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的蛋白質怎麼喫?60秒說透4個問題(喫錯掉肌肉!)
原創 索索隊長 FitEmpire健身領域
2025年01月24日 13:42 江蘇

蛋白質,一直是健身圈的“熱門營養素”,尤其是那些追求肌肉增長的健身老鐵們,對它的關注程度可以說是“狂熱”。
在他們眼裏,蛋白質是肌肉生長的關鍵,攝入量必須精準到克,甚至會爲了不浪費一丁點蛋白質而做出一些讓普通人看起來“離譜”的行爲,比如一天起碼要喫10個蛋,蛋白粉肯定是不少喝的......

上面這些行爲看似誇張,不過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蛋白質很重要、每天一定要喫夠量,但卻很少有人思考,一天怎麼合理分配蛋白質,才能最大化提升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率。
那麼,索隊今天就來好好講一講增肌期蛋白質的安排!
等不及了,索隊要發車了!
今天的車速比較快,大家慢慢閱讀!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公司立場無關。文章僅用於和讀者交流、知識普及,不作爲疾病診治建議,部分專業詞彙僅爲引用專業知識,配圖來自互聯網和AI,侵刪。
訓練日到底該喫多少蛋白質?
關於蛋白質的攝入量,網上的說法五花八門,說什麼的都有,比較靠譜的說法是按照1.6克每公斤體重來補充。
不過,這個數字並不是一刀切,還是要根據個人情況來調整。
也別逮着蛋白質就死喫,並不是蛋白質喫的越多,你的肌肉就長得越快!研究已經表明了,蛋白質的攝入是有上限的,超過一定量對你的肌肉增長幫助也不大。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科學家羅伯特·莫頓薈萃分析了40項關於蛋白質的研究,這些研究共追蹤了1863名堅持訓練6-52周的男性和女性。
結果表明,訓練期間如果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超過每公斤體重1.62克蛋白質,肌肉和力量的提升並不會進一步增加,這說明1.62克/每公斤蛋白質可能是大多數普通人增肌所需的平均最大值,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個量已經足夠了。
不過,如果你的訓練強度特別大,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適當調整,增加一些蛋白質攝入量,觀察一段時間,看看增肌效果如何。
如果你的訓練強度特別高,可以稍微增加蛋白質攝入量,具體可以試着調整一段時間,觀察增肌效果。
總之,這項研究的結論主要針對自然訓練者,對於使用藥物的人羣參考價值有限。
每餐該喫多少蛋白質才合理?
關於每餐蛋白質的攝入量,其實很多人沒想太多,大多數人只關心一天的蛋白質總量夠不夠,但也有一些人受到健美雜誌的影響,堅持認爲每餐最多隻能攝入20-25克蛋白質。
事實上,這種“每餐只能吸收20-25克蛋白質”的說法,並沒有具體的科學依據,我們每餐其實是可以喫更多蛋白質的。
不過由於很多健美運動員確實在按照這個說法喫,並且取得了不俗的訓練效果,然後許多普通健身愛好者也跟隨模仿。

關於實現蛋白質的最大生物利用率的研究表明,每餐蛋白質吸收的最低有效值是每公斤體重0.4克,這意味着如果你每天的目標是1.6克每公斤,你一天起碼要喫4頓飯。
那麼按照這個目標來計算的話,不同體重的訓練者每餐需要攝入的蛋白質量如下:
●如果你體重是60公斤,那每頓至少需要喫24克蛋白質;
●如果你體重是70公斤,那每頓至少需要喫28克蛋白質;
●如果你體重是80公斤,那每頓至少需要喫32克蛋白質。
當然了,這只是個參考值,有條件的最好還是多餐來補充蛋白質。
減脂期該喫多少蛋白質,才能不掉肌肉?
減脂的時候,大家都希望只減掉脂肪,肌肉一點都不掉。
理想是很美好,但現實卻很扎心,很多人盲目跟風節食減脂,結果是不光看起來還是胖胖的,還流失了大量的肌肉,真的是得不償失啊。
其實,想減脂的時候保留住肌肉,真的很簡單:你只要多喫蛋白質。
當然,這需要你在減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同時,科學調整蛋白質的攝入量。
那問題來了,減脂期蛋白質到底要喫多少呢?
英國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找了20名18-40歲的健美運動員,把他們平均分成兩組進行減脂,每組的熱量攝入都比平時少40%,但蛋白質攝入量不同:
●低蛋白組: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1克蛋白質;
●高蛋白組: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2.3克蛋白質。
結果顯示:
●高蛋白組減掉的體重幾乎全是脂肪,肌肉流失比較少;
●低蛋白組減掉的體重中有一半都是肌肉,另一半纔是脂肪。
●兩組睾酮下降水平差距非常大,高蛋白組的睾酮水平只下降了7%,而低蛋白組下降了26%。

普通人該怎麼做?
實驗對象是健美運動員,他們的運動強度比普通人高很多,所以每天喫2.3克/每公斤蛋白質對普通人來說可能不太現實。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減脂期的蛋白質攝入量只需要比平時增肌期稍微多一些,比如每天每公斤體重喫到1.6-2克蛋白質,就能在減脂的同時有效保住肌肉。
那麼,普通人減脂期需要攝入這麼高的蛋白質嗎?並不需要!
雖然研究表明,2.3克/每公斤體重的蛋白質攝入量對健美運動員效果顯著,但普通健身愛好者的運動強度是遠遠低於他們的運動強度的!
對於普通人來說,只需要牢記在減脂期攝入比增肌期更多的蛋白質就行了!
不同蛋白粉對增肌的差異
很多健身小夥伴在買蛋白粉時,其實不太清楚不同蛋白粉的區別,往往會被各種廣告噱頭吸引,覺得哪個品牌宣傳得厲害、對增肌最有幫助,就買哪種(這麼做的話純純就是一個冤大頭,人傻錢多)。
要是按照這種邏輯,那不是每種蛋白粉都是“天花板”嗎?畢竟每個品牌都在吹噓自己的產品沒人比得上。
廣告都很靠譜——但事實是,蛋白粉的真實效果可不是靠吹出來的。
蛋白粉的好壞確實有差異,主要體現在吸收率和氨基酸種類上,這也是判斷哪種蛋白粉更適合增肌的核心依據。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幾種常見的蛋白粉(豌豆蛋白粉、大豆蛋白粉、乳清蛋白粉和酪蛋白粉),看看哪一種更適合增肌。

想要選對蛋白粉,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科學的指標——DIAAS量表(蛋白質氨基酸吸收評分)來看看它們的吸收效率如何(數值越高,蛋白質越容易被身體吸收和利用):
●豌豆蛋白(Pea Protein):DIAAS得分0.822
●大豆蛋白(Soy Protein):DIAAS得分0.902
●乳清蛋白(Whey Protein):DIAAS得分1.09
●酪蛋白(Casein Protein):DIAAS得分1.18
我們可以看出,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整體吸收率明顯更高,這也是它們在增肌領域長期佔據主流的原因。
而豌豆蛋白和大豆蛋白的吸收率稍低,主要是豆類蛋白中的氨基酸含量較低(這是合成蛋白質的重要氨基酸),BCAA(支鏈氨基酸)含量也不如乳清蛋白和酪蛋白豐富,對肌肉合成的刺激作用稍弱。
那麼,增肌怎麼選蛋白粉?
如果你預算充足,乳清蛋白、分離乳清蛋白和牛奶蛋白(特別是酪蛋白)似乎是最優的增肌選擇,因爲它們吸收快、氨基酸種類更多,對促進肌肉修復和生長最有效。
但如果你預算有限,選擇豌豆蛋白或大豆蛋白其實也不錯,雖然吸收率稍低,但它們對腸胃更溫和,尤其適合容易長痘或有乳糖不耐受問題的人。
最後:2025年索隊粉絲羣
錯過課程的朋友,可以申請加入索隊2025年的知識粉絲羣。
索隊會把營養學、增肌、減脂、促睾課程,陸續在羣裏慢慢分享

你無需擔心錯過、或者沒聽懂,可以反覆溝通
入羣要求:
1、新粉絲,尤其是未參加過索隊的相關講座;
2、日常時間不充裕,不習慣蹲點參加課程。
報名入口,請找索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