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與體重的關係被發現:50歲後,這樣的體重剛剛好,你達標了嗎
最近,身高160cm體重120斤的劉大姐很”慌“,覺得自己實在是太胖了,於是開始跟着網絡上的”教程“,學着節食減肥。
一段時間後,劉大姐的身材的確瘦了不少。但與此同時,她的臉色發黃,也開始掉髮了,她趕緊就醫檢查,結果查出了營養不良加之骨密度下降等健康問題。
醫生對此也是嚴肅告知了劉大姐不,這麼做完全就是在瞎減肥折騰自己身體!
生活中,的確有很多和劉女士一樣的女性都因爲身材而過度焦慮。那問題來了,女性在50歲以後,體重保持多少纔是最合適的呢?

一、研究發現:體重若有這個特點,更容易長壽
2023年,《老年學雜誌》中發表了一項來自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研究人員的研究,揭示了體重變化對壽命的顯著影響。
研究共納入54437位女性(61-81歲),研究人員分別在研究初始、第三年、第十年時測量參與者的體重,並將體重變化分爲三類:體重減輕(較初始值減少≥5%);體重增加(較初始值增加≥5%);體重穩定(變化幅度<5%)。

圖源自網絡
結果發現,有56%(30647名)女性至少活至90歲,進一步分析後發現穩定體重的女性活到90歲可能性更高,具體來看:
體重穩定的女性長壽的可能性是體重減輕5%或更多女性的1.2-2倍;體重減輕≥5%的女性,和90歲、95歲、100歲的生存率相關性比較低;體重增加≥5%的女性,和90歲、95歲、100歲的生存率無相關性。

那麼,爲什麼體重穩定更有利於長壽?
來自上海市同濟醫院臨牀營養科主治醫師李瑩傑給出瞭解釋,這是因爲體重保持穩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會注意飲食均衡,會喫得健康營養,而且體重穩定意味着他們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堅持運動等。
這項研究爲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參考。對於老年人而言,體重穩定不僅是長壽的標誌,更是健康生活方式的綜合體現。

二、晚年時適當胖一點,反而是好事
此前,《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上曾發表過一項出自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等機構的研究。該研究涉及16523名超過65歲(平均75歲)的老年人,在兩年前後,研究人員分別測量他們的體重與腰圍,並按照變化值不同分爲5組:穩定組<5%、減少5-10%、減少10%、增加5-10%、增加>10%。
經過四年多隨訪,共1256名老年人去世,在排除其他影響死亡風險的因素後,發現體重減少5%-10%或與全因死亡風險提高相關,體重減輕超過10%則和全因、特定死亡風險提高相關。

圖源自網絡
研究還發現,微胖狀態(BMI略高)的老年人往往生存期更長,這或許是因爲適度的體脂能給他們儲備額外能量,提升抗病能力。這一結果打破了“老來瘦纔好”的老觀念,說明微胖體質可能更有助於老年人健康長壽。
2023年,《中國老年醫學雜誌》中一項關於“住院老年人的理想體質指數範圍”的研究,通過評估1950名老年科住院患者身體功能指標,發現老年人可以適當“胖”,輕度肥胖或超重可能對健康更有利。
年齡不斷增長後,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衰退,又因各種慢性病需忌口,極易營養不良,導致老年人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下降,削弱他們抗病能力,嚴重威脅健康。而適當超重,營養狀況也相對較好,身體能抵抗疾病,自然健康長壽。

當然了,不同年齡段正常體重範圍也不盡相同:
1、65歲以下:體重保持在正常範圍內死亡率較低,即BMI在18.5-24.9 kg/m²。
2、65歲以上:BMI在25-29.9 kg/m²(超重),死亡率最低。
3、65歲以上,BMI在26~30.6 kg/m²,在血糖、血壓達標時應根據情況判斷是否有需要減重。
4、體重過輕時,可以適當增加5%-10%體重,有助於降低非心血管疾病、全因死亡風險。
大家不妨根據自己的身高體重計算一下BMI,看看自己到底是在哪個區間,再針對性的去調整。

三、50歲後,女性身材爲何容易“失控”?
女性50歲後常因身材焦慮,甚至會進一步引發其他健康問題,爲何50歲後身材會失控?
50歲後,女性身體代謝速率減緩,熱量消耗減少,脂肪容易堆積。加上更年期雌激素驟減改變了脂肪分佈,使脂肪過度集中在腹部,繼而導致身材肥胖。
更重要的是,女性50歲後活動減少,久坐再加上壓力過大、不良飲食習慣等,都會導致體重增加。

女性體重增長後,減重並非目的,健康纔是重點,而掌握科學方法很有必要。
1、科學飲食
日常飲食多樣化,保證優質蛋白攝入,避免高熱量、高糖、高油脂食物,可以少量多餐,每餐七分飽。
2、規律運動
堅持每週進行3-5次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次持續30-40min,適當配合力量訓練、平衡訓練等。注意運動要循序漸進,不宜過度疲勞。
3、定期監測
日常關注體重變化,並對變化作出相應調整。

4、自我評估
正確評估自己是過瘦或是過胖,將體重調整到正常值後持續保持。也可以結合其他指標進行評估:
腰圍:男性≥90釐米,女性腰圍≥85釐米時提示可能中心性肥胖;
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5,均可能增加慢性病風險;
內部脂肪面積:看通過專業設備測量,內臟脂肪過多會提高代謝疾病風險。

不少人都陷入過“以瘦爲美”的怪圈,盲目追求幼瘦美,但其實過分纖瘦並非好事,特別是老年人過瘦反而會導致營養不良並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一般來說,65歲以下人羣只要將BMI保持在正常範圍即可,而65歲以上老人不用過度追求纖瘦身材,適當胖一點反而有利於長壽哦。
參考資料:
[1] 《50歲後,胖點好還是瘦點好?研究發現:體重有這個特點的人,更容易活到90歲!》.健康時報.2023-09-21
[2] 《壽命與體重的關係被發現:50歲後,體重越接近“這個數”,越健康》家庭醫生在線.2024-07-22
[3] 《能把體重穩定在這個範圍內的人,更有可能活到90歲!》家庭醫生在線.202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