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鐵了心支持遊戲行業

來源: 更新:

近日,上海市政府發佈了一條新通知:《上海市促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適時開展外資遊戲企業在滬研發的遊戲產品視同國產遊戲的政策試點”。雖然沒有明說,但它或許意味着,未來在滬外資企業也能走國產遊戲版號的審批通道,利好程度不言而喻。


據不完全統計,這已經是近兩年來,上海針對遊戲相關產業的第8條扶持政策了。如果再往前看,你會發現上海對遊戲的支持就沒停過:


2019年,靜安區明確提出打造“靈石中國電競中心”的目標,併發布了《靜安區關於促進電競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此前,騰訊遊戲國際發行部總經理王徵回顧《PUBG MOBILE》的電競出海歷程時提到,他接到任務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靈石路補齊認知短板。


2014年,上海頒佈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文化市場開放項目細則》,從政策上對遊戲遊藝設備解禁。隨後索尼與微軟立即帶着PlayStation和Xbox入華,中國主機單機市場開始重新煥發生機。


2004年,網絡遊戲尚在國內輿論環境中備受爭議,上海卻率先成立了全國唯一的“國家動漫遊戲產業振興基地”。


把時間拉回到更早的1996年,當合資企業是外企入華的主要形式時,上海政府批准育碧在上海成立獨資企業。而後的數十年裏,上海育碧成了中國遊戲研發公司的黃埔軍校。



回看中國遊戲產業的發展,上海從未缺席。



01


1996年,不會中文、從未來過中國的戈翎,接到了法國育碧總部的任務,要來中國上海開設分公司,目的是開拓亞洲市場。


不過,初來乍到的戈翎很快就遇到了第一個難題。彼時大部分外企只能以合資形式入華,但育碧創始人Yves並不想建立合資企業,爲此戈翎通過重重關係,找到了一位上海官員。


她向官員解釋了育碧的背景,以及在中國的計劃。通過交涉,戈翎成功引起了對方的興趣。據她回憶,當時的研究報道紛紛指出中國將在兩年內成爲世界第三大PC市場,中國本土遊戲產業已經起步,“從政府角度來看,爲了促進新興產業,有必要鼓勵新的參與者加入進來。”



某種程度上,這類似於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程——在引入特斯拉這條鯰魚後,中國電車市場被徹底激活。


而回到1996年的國內遊戲產業,在政府的支持下,上海育碧只花了4個月時間就註冊成立,成了第一家在上海成立工作室的外資遊戲公司。上海與遊戲行業的故事,也拉開了序幕。


根據育碧2000年的年報數據,上海育碧僅用3年就成爲了中國最大的遊戲發行商。而在此之後,上海又因爲得天獨厚的國際化港口優勢,成爲了代理遊戲公司的發源地。


2001年,盛大引進《熱血傳奇》,創造了中國遊戲的第一個神話;2005年,第九城市引進《魔獸世界》,再次引發全民熱潮。


再後來,國產自研遊戲也登上了歷史舞臺。巨人憑藉創新的付費模式,讓《征途》一度佔據了中國遊戲市場份額的至高點。



成功遊戲公司的接連湧現,形成了龐大的規模效應,就連騰訊也靠近育碧,在上海成立了分部。如美國硅谷一般,上海開始成爲國內的遊戲產業重鎮,在全國範圍吸納人才與公司,同時也在日後孕育出了一批聲名遠揚的遊戲人。


現任騰訊遊戲北極光工作室總裁於海鵬,畢業後在報紙上看到了育碧的招聘廣告從而入職;現任盛趣網絡CEO彭程,因爲當年盛大的一次機會,寧願降薪也要從北京跑到上海。而原本任職於騰訊北極光工作室的王信文,則在離職後創辦了莉莉絲。


龐大的人才市場,不僅來源於全國各地,還有上海本地的高校供給。最知名的,應該就是交大的一間宿舍裏,走出了蔡浩宇、劉偉、羅宇皓。



如今上海四小龍,以及一大批創業公司的出現,或許也和上海鼓勵遊戲公司創業的氛圍有一定關係。


事實上,米哈遊創業的第一筆資金,就來自於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在當時的「新新創業達人」大賽上,米哈遊通過「打造虛擬偶像」的商業計劃,獲得了三等獎,拿到了2萬元的獎金,以及來自上海科創中心的10萬元無息貸款,和一間可免費使用半年的50平米辦公室。


雖然三等獎的獎金看起來杯水車薪,但從當年比賽的獲獎情況來看,上海對新興文化產業的包容度和接受度頗高——比賽的冠軍是擁有三個養殖場的「養雞達人」;研發醫護器械的亞軍,獲得了多家三甲醫院的合作意向,還擁有三項國家專利。相比之下,米哈遊打出的虛擬偶像和宅男概念,顯得過於超前。



據此前澎湃新聞報道,上海專門設立了上海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財政扶持資金,其中專設了動漫遊戲板塊,足以說明城市對產業的友好程度。2020年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發佈的「千帆計劃」,也是全國首項聚焦遊戲企業出海的政府扶持項目。


在報道中,不少受訪的大企業表示,雖然政府提供的扶持資金,對遊戲公司動輒上億的項目來說,意義沒那麼大,但這還是傳遞出了一種信任,公司的信心會更充足。


相比之下,當地政策的扶持作用,在小企業身上更加明顯。遊戲茶館此前的報道中提到,疫情期間,漕河涇不需要複雜的申請流程,直接免去了智多魚6個月的租金,後來他們在臺灣發行的《傭兵小鎮》取得了RPG榜前三的成績。


澎湃新聞同樣提到,有遊戲公司來到上海某個區落戶,區裏會直接提供辦公場所、幫助企業人才落戶;上海主管部門領導自始至終地支持ChinaJoy,年年參加遊戲年會。


自2004年第二屆CJ之後,CJ永久落戶上海


在一系列支持下,上海遊戲產業得到了高速發展。今年初,上海網絡出版管理工作會議上,有關部門公佈,2024年上海網絡遊戲銷售收入達1558億元,同比增長7.8%,連續13年保持正向增長,產業規模擴增8倍;


上海2024年全年共獲得344款遊戲版號,該數字位列國內第一。在小遊戲方面,上海備案了2072款,新增收入近20億元;


此次工作會議中還提到,莉莉絲已經邁入百億企業門檻,實現年增長超30%。而疊紙、心動增速超100%,營收超50億元。


遊戲產業自然也給上海帶來了巨大回報。公開資料顯示,波克城市在普陀天地軟件園至今已累計上繳稅款超70億元;2022年2月,劉偉也曾在朋友圈宣佈米哈遊已在徐彙區納稅超過10億。


波克在公司裏陳列擺放着這些榮譽


同時,遊戲公司們還在貢獻地產收入,進一步壯大上海遊戲產業的規模效應。


2022年,波克城市買下了普陀區一塊地皮,請來了知名設計師安藤忠雄做大樓方案設計,總投資額預計超10億元。



也是這一年,B站豪擲81億,在上海楊浦東外灘買下了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的沿江地段。



2023年,米哈遊耗資10億,買下了漕河涇核心地段近兩萬平方米的地皮。只花了約1.1萬元/平方米的價格,相較於附近科研設計用地的1.5萬元/平方米,米哈遊很有可能得到了優惠。反過來,它也承擔了貢獻稅收的義務——該地塊的出讓文件顯示,米哈遊要保證2023年至2025年,連續3年貢獻的稅收達到約33億。



如今我們再看到上海對遊戲的種種支持,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2024年,上海各區發佈了數字內容專項申報通道,補貼方式更細,範圍也更廣。


  • 徐彙區2024年2月發佈年度遊戲與電競項目指南,支持範圍覆蓋產品研發、發行、賽事策劃、IP跨界等多個方面,由文化發展專項資金無償資助 。

  • 普陀區於2024年7月推出文化產業專項資金指南,重點扶持遊戲電競與數字廣告,包括園區建設支持,單項目最高可獲300萬元補貼。

  • 楊浦區則明確提出,電競賽事活動最多可獲50%的費用補貼,新引進設立的文創企業最高可獲得300萬元補貼,同時會針對上市意向的企業給予額外獎勵。

  • 靜安區把原本的遊戲和電競產業政策升級成3.0版本,上限拉到了2000萬,連裝修都能報。


去年CJ期間還有消息傳出稱,米哈遊、鷹角、莉莉絲共同發起了打造「漕河涇版秋葉原」的動漫文化街區計劃,並獲得了徐彙區文旅局、市場監管局等政府機關的指導。


而就在今天,上海徐彙區正式公佈了「元界Neo World」元宇宙街區——全長1.9公里,各大遊戲IP將以具像化形式融入其中,未來該街道將舉辦《明日方舟》《原神》等IP的主題周活動。徐彙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這裏不僅是遊戲公司的辦公地,更是創意碰撞、資源對接的生態圈。”



看到這裏,你應該能感受到,中國遊戲行業的發展歷程,繞不開上海,而上海如今同樣離不開遊戲,二者已經形成了緊密的關係。



02


去年《黑神話:悟空》發佈後,它在越來越多的正式場合,被髮言人頻繁提起。一方面,它讓助推了文化出海,另一方面,它讓市場重新評估國產遊戲的技術能力與商業潛力。客觀上,它或許還帶動了更多政策的落地。



今年以來,成都、北京、廣州、深圳等多個城市出臺了相關政策,推動遊戲及電競產業的發展,且政策方案越來越細,方向越來越明確,不限於給予資金、空間扶持創業企業,給予優秀企業獎金,遊戲版號申請,遊戲出海等多個方面。


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遊戲不再是洪水猛獸,甚至不止是「娛樂」的單一標籤,而是文化、內容、技術、平臺融合的綜合產業。它創造就業、拉動消費,促進文化傳播,有着穩定的發展預期。


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國內遊戲行業環境正處於樂觀發展的趨勢。往後或許還會有更多政策、更多項目、更多人,在這片土地上不斷疊加。下一輪變化何時發生、以什麼形式展開,依然讓人期待。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