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輕斷食風險曝光:心血管死亡率激增91%!國產減重新科技走熱
火爆的“16+8”飲食法,竟要被中國研究踹下神壇?
今年 3 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公佈研究成果——16+8 輕斷食法使心血管問題死亡風險增加 91%,引發熱議。近期,浙江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在 又Cell 發表論文,揭示間隔 16 小時後再進食腸道會報復性吸收脂質,故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辛苦餓肚子想減肥、養生,結果卻成了“找死”?崇尚科學減重的人們開始對“16+8”敬而遠之,一種通過限制氧氣濃度實現減重的新科技逐漸進入他們視線……
不用“斷食”,勝似“斷食”?
2019年,威廉·凱林等三位科學家研究發現缺氧誘導因子HIF-1,可影響“細胞能量工廠”線粒體的數量、質量和功能激活機體活力,因而摘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這在全球掀起低氧科學熱潮。
2023年,《Cell》子刊的一篇論文揭示,低氧會重新分配機體器官燃燒糖、脂肪等“燃料”的優先級,使脂肪代謝效率提升至常氧環境的2-3倍。同時,人體會產生天然的GLP,通過抑制飢餓感、刺激飽腹感來調節能量攝入和消耗,減少體內脂肪。達到間接禁食的效果,但卻不必承擔禁食引起的負面反應。
“低氧減重”聽起來另類,但其實不乏現實案例——青藏高原是天然的低氧環境,牧區的餐桌上滿布酥油、餈粑、肉等高熱量食物,卻難得見幾個胖子。
對此,我國高原醫學奠基人吳天一院士表示:“海拔每增高1000米,肥胖風險降低6%。”
然而,青藏高原氧含量已接近人體安全臨界值,長期處於此種環境可能降低血氧飽和度,如低於82%則會有產生健康風險,需要高氧(氧濃度高於21%)輔助對沖。
全球範圍內,能爲平原居民提供有效低氧減重方案的只有三四家,Rlab是國內首家,這也是其受邀參加第七屆進博會的原因。據新華網報道,其專有IHHTS技術可根據用戶特點,智能化調節低氧濃度及持續時間,輔以高氧幫助身體舒緩,最大化發揮低氧對人體的益處。
尚屬小衆的市場
不過優勢再多,也無法改變其暫未進入大衆視線,僅侷限於前沿科技“極客”小圈層的尷尬。“唯一的問題是知道的人太少了”,品牌負責人稱。
上述科技企以推出國內第一款1.9壓力的民用高壓氧艙、電動冷凍艙等一系列延壽黑科技產品爲人知,減重並不是其核心業務。2023年霍華德休斯醫學院發現:適度低氧實現了延壽50%的驚人效果,這是促使智能高低氧設備研發立項的原因。
但“適度低氧對人體有益”的理論尚不普及。哪怕是在國外,圍繞的也是高淨值人羣。在歐美,也只有在萊伯妮診所、盧森堡衛生研究院、revitCells、六善酒店等高端診所和度假村有引入。爲擴大高低氧科技在國內的傳播範圍,上述品牌方開展租賃活動。
上海某高校教師趙先生是國內首批嘗試高低氧的人。據趙先生介紹,此前他曾在紐約嘗試過低氧健身房,也一直關注前沿科研信息,當得知能通過租賃把這一“進博會同款”帶回家時很興奮。
爲了“回本”,趙先生每天都會用高低氧,最明顯的變化是失眠情況改善。哪怕夜半回家,他也會先做一組高低氧,享受更高質的睡眠。妻子最開始覺得他是難得糊塗,交了智商稅,但看到趙先生精力變好,還瘦了五斤,就開始搶着用——她兩年前生了二胎,一直對自己的身材恢復情況不滿意。
據Rlab官網信息,趙先生租用的家庭版最低氧氣濃度爲11%,與上述兩項實驗低氧濃度相同。另有專業版本可提供可供更低氧濃度,與奧運冠軍訓練相當。
事實上,競技體育領域是最早對低氧益處進行應用的。全世界最頂尖的運動員都在爭先恐後往高原跑,日本選手野口水木曾在昆明進行高原訓練後獲得奧運會馬拉松冠軍,我國也有多位世界冠軍會定期前往青海、昆明,或在平原地區營造局部低氧環境,八塊腹肌的煉成離不開這一輔助。
但因“純低氧”較痛苦,大部分人難以接受,此前遲遲未進入民用領域。如今Rlab實現間歇性高低氧技術突破,與純低氧相比體驗更舒緩,適合普通人體質。
就減重而言,要作爲器械,其還有臨牀、審批等漫長而艱難的路要走。品牌方已在全球進行專利佈局,表現出其對高低氧的信心。
相關負責人表示,爲擴展其傳播範圍,除了在京東等平臺上架,其還在香港、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14家線下體驗店內增設了間歇性高低氧,同時在官網開放租賃活動諮詢,方便有需求的用戶及時觸及前沿科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