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少喫蘿蔔多喫它,一次做好存冰箱,隨喫隨取,營養下飯特省事

來源: 更新:

導語:天冷了,少喫蘿蔔多喫它,一次做好存冰箱,隨喫隨取,營養下飯特省事!

老爸特意從山上打來電話,聲音裏帶着收穫的喜悅:“今天挖了一大筐洋姜,你們週末回來拿點去!”電話這頭的我,眼前立刻浮現出他那雙沾滿泥土的手和滿滿一籃子的棕褐色塊莖。每年這個時節,村裏的老人都會揹着竹簍,拎着小鋤頭,往山坡上、田埂邊走去,他們熟知洋姜的生長習性,哪裏有一叢叢比人還高的莖稈,哪裏底下就藏着豐碩的果實。

這種野生的洋姜,可是純天然的美食,真正可遇不可求的好東西。洋姜,我們這裏也叫鬼子姜,不像普通蔬菜需要精心栽培,它自在生長於山野之間,老爸說,今年雨水適中,山上的洋姜長得格外肥碩,他一天就能挖到十多斤,個個飽滿結實,帶着山土的芬芳。

村裏的老人們都曉得,這個時節,喫蘿蔔都不如喫洋姜,挖回來的洋姜,清洗乾淨,切成薄片,那清脆的口感,帶着一絲獨特的土香氣,是任何市場買的蔬菜都比不了的。

挖回來的洋姜,表面沾滿了泥土,需要仔細清洗,把洋姜倒入盆中,加滿水,用刷子刷洗洋姜表面,它表面的縫隙很容易夾雜泥土,所以必須用刷子刷一遍,然後多衝洗幾遍。

老媽總在旁邊叮囑:“小心點,別把皮刷破了,帶皮醃的才更脆爽。”洗淨的洋姜放在竹篩裏瀝水,在陽光下閃着微光,看着就讓人歡喜。

洋姜洗淨後不需要去皮,洋姜的皮富含營養,而且帶皮醃製的口感更加豐富,把它們攤開晾乾水分,這個步驟不能心急,一定要等表面完全乾透,這樣醃製時纔不容易變質。下面就來分享我家醃洋姜的做法,簡單易學,做好後存冰箱,隨喫隨取,特別省事。

【醃洋姜】準備食材:洋姜、鹽、辣椒粉、白芝麻、陳醋、味極鮮、食用油

第一步:把徹底晾乾的洋姜切成薄片,不要太厚也不要太薄,大約一枚硬幣的厚度最合適。切好的洋薑片放入一個大盆裏,撒上適量食鹽,用量要比平時炒菜多一些,翻拌均勻後醃製半小時,這個過程會讓洋姜出水,同時也能去除土腥味。

第二步:趁洋姜醃製的空檔,我們可以來調製醃料,取一個乾淨的大碗,放入辣椒粉和白芝麻,辣椒粉的用量根據個人口味調整,喜歡辣的多放些,不能喫辣的少放點。

鍋裏燒熱食用油,等到油微微冒煙時,關火稍晾十秒鐘,然後澆在辣椒粉和芝麻上,頓時香氣四溢,攪拌均勻後,再加入陳醋和味極鮮,兩者的比例大概是1:2,調成酸甜適中的料汁。

第三步:這時候洋姜已經醃出了不少水分,把多餘的水倒掉,然後將調好的料汁倒入洋姜中,充分攪拌均勻,每一片洋姜都要均勻地裹上料汁,這樣才能入味。

準備一個乾淨無油的玻璃瓶,用開水燙過並完全晾乾,把拌好的洋薑片裝進瓶子裏,料汁也要一併倒入,最後淋上一小勺高度白酒封口,這樣可以延長保存時間。

第四步:裝瓶後的洋姜不能馬上喫,需要放入冰箱冷藏醃製三天,這三天裏,洋姜會慢慢吸收料汁的味道,變得脆爽可口。三天後開蓋,那香氣撲鼻而來,保證讓你口水直流。

醃好的洋姜放在冰箱裏,隨時想喫就夾一小碟,早晨配白粥,中午下米飯,晚上就着麪條,怎麼喫都好喫,那脆生生的口感,酸甜微辣的味道,特別開胃。

老爸最喜歡用剛蒸好的熱饅頭夾着醃洋姜喫,他說那纔是人間美味,饅頭熱氣騰騰,洋姜脆爽入味,冷熱交融在口中,那滋味,給個神仙都不換。我家冰箱裏總會存着一兩瓶醃洋姜,有時候喫膩了大魚大肉,來點洋姜,頓時覺得清爽解膩,朋友來家裏做客,偶爾也會端上一小碟,沒有不誇好喫的。

現代人生活忙碌,很少有機會接觸大自然,而洋姜這樣的野生食材,讓我們在都市生活中也能品嚐到山野的滋味。每當我從冰箱裏取出醃洋姜,看到那淡黃色的片片,總會想起老家那片山坡,想起老爸彎腰挖洋姜的身影。這不僅僅是一道小菜,更是一種情感的寄託,一種與土地連接的紐帶。

天冷了,少喫蘿蔔多喫洋姜吧,趁着洋姜正當季,多做些存起來,自己親手醃製,不僅乾淨衛生,更重要的是那份用心製作的過程,和等待美味成熟的心情,是外賣小喫永遠無法替代的。這份家常醃洋姜的做法,你學會了嗎?有空就試試吧,保證讓你喫了就停不下來。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