做某個知識點的數學題,記住了哪些公式……
每天告訴他取得了哪些進步,多誇一誇他,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積累知識的快樂,見證自己在學習上的成長,這樣孩子纔會變得越來越愛學習。
✅【具體做法】:
做 “成長記錄官”,讓孩子看見自己的 “厲害”。
比如今天新學了3 個單詞,還會用分解法解數學題,公式也記得超牢,就是成長,幫孩子用小本本記錄下來。
不定期,指着記錄說:“你看,上週還覺得難的知識點,現在都能解決了,這就是積累的力,超酷。”
定期回顧:“咱們翻翻‘進步記錄本’,從小菜鳥到解題小能手,你付出的努力都變成本事’啦。”
結語
你罵孩子笨,孩子就會活在笨的陰影裏。
你誇孩子聰明,孩子就會有信心去要學習。
讓我們做好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