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最該喝的一碗湯!補津液、還通便,口乾上火的人尤其要喝!

來源: 更新:

三伏天,老祖宗說“春夏養陽”,但這熱浪滾滾的時節,補陽可不能蠻幹,得講究方法。一碗溫潤適口的湯水,就是天賜的解藥!它既能溫和補充隨汗水溜走的津液,又能清熱祛溼、潤腸通便,還能安撫那被暑氣攪得不得安寧的脾胃。今天就把我家廚房三伏天常備的三碗“神仙湯”端出來,專治各種暑熱不爽!

一、紅莧菜菌菇雞蛋湯:給氣血加點“紅”,腸道順暢一身輕

食材準備(2-3人份):新鮮紅莧菜一把(約250克),蟹味菇、白玉菇各一小盒(共約150克),雞蛋2個,姜2片,蒜1瓣(拍松),鹽、香油少許。

1. 紅莧菜摘去老根,洗淨切段(嫩莖可保留)。菌菇切去根部,稍微沖洗瀝乾。雞蛋打散備用。

2. 鍋裏放少量油,燒熱後下薑片、蒜瓣爆香。接着倒入菌菇,中火翻炒至變軟、微微出水。

3. 加入足量熱水(約800ml-1000ml),大火燒開,保持沸騰狀態,淋入打好的雞蛋液,稍微凝固後用筷子輕輕攪動成蛋花。

4. 立刻放入紅莧菜,用筷子快速壓入湯中,燙煮約1分鐘至莧菜變軟、湯色變紅。關火!調入適量鹽,滴幾滴香油提香,攪拌均勻即可。

這湯簡直是爲“燥熱便祕星人”量身定製!紅莧菜富含鐵質和膳食纖維,是天然的“腸道潤滑劑”,搭配同樣富含纖維的蟹味菇和白玉菇,一碗下肚,彷彿給腸道做了個溫柔SPA。那漂亮的紫紅色湯汁,看着就解暑,喝起來更是清潤回甘,特別適合出汗多、感覺身體被掏空、又有點排便困難的朋友。

二、黃豆蝦仁冬瓜湯:雙管齊下祛溼氣,水腫bye-bye氣色好

食材準備(2-3人份):冬瓜一塊(約500克),幹黃豆一小把(約50克,提前2小時泡發),鮮蝦仁100克(或幹蝦米一小撮提鮮),姜3片,料酒半勺,鹽、白胡椒粉少許。

1. 泡發好的黃豆瀝乾水。冬瓜去皮去瓤,切成稍厚的片或塊(厚一點不易煮爛)。蝦仁用少許料酒和鹽抓一下(去腥提味)。如果用幹蝦米,稍微沖洗即可。

2. 鍋中放入泡好的黃豆、薑片,加入足量清水(約1200ml)。大火燒開後轉小火,蓋上蓋子慢燉約30分鐘,直到黃豆變軟糯。

3. 加入冬瓜塊,繼續煮10-15分鐘,直到冬瓜變得半透明、用筷子能輕鬆戳入。

4. 放入蝦仁(或幹蝦米),轉中火煮2-3分鐘,蝦仁變紅彎曲即可,最後調入適量鹽和白胡椒粉,攪勻關火。

這碗湯是“祛溼消腫黃金組合”!冬瓜天生是“水做的”,清熱利溼一把好手。黃豆健脾益氣,補充優質蛋白,還能幫助身體更好地運化水溼。蝦仁的加入,不僅提升了鮮味,更是點睛的優質蛋白來源。

三、藕帶薏米排骨湯:潤燥通便雙保障,脾胃虛弱也能嘗

食材準備(3-4人份):新鮮藕帶200克(或嫩蓮藕1小節),胡蘿蔔1根,生薏米30克(最好提前浸泡1小時),排骨或湯骨300克,姜3片,料酒1勺,鹽少許。

1. 排骨冷水下鍋,加薑片、料酒,大火煮開焯燙2-3分鐘,撈出洗淨血沫(這一步湯更清)。

2. 薏米提前泡好瀝乾。藕帶洗淨斜切成段(或用嫩蓮藕去皮切滾刀塊)。胡蘿蔔去皮切滾刀塊。

3. 處理乾淨的排骨、薏米、薑片放入湯鍋,加足量冷水(約1500ml-1800ml)。大火燒開後轉小火,蓋上蓋子慢燉1小時。

4. 加入藕帶段(或蓮藕塊)、胡蘿蔔塊,繼續小火燉煮30-40分鐘,直到所有食材軟爛入味。最後調入適量鹽,攪勻即可。喜歡更清爽的可以撇去表面少許浮油。

這碗湯堪稱“潤燥通便的溫柔衛士”!藕帶(或嫩蓮藕)生津潤燥、清熱涼血,還富含膳食纖維。薏米健脾祛溼的功力有口皆碑。胡蘿蔔補充維生素,排骨提供溫和的滋養。特別適合那些三伏天裏口乾舌燥特別明顯、感覺體內有“小火苗”、同時又有點脾胃虛弱、不敢喫太涼的朋友。湯味清甜回甘,潤物細無聲。

當暑氣蒸騰,身體發出“渴”的信號時,與其猛灌冰水刺激腸胃,不如靜下心來,花點時間,爲自己、爲家人燉煮這樣一碗溫潤的湯。那從舌尖到脾胃的妥帖撫慰,那微微發汗後的通透舒暢!身體舒服了,三伏天也沒那麼難熬了。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