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立秋日,無論貧富別忘記“喫3樣,做1事”,秋冬養個好身體
導語:8月7日立秋日,無論貧富別忘記“喫3樣,做1事”,抓秋膘防秋燥強免疫,秋冬好身體!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8月7日是立秋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三節氣,更是秋天的一個節氣,也是“四時八節”之一,立秋則標誌着孟秋時節正式開始。
“秋”是指暑去涼來,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古人有云:“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這就意味着夏天的熾熱即將退場,秋天的涼爽正在趕來的路上。

在我們北方,立秋節氣的到來,應節氣在當天就有着明顯的不同。雖然中午的天氣依然很炎熱,但是一早一晚就有了小涼風,而且空氣也不再潮溼。
所以立秋對於北方人來說就是一大福利,而對於南方人來說,雖然不是特別的明顯。但是,總歸會給人以希望,已經立秋,真正的秋天就不會太遠。

衆所周知,立春有“咬春”三件套,與之相對,我國也有立秋“啃秋”的習俗,字面意思就是拿一些比較甜、脆的水果或食物來喫,比如西瓜、甜瓜、黃瓜等,預示着一年都有好兆頭。
因此,每年的立秋,農村老人家總會說:在這個關鍵的時節,無論貧富,都有“喫3樣,做1事”的養生祕訣,能讓我們抓秋膘、防秋燥、強免疫,擁有棒棒的身體度過秋冬。
【喫三樣】
1、啃秋--喫西瓜:

立秋喫西瓜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習俗,也叫“啃秋”。
西瓜是夏季的“當家水果”,它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迅速補充身體因夏日炎熱而流失的水分,緩解燥熱感。
有數據顯示,西瓜的水分含量高達90%以上,簡直就是天然的“補水站”。立秋喫西瓜,寓意把一年的暑氣都啃掉。
2、咬秋--喫餃子:

在我國北方,立秋有喫餃子的習俗,也被稱之爲“抓秋膘”。
立秋喫餃子,不但有利於補充夏天因爲苦夏而流失的油水、彌補悶熱天氣體力的損耗。而且還可以驅除體內的寒氣,使身體更加健康。
同時喫餃子也有很好的寓意,是一種吉祥的象徵,預示着秋天體格健壯,百病皆消。
3、貼秋--紅燒肉:

養生學講究“春夏養陰,秋冬養陽”,因此春夏的飲食宜清淡,不宜大魚大肉。
但是秋冬不一樣,秋冬要儲存能量,所以立秋後喫紅燒肉是最好的選擇。經過一個夏天的酷熱,身體消耗很大,適當喫一點高油脂的食物,是對身體最好的補充,這種儲存能量的過程也被叫做“貼秋膘”。
另外,紅燒肉的羣衆基礎廣,上好的紅燒肉那是看起來色澤誘人,聞起來香味濃郁,喫起來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香甜鬆軟,閉眼想一下大口吃紅燒肉時都會有滿嘴流汁的感覺,真的是一場味覺、視覺和嗅覺的盛宴。

【做一事】
適當運動:
炎熱的夏天,爲了保存體力,不適合於劇烈運動;而過了立秋,天氣開始陸續轉涼,可以適當的增加運動,能讓我們在秋冬季節擁有更強大的免疫力,少受疾病的困擾。
“乳鴉啼散玉屏立,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8月7日立秋日,無論貧富別忘記“喫3樣,做1事”,抓秋膘防秋燥強免疫,秋冬好身體!
我是曉峯,如果您喜歡曉峯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記關注喫貨峯子哦!
本文由喫貨峯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