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調查發現:從小讀歷史的孩子,未來眼界和格局會更高

來源: 更新:

當媽後最愁啥?孩子坐不住、不愛看書,一捧起課本就喊“無聊”。

可你知道不?哈佛早就做過調查:那些年年霸榜年級第一的學霸,書包裏十有八九都藏着歷史書。

鄰居的家的小兒子,去年考上清華,他媽跟我念叨:“從小就愛翻歷史故事,現在寫作文引經據典,連老師都誇他格局大。”

爲啥學霸都扎堆讀歷史?看看高考狀元咋說?

北京高考狀元曹婧怡可太讓人印象深了,這姑娘的談吐、言行等跟“小教授”似的,引經據典還特別有感染力。

她媽媽表示:“這孩子打小就迷歷史,從漫畫版《史記》開始,再到後來看《資治通鑑》跟看故事書似的,特別着迷。”

上學的時候,寫作文,隨便舉個歷史人物例子,就能把“堅持”“格局”這些大道理說得明明白白,語文成績常年年級第一。

更有意思的是海南那個高考狀元王星燾,人家當歷史課代表的時候,老師總說他“腦子轉得比別人快半圈”。

他自己說:“讀歷史就像看‘古人闖關遊戲’,他們遇到的難題、用的招兒,都能套到現在的學習裏。”

你說現在孩子做數學題老卡殼、寫作文沒思路,要是心裏裝着幾十個歷史人物的智慧,是不是就不一樣了?

讀史這事兒,老祖宗和科學家都蓋章了。

都說“讀史使人明智”,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

英國哲學家培根幾百年前就強調:“歷史使人深刻。”你想啊,現在孩子遇到點挫折就哭鼻子,可要是知道司馬遷受了宮刑還能寫出《史記》,蘇東坡被貶海南還能發明“東坡肉”,是不是就明白“困難都是暫時的”?

心理學上有個“鏡像神經元”理論:孩子讀歷史的時候,大腦會模擬古人的思考過程。

就像廣西狀元楊晨熠說的:“看李世民怎麼處理玄武門之變,我學數學題的時候也會想有沒有更聰明的解法”這可不就是潛移默化的思維訓練嘛。

從小讀史的孩子,到底贏在哪兒?

1)心裏有目標,學習就有方向

現在好多孩子學習沒動力、沒方向,問他“爲啥讀書”,就知道說“考大學”。

可你看班超,小時候讀了張騫的故事,就立志“投筆從戎”,最後成了大外交家。

我家孩子自從看了岳飛的故事,現在寫作業都念叨“莫等閒,白了少年頭”,主動把錯題本按“失敗原因”分類整理,這自驅力比我催一百遍都管用。

2)語文成績跟“開掛”似的

河北有個高考狀元叫劉雨桐,她媽媽說孩子幼兒園就抱着《上下五千年》看,不認識的字就猜,上小學時識字量比同班同學多2倍。

寫作文隨手就能用“商鞅變法”論證“創新”,用“鄭和下西洋”說明“開放”,老師批作業時總寫“典故新穎”,這樣的作文很難不得高分。

再看看自己孩子寫作文翻來覆去就那幾個老例子,看餓了都着急上火。

3)腦子轉得快,全科成績都跟着漲

我表姐家兒子今年初二,以前數學總在90分打轉,自從迷上歷史後,居然學會用“朝代更迭規律”總結數學公式。

比如,歷史上朝代的更迭有其內在規律,數學題的解答也需要找到規律和方法。

他學會了用歷史思維來總結數學公式,從多個角度思考解題方法。

上次月考,數學成績一下子提高到了135分。這就是哈佛研究中提到的歷史思維遷移能力,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讓孩子在學習上更得心應手。


想讓孩子愛上讀讀史?這套書不容錯過

好多家長跟我抱怨,給孩子買了歷史書,孩子看不進,也不願意翻。

其實,不是孩子不喜歡歷史,關鍵是要選對適合他們的書。

曹婧怡從小讀的是趣味性強的歷史讀物,劉雨桐小時候藉助拼音讀歷史故事,讓孩子能夠輕鬆理解、產生興趣纔是關鍵。

我也是找了很久,才發現了這套《寫給孩子的資治通鑑》,它和普通的歷史書大不一樣:

生動有趣,孩子愛不釋手

書裏每頁都配有精美的插畫,把“鴻門宴”這樣複雜的歷史場景,通過生動的畫面展現出來,項羽的霸氣、劉邦的機智、項莊舞劍的緊張氛圍,躍然紙上。

孩子看了不僅覺得有趣,還能更深刻地理解歷史事件,看完插圖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後續故事發展。

我家孩子現在一有空就捧着這本書看,比看動畫片還專注。

難度適宜,各年齡段都能讀

書裏的文字都有拼音標註,剛上小學的孩子,藉助拼音能順利閱讀,像“大禹治水”“武王伐紂”等故事,他們讀起來毫無壓力,還能從中學習到不少生字。

對於初中生來說,這本書以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講述歷史,在輕鬆閱讀的同時,還能積累文言文知識,爲以後學習文言文打下基礎。

有“歷史加油站”,考試知識點拓展

書中專門設置了“歷史小課堂”板塊,詳細介紹科舉制度的起源、古代計時方法、不同朝代的貨幣等知識點,這些都是考試中經常會涉及的內容。

我家娃上次歷史考試,就有好幾道題的知識點在這本書裏出現過,考完特別開心,跟我說:“媽媽,多虧看了這本書,好多題我都做出來了。”

體系完整,構建歷史大框架

這套書按照時間順序,從周朝一直講到宋朝,完整地梳理了1300多年的歷史發展脈絡。

孩子讀完後,能清晰地知道唐朝之前是隋朝,宋朝又分爲北宋和南宋,各個朝代的先後順序、重大事件都瞭如指掌。

這種系統的學習方式,比死記硬背歷史知識點效果要好得多,幫助孩子構建起完整的歷史知識體系。

現在中高考越來越考“綜合素養”,歷史學得好的孩子,語文、政治、甚至地理都佔優勢。

而且現在放暑假了,很多孩子都是每天抱着手機,刷各種沒營養的短視頻,時間浪費不說,對孩子成長還有影響。

假期,不如把這套《寫給孩子的資治通鑑》送給孩子,讓孩子從小接觸到豐富的歷史知識,培養他們的歷史思維能力。

一共 4 冊,一頓漢堡錢就能買到,價格實惠,不要錯過了喲。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mp.toutiao.com/mp/agw/mass_profit/pc_product_promotions_js?item_id=7522736690008539687"></script>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