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秋後算賬的第一天,俄高官一槍結果自己:普京剛煮熟的大魚飛了

來源: 更新:

7月7日,俄羅斯前交通部長羅曼·斯塔羅沃伊特被普京一紙令下解除職務。幾個小時後,他在與女兒告別後,在莫斯科郊外的一輛車內飲彈自盡,結束了自己53歲的生命。

普京好不容易抓住的“大魚”,就這樣飛了,留下一堆未解的謎團和克里姆林宮的憤怒。


在普京眼中,斯塔羅沃伊特絕非尋常人物。這位曾任庫爾斯克州州長近六年的高官,被寄予厚望,甚至在庫爾斯克慘敗後仍被提拔爲交通部長,進入普京新內閣。

2018年至2024年,斯塔羅沃伊特主政庫爾斯克期間,該地區因毗鄰烏克蘭而成爲俄烏戰爭的前線重鎮。然而,2024年8月,烏克蘭軍隊突襲庫爾斯克,短短一個月內佔領超過2000平方公里的俄羅斯領土——這是二戰以來俄羅斯本土首次遭大規模入侵。

這場恥辱性失利讓普京震怒,庫爾斯克的防守空虛暴露無遺。當地民衆在社交媒體上痛斥“俄軍跑得比我們還快”,令俄羅斯顏面盡失。

作爲前州長,斯塔羅沃伊特難辭其咎,但他卻未被立即清算。普京給了他機會,將其調任交通部長,似在考驗他的忠誠與能力。

然而,斯塔羅沃伊特辜負了普京的期待。

2025年,烏克蘭利用俄羅斯交通網絡的漏洞,發動代號“蛛網行動”的襲擊,重創俄羅斯戰略轟炸機羣,摧毀多架圖-95和圖-22M轟炸機。這不僅是軍事上的慘敗,更暴露了交通部在戰時後勤保障中的嚴重失職。邊

境鐵路出軌、軍用機場遭無人機襲擊、航班因空襲頻發而大面積延誤——這些接踵而至的失敗,讓普京的耐心耗盡。

7月7日上午,普京簽署總統令,解除斯塔羅沃伊特的職務,理由含糊其辭。同日,斯塔羅沃伊特平靜地參加了交通部最後一次會議,與下屬告別,又匆匆趕往家中與女兒見了一面。

下午3點,警方在莫斯科郊外發現他的屍體,初步認定爲使用內務部頒發的獎勵手槍自殺。

同日下午,俄聯邦鐵路運輸局副處長科爾涅丘克在工作崗位上突發“心臟驟停”猝死,年僅42歲。

據俄媒《生意人報》披露,斯塔羅沃伊特與庫爾斯克州前州長斯米爾諾夫牽涉一樁涉案金額超10億盧布(約9200萬元人民幣)的貪污案,資金原本用於邊境防禦工事建設。斯米爾諾夫已於2025年4月被捕,而他在庭審中直接指控斯塔羅沃伊特,揭露了兩人多年合謀的腐敗網絡。

在筆者看來,普京的解職令不僅是秋後算賬的開端,更可能是順藤摸瓜的結果。斯塔羅沃伊特不僅涉嫌貪污和瀆職,其在庫爾斯克和交通部的失誤甚至可能涉及更嚴重的罪行——如通敵。

烏克蘭精準打擊俄軍後勤和戰略資產,是否得益於內部情報泄露?斯塔羅沃伊特是否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這些疑問隨着他的自殺,或許永遠無解。

普京的憤怒不難理解。斯塔羅沃伊特是克里姆林宮清算庫爾斯克慘敗的“大魚”,本可牽出更多隱藏的腐敗分子甚至更高層的叛徒。

然而,這條“大魚”在被煮熟前夕飛了,帶走了無數祕密。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稱普京對斯塔羅沃伊特之死“震驚”,但與其說是震驚,不如說是對失手的懊惱。

斯塔羅沃伊特的自殺只是俄羅斯官場亂象的冰山一角。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高官非正常死亡頻發:2023年瓦格納領導人普里戈任墜機身亡,2024年國防部副部長伊萬諾夫因貪污被捕,2025年庫爾斯克州長斯米爾諾夫鋃鐺入獄……這些事件背後,是俄羅斯政壇的權力傾軋、腐敗橫行和戰時壓力的集中爆發。

俄烏戰爭暴露了俄羅斯的積重難返。庫爾斯克的一度失守、後勤的崩盤、戰略資產的損失,無不指向體制的低效與內鬥。

普京試圖通過清算整肅官場,但斯塔羅沃伊特的自殺表明,問題遠比想象中複雜。俄羅斯高官手中握有外國護照或綠卡的現象司空見慣,一旦風聲鶴唳,逃跑或自殺往往成爲他們的選擇。斯塔羅沃伊特的死亡,可能正是這種“跑不掉就死”的極端寫照。

更令人擔憂的是,普京的個人威望雖暫時能壓制國內亂象,但他已年過七旬,精力日衰。一旦普京離去,俄羅斯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如今的俄羅斯就像一座大火山,隨時可能噴發。

如果連斯塔羅沃伊特這樣的“大魚”都能在清算前夕逃脫制裁,克里姆林宮的控制力是否正在悄然削弱?這些問題,或許比斯塔羅沃伊特的死因更值得深思。

俄羅斯輿論呼籲當局公佈更多細節,但以過往經驗看,真相很可能如普里戈任墜機案一般不了了之。斯塔羅沃伊特的自殺,不僅是個人悲劇,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在這個時代,忠誠與背叛、權力與腐敗交織,克里姆林宮的每一場清算,都可能以更大的謎團告終。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