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果然老練,當了一個多月的韓國總統,和尹錫悅完全不一樣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點右上方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還能及時閱讀最新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2025年,纔剛當總統一個多月,李在明就交出了一份讓韓國人“眼前一亮”的成績單:
59.7%的施政好評率,是韓國總統換屆以來罕見的“蜜月高開”。
對比他前任尹錫悅,那可是判若兩人。
尹錫悅剛上臺時也挺風光,可才過幾周,民調就跌破50%,後來一路下滑,跌到連“保底”都沒了。
如今,李在明不僅民調上漲,連市場也跟着歡騰起來。

尹錫悅的“翻車指南”
尹錫悅這個名字,對韓國人來說,真是既熟悉又“心塞”。
2022年,他帶着“清廉檢察官”的光環登上總統寶座,許多人都以爲他能“清洗腐敗,整頓國家”。
但誰知道,剛過三個月,風評就從“救世主”變成了“災難現場”。
到了2024年,這種“災難”更甚,民調一路下滑,掉到20%出頭,創下了韓國現代政治史上罕見的低點。

爲什麼會這樣?
因爲他上臺沒多久,韓國經濟就一頭扎進了“三高陷阱”——高物價、高利率、高匯率。
蔬菜、雞蛋、米麪樣樣漲價,就連韓國人最離不開的泡菜,也成了“奢侈品”。
2023年11月,韓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飆升3.3%,農產品價格更是狂漲13.6%,普通家庭叫苦連天。
而政府呢?無動於衷。
沒有補貼、沒有刺激、沒有應對政策。
搞笑的是,面對經濟低迷,尹政府還不忘“甩鍋”,怪疫情、怪俄烏戰爭、怪國際局勢,唯獨不提自己的無能。
投資者失望、企業失血、消費者不敢花錢,整個國家經濟像發動機熄火了一樣,轟不起來了。

不僅如此,尹錫悅還有一個“絕技”:把外交當選邊站隊。
其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抱緊美國大腿,一邊跟美軍搞聯合軍演,一邊對中國各種冷處理。
結果顯而易見,中方當然及時出手,貿易、旅遊、文化交流統統打了折扣,韓國的芯片、汽車產業首當其衝,訂單銳減。
更糟的是,他還對日本“示好”,在勞工賠償、歷史問題上一退再退,連“慰安婦”問題都被輕描淡寫處理,惹得韓國國內怒火中燒。
民衆說他“把國家賣給了日本”,這可不是開玩笑,是打心底的失望和憤怒。
經濟不行、外交失衡就算了,更糟的是,尹錫悅搞內政也跟“宮鬥劇”一樣熱鬧。
他的夫人金建希被爆出論文抄襲、操控股市、收名牌包,每天都能上頭條。
他本人更被質疑爲夫人“開綠燈”,還繞過議會設立“總統警察局”,跟整個執法系統幹上了。
到最後,他居然還搞出個“緊急戒嚴預案”,企圖藉口國家危機延長任期。
這下韓國國會直接炸鍋。
2025年6月5日高票通過《內亂特檢法》,開始正式調查他是否“預謀政變”。
可以說,尹錫悅是把總統這碗飯,喫得又急又燙,最後噎着了。

李在明贏得漂亮,“會做人、會做事”
再看李在明,完全是另一種畫風。
這個“草根律師出身”的新總統,不靠特權、不玩政治花招,用自己一步步拼來的履歷征服了民意。
從街頭維權到總統寶座,李在明可不是偶然成功,而是靠實力“打怪升級”。
李在明的出身幾乎可以拍電視劇:窮苦家庭、打工受傷、夜校自學、考上律師、爲工人維權。
他不是精英政治世家的“繼承人”,而是民衆眼中的“自己人”。
這份背景,在當前韓國貧富分化嚴重、社會不滿積壓的現實中,成了他的最大政治資產。
尤其在20~30歲的年輕選民中,李在明的“真實”和“奮鬥史”遠比尹錫悅的“冷麪檢察官”更有吸引力。
選戰階段,李在明的打法也堪稱經典。
他以89.77%的高得票率拿下候選人資格,一舉整合黨內資源。
同時他“收編”溫和派,避免黨內掣肘,又適度“收割”中間選民,成功擴大基本盤。

而尹錫悅陣營此時卻內鬥不斷,金文洙雖是候選人,但支持率始終拉不上來。
保守派內部也是分裂成三四股勢力,李在明幾乎是在“不戰而勝”的局勢下笑到了最後。
更妙的是,李在明當選後沒有搞“秋後算賬”。
不僅沒清洗尹錫悅舊人,反而讓金文洙擔任內閣外部顧問,還保留了一些技術官僚。
這招叫啥?“不打落水狗,也不讓你作妖”。
這種“團結而不妥協”的姿態,一下子就給人一種穩重、厚道的形象。
李在明用行動證明:總統也可以靠譜
2025年7月3日,李在明迎來他執政的“一個月紀念日”。
他沒有慶典,沒有作秀,而是開了場實打實的記者會,談經濟、說外交、回應民衆關切,一點官腔都沒有。
這一個月,他幹了什麼?
一上臺,他就成立特別小組,第一時間拿出30.5萬億韓元的補充預算案,主打四件事。
一是給全民發消費券,刺激消費,二是支持個體戶、小微企業,防止倒閉潮。
三是投資AI、半導體、生物醫藥等高端產業,佈局未來,而且搞文化產業,讓韓國“軟實力”也能拉動GDP。

效果呢?韓國股市回應得最實在。
KOSPI指數6月24日盤中突破3100點,創4年新高,投資者信心重燃。
另外,李在明在外交上打出的是“實用牌”。
他說得很清楚韓美同盟是基礎,但中韓關係不能搞壞,韓俄也不能全斷。
7月初,中韓兩國就舉行了外交部磋商,還談了深度合作問題,包括服務貿易、金融開放等。
韓國文化部門也開始籌備對中國團體遊客免籤計劃,這對旅遊和消費經濟可是大利好。
另一邊,6月5日,韓國國會通過三項特檢法,正式啓動對尹錫悅及其妻子的司法調查。
有人說這是不是“政治報復”?
但李在明用行動表態:我查,但我不會搞政治迫害。
既不動用行政權力壓人,也不放縱違法亂紀者。
由此可以看出李在明在“清算”和“穩定”之間找到了微妙的平衡點。

一個月時間,不能讓國家起死回生,但足以看出一個總統有沒有“路數”。
李在明的表現,恰好告訴我們什麼叫“穩中帶進、老練不躁”。
韓國終於迎來了一個願意把事情“辦好”的總統。
經歷了尹錫悅那三年“像坐過山車”的政局後,李在明就像一杯熱茶,不刺激,但能溫暖人心。
未來還有很多挑戰,但至少韓國人能稍微看到點希望。
參考文獻:
李在明贏得韓國大選 專家:或強化與中國合作丨國際識局,中國新聞網,2025-06-04
李在明政府上臺後首次出手調控樓市:聚焦貸款限制,迴避加稅與供地,人民網-韓國頻道,2025年06月30日
李在明:必將克服內亂局面,全力以赴拼經濟保民生,觀察者網,2025-06-04
李在明上臺後,韓企發力“投資韓國”,環球網,2025年07月03日
民調:李在明就職一個月施政好評率超60%,韓聯社,2025年 07月 07日
救經濟救股市、促中韓關係回暖:李在明執政滿月民調“好評”,第一財經,2025年07月03日
支持率跌破三成!尹錫悅施政亮紅燈,外界質疑其國政運營,環球時報,2023年04月17日
民調顯示韓國總統尹錫悅支持率降至31%,中央廣電總檯央視新聞客戶端,2023-12-15
韓國總統尹錫悅支持率降至31% 不支持率升至62%,新京報,2023-12-15
焦頭爛額!尹錫悅施政亮紅燈,外界質疑其國政運營,環球網,2023年04月17日
負面因素疊加 尹錫悅支持率跌破半數,媒體滾動,2022年0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