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掌握身體密碼:最科學的體測方法與身體成分解析”
原創 索索隊長 FitEmpire健身領域
你是不是又愛又恨你的體重秤?還在癡迷體重秤上那個簡單的數字嗎?
其實,體重秤只能告訴你數字,卻不能真正反映你的健康狀況。

相比單純的體重,身體成分組成纔是更重要的指標——它能幫你搞清楚,你的體重裏到底有多少是脂肪,多少是肌肉和骨骼,只有瞭解脂肪和非脂肪部分(肌肉和骨骼)的比例,才能清楚明白我們的健康和體能狀態。
所以,真的別光盯着體重這個數字不放,索隊今天就來講一講怎麼如果身體成分來自測!
等不及了,索隊要發車了!
今天的車速比較快,大家慢慢閱讀!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公司立場無關。文章僅用於和讀者交流、知識普及,不作爲疾病診治建議,部分專業詞彙僅爲引用專業知識,配圖來自互聯網和AI,侵刪。
什麼是身體組成?
簡單來說,身體組成就是身體的成分表,包括脂肪、水分、骨骼、肌肉、皮膚以及其他瘦組織的比例,它不像體重秤只告訴你一個數字這麼粗暴,而是更詳細反映你的健康狀況。
而且,兩個人體重大致相同,但他們的身體組成可能完全不同,一個肌肉多,一個脂肪多,健康需求自然也大不一樣。
所以,身體組成很重要!

因爲它能直接告訴你身體脂肪和肌肉比例,可以說它是是衡量健康和體能水平的重要指標,而普通的體重秤只能看到總重這一個數字,還沒法區分這些重量到底是來自肌肉還是脂肪。
通常來說,脂肪少、肌肉多的人更健康,身體狀態也更好。
所以,與其糾結體重數字,不如關注身體組成,這纔是健康管理的“真·硬核指標”!
什麼是體脂
體脂,就是你的身體裏儲存的所有脂肪,它分爲兩種:
皮下脂肪:也就是藏在皮膚下面的那一層脂肪,像“暖寶寶”,負責保溫和保護身體。內臟脂肪:這脂肪藏得深,包圍在你的內臟器官周圍,像“氣墊”,起到緩衝作用。

除此之外,脂肪還有超多技能!它是身體的“能源庫”,能攜帶脂溶性維生素、製造某些激素,還參與細胞膜的建造。
不過,你不能對脂肪“趕盡殺絕”,人體也需要一定的“必須脂肪”來維持各種基本功能,所以適當的脂肪是健康必需的!
體脂率是啥?
體脂率,就是你體重中脂肪佔的比例,這個比例會受到性別、年齡、健身水平和生活方式等影響,以下是體脂率的分類標準(來自美國運動委員會ACE):

索隊小tips:
運動員體脂率通常更低,這讓他們在運動中更佔優勢。
但要小心,如果體脂低到不健康的水平,反而會影響運動能力,甚至降低免疫力。
反之,體脂率太高也不行——它會大幅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等慢性病的風險。
身體組成VS身體質量指數(BMI)
身體組成和身體質量指數(BMI)都是用來評估脂肪情況的工具,但兩者的測量方法完全不同,也有各自的侷限性,尤其是BMI,有時候並不準確。
BMI是啥?
BMI是一種比較老的工具,通過體重和身高的比例來判斷健康狀態。
但它有點死板,它沒辦法考慮其他關鍵因素,比如身體組成(脂肪和肌肉的比例)、種族、性別、年齡等。
儘管如此,BMI因爲簡單、便宜、快速,還是在醫療領域裏被頻繁用作健康狀況的初步評估手段。
BMI計算公式如下:

BMI=體重(公斤)÷[身高(米)²]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體重70公斤,身高1.7米,那麼BMI=70÷(1.7×1.7) =24.22。
中國的BMI分類標準:
<18.5:體重過輕;
18.5–23.9:理想體重;
24.0–27.9:超重;
28.0-32.5:輕度肥胖;
32.5-37.5:中度肥胖;
37.5-50.0:重度肥胖;
>50.0:極重度肥胖症。
BMI的優點:BMI測量超級簡單,算一下自己的體重和身高就行,完全不需要複雜設備,隨時隨地都能得出一個大概的健康狀況結論。
BMI的缺點:由於只看體重和身高,BMI容易忽略體內的實際身體組成。
例如,運動員肌肉多但脂肪少,根據BMI可能會被判“超重”,但實際上非常健康;相反,有些人BMI顯示在“健康範圍”,但可能脂肪比例過高,真正的身體健康狀況並不好。
總之,BMI就是一個快速粗略的體脂評估工具,用來看個大概。
想更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還得把身體組成考慮進去,畢竟健康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學題,更是一個整體的平衡!
怎麼測身體組成
想知道你的體重裏有多少是肌肉、多少是脂肪?
光靠體重秤和計算器可不夠!
現在有很多方法可以測身體組成,比如智能體脂秤,它能幫你追蹤一些關鍵指標。
下面是幾種常見的測量方式,看看哪種適合你:
1.生物電阻抗法(BIA):通過測量身體對低電流的阻抗來估算身體組成。
因爲肌肉導電性比脂肪更強,所以電流通過肌肉的阻力更小。
優點:無痛、快速、簡單;可以購買帶BIA技術的智能體脂秤,直接在家測。
缺點:準確性因人而異,不是所有人都適用;身體的水分含量會影響測量結果。
2.皮褶測量法:用一種特殊的夾子(皮褶鉗),測量身體不同部位皮下脂肪的厚度。
因爲便攜又方便,很多健身教練喜歡用它來評估體脂。

優點:測試快速且無痛,穿短褲和T恤就能搞定;工具簡單,隨身攜帶。
缺點:操作者需要接受專業訓練,不然結果可能不準;對體重過高或過低的人不太適用。
3.DEXA掃描(雙能X射線吸收測量法):通過低劑量X射線,測量你的骨骼、肌肉和脂肪分佈情況。
優點:測試快速無痛;可以提供身體不同部位的組成數據;能測量骨密度。
缺點:需要專業醫療人員操作;不適用於所有體型。
4.水下稱重法:需要你完全浸入水箱,通過水的排量來測量身體組成。
因爲脂肪浮起來,肌肉沉下去,所以肌肉多的人在水下會更重。
優點:測量結果非常準確。
缺點:設備和專業測試人員不常見;需要特殊設備,測試過程稍微有些麻煩。
5.Bod Pod(空氣置換法):和水下稱重類似,但它用的是空氣置換而不是水。
測試時,你需要坐在一個蛋形的艙裏,通過測量體重和體積來計算身體組成。

優點:測試快速,還能打印出詳細數據,包括每日熱量需求;結果準確。
缺點:對體脂較低的人,可能會高估體脂率;衣服和麪部毛髮可能影響測試結果。
每種方法都有優缺點,選擇哪種方式主要看你的需求和條件。
想簡單方便?智能體脂秤或皮褶測量法是不錯的選擇。
追求精準?水下稱重或DEXA掃描更靠譜。
不過,無論用哪種方法,記得結合實際情況,別被一兩個數字“綁架”哦!
影響身體組成的因素
身體組成能告訴你體脂率和肌肉比例,但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些因素是你無法控制的,比如:
年齡:隨着年齡增長,肌肉會逐漸流失,影響身體組成,不過,這大多是因爲活動量減少導致的,動起來就能改善!
基因:你的身體類型和組成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可能遺傳了容易囤脂肪的體質,減起來會更難,但也不是沒辦法改變。
激素:激素也在背後“搞事情”。比如睾酮(男性荷爾蒙)能促進肌肉增長,這也是爲什麼男性的肌肉比例通常高於女性。
性別:女性通常體脂率比男性高,這是基因和激素的共同作用,這一點是天生的,不必太糾結。
如何改變身體組成?
祕訣就是運動+飲食,雙管齊下!
也別想着一口氣喫成胖子或者瘦成閃電,慢慢來才最有效。
增加肌肉、減少脂肪需要時間和耐心,同時也要接受有些因素是無法改變的。
最後:2025年公益課程
2月公益課,限量100個免費名額
課程一:《促睾20種方法》
20個方面分析睾酮不足✅
20種科學促進睾酮激素✅
12年營養學科普專家✅

課程二:《減肥牌面課程》
4大減脂牌類✅,20張減脂牌面✅;
真正的減肥底層邏輯✅
適配適合自己的減肥方法✅
突破減肥瓶頸的不同技術✅
靈活的組合技巧,助你突破減脂瓶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