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總理本週訪華,想要收回達爾文港,沒想到,中方有張王牌壓軸
他來了,帶着一張“舊牌”登上中國的飯桌。
阿爾巴尼斯,這位澳洲總理剛落地上海,話還沒講幾句,國內輿論早已遞上小紙條:“記得提達爾文港!”
可他自己心裏明白,這港口不是張牌,而是顆雷——動了,它炸的是自己國家的信譽和飯碗。
2015年合法成交、合同齊全的港口租賃案,早被澳方翻來覆去查了兩輪,沒毛病。現在要撤?代價可不是一句“國家安全”能糊弄過去的。
中方不提、不吵,卻在一旁鋪市場、給甜頭、做蛋糕,等你自己挑。

達爾文港這口“舊賬”,澳方真敢提嗎?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將於本週訪問中國。行程排得很滿,從上海到北京再到成都,爲期7天。官方通稿寫得冠冕堂皇,說是要推進中澳關係全面恢復。但事情沒這麼簡單。
明面是“合作”,背後卻藏着“舊賬”——達爾文港的控制權問題。這件事在澳國內已經發酵多年。
早在2015年,達爾文港就被中國嵐橋集團以5.06億澳元價格,租下99年。這個交易是澳政府合法批准,流程完整、合同齊全。

但2017年開始,輿論開始翻案。到了2022年,澳防長直接宣佈對港口進行“國家安全審查”。兩輪調查之後,澳國防部結論明確:合約沒有問題,不建議干預。
問題卻沒有結束。2023年,阿爾巴尼斯上臺後,港口問題再次被抬上桌面,成爲保守派攻擊他“對華軟弱”的核心籌碼。於是媒體風向又變了,一再放出信號:“港口合約應該重新評估”。
這一次訪華前夕,澳媒提前放風,說阿爾巴尼斯將“在適當場合與中方討論達爾文港”。話術是外交口徑,但話裏帶刺——看起來是合作溝通,實際是試探中方態度。
港口在中國是節點,在澳政壇卻成了“象徵”。象徵什麼?象徵“是否對中國讓步”,象徵“是否硬起來”。阿爾巴尼斯很清楚,港口問題不處理清楚,他回國後不好交差。

但他更清楚的是,一旦提出撤回港口合約,後果不是一張紙那麼簡單——他面對的,是整個亞洲的經濟結構,是中國手裏的“更大牌桌”。
所以他來,帶着港口這張舊牌,卻不敢輕易打。中方也沒回應,但氣氛早已擺明。對方只等你動手,然後把最後一張壓軸王牌翻出來。
港口沒得談,牌早都擺在亞洲地圖上了
中方表現非常剋制。不迴避,也不主動提達爾文港。外交部、商務部、駐澳大使都沒有明確回應港口事宜。
但中方做的另一件事,很明顯:開始釋放合作信號。從葡萄酒恢復出口、到中澳教育合作升溫、再到農業和新能源領域推進談判。每一個領域,都是澳大利亞急需的市場。
意思很簡單:港口,我們不談;但你如果要市場,門在這兒,你能進。

比如,2025年,中國取消了對澳葡萄酒的反傾銷稅。澳酒商反應很直接:庫存一夜清空,訂單量飆升80倍。
在採訪澳酒商時,他們用了一個詞,“爆發式樂觀”。中方什麼都沒說,但企業看懂了信號。
不僅是葡萄酒。大麥、龍蝦、鐵礦石等領域,中方都在逐步放開限制。外交系統沒人談港口,但商務系統全員在推進合作。兩條線,節奏很穩。
而背後的真正核心,是“亞洲市場”這張大牌。達爾文港只是個節點,但整個亞太地區的物流、航運、能源結構,都在中國主導下進行深度整合。

可若澳方執意修改港口合約,將付出外交、法律、信譽三重代價。
達爾文港屬於中國在亞太佈局中的“橋頭堡”。你動這個港,就等於動了中國企業在南太平洋的物流骨架。那後果,就不是一紙合約能算清的。
更關鍵的是,中方根本沒打算對港口“吵架”或“應戰”。從肖千大使的講話,到人民日報的評論,一句話:你愛提不提,市場合作我們繼續鋪。你要翻舊賬,那就看看你能承受多少損失。
中方的壓軸牌,從來都不是一張合同,而是一張地圖——亞洲市場這張地圖。
港口動不得,蛋糕卻做大了——你選哪張牌?
如果阿爾巴尼斯真的在某個閉門場合提到達爾文港,他首先會聽到一句話:“你要收回這港口,先算好自己願意賠多少。”
因爲現在中方擺出的,是一個很現實的賬本。根據人民日報數據:中澳2024年貿易額達到3120億澳元,佔澳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創造了近60萬個就業崗位。
這不是簡單的數字,而是澳大利亞農業、教育、旅遊、資源產業的生命線。中方沒有威脅,只是“擺在那裏”:你收回港口,我們不翻臉,但訂單可能不來,合作也會冷卻。

從恢復葡萄酒,到能源合作放開,再到邀請澳高校參與教育博覽會,每一步都是實招。但背後邏輯很清楚:這蛋糕給你,但你別端走桌子。
澳方也感受到了壓力。《澳金融評論報》甚至在阿爾巴尼斯啓程前,提前轉變口風,說“港口合約可能並非當前的優先事項”。
在這個節骨眼上,政界沉默了,商界先動手。葡萄酒協會、出口聯盟、教育機構紛紛發聲,希望中澳關係繼續走穩定路線,少談“敏感議題”,多談“實在利益”。
這局棋,真正的“壓軸牌”其實早已亮出——不是威脅,不是抗議,而是市場空間、經貿結構、地區信任。

阿爾巴尼斯來訪,帶了一手舊牌。但中方不需要抬高聲調,只要遞出那張地圖:你要談港口?我們正忙着鋪市場;你要動合約?那就請先退出這桌飯局。
這場牌局還沒攤開,但勝負已見端倪——真正的博弈,不在嘴上,而在牌桌底下誰的籌碼多,誰敢最後留座。
參考資料:
阿爾巴尼斯七天行程訪問上海、北京、成都三地 澳總理將開啓“中國一週”.解放日報.2025-07-10
“澳總理下週訪華,將討論達爾文港交易事宜”.觀察者網.2025-07-07
澳若強收達爾文港將留下幾大禍根.環球時報.2025-05-27
收回達爾文港,在道義上欠妥.環球時報.2025-05-27
“許多國家改變對華看法,美國似乎不再那麼強大,才動用各種手段維持影響力”.觀察者網.2025-07-09
駐澳大使肖千:推動中澳關係穩中有進正當其時.中國僑網.2025-07-09
中澳經貿合作互利共贏機遇多.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08-10
澳大利亞葡萄酒對華出口“復甦”,澳酒商:形勢相當樂觀.觀察者網.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